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古代搓澡简史 | 古人为了洗澡,还专门放了个假?

2024-02-07 14: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喵酱 好奇号

有一项风靡网络的新型娱乐活动、

一款老少皆宜的体验项目、

一次极其坦诚的南北文化交流,

它就是——搓澡!

©Soogif

这个冬天,

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霸屏的,

除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还有东北的搓澡文化。

南方朋友们攻陷东北的洗浴中心,

期待搓澡师傅们用最原始的搓澡手法,

让皮肤获得最高级的抛光。

©Soogif

其实,这已经不是搓澡文化第一次出圈了。

早在两百多年前,与东北狂野派搓澡截然不同的扬州细腻派搓澡就因得到乾隆皇帝“扬州搓背,天下一绝,修脚之功乃肉上雕花也”的称赞而名扬天下。

何况,作为在大江大河之畔发育而来的文明,中华文明对于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囊括搓澡在内的沐浴文化也因此源远流长。

01

沐浴这件大事

相信大家都听过“沐浴焚香”这个词吧,今天我们常常把“沐浴”与“洗澡”划上等号,视其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

可是,古人对待沐浴这件事的态度,可比我们隆重多了!《礼记》里还对沐浴流程有着专门的规定,细致到什么程度呢?连浴巾用什么材质都做了要求。

这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呢,每逢古代最重大的活动——祭祀时,沐浴的规格可就更高了。

参与祭祀的人在仪式的前十天就要开始“戒”,屏息一切娱乐活动,以防“散思”,还要戒食韭蒜一类的辛辣食物,以净化身体,防止口中散发臭气。祭前三日或一日,叫做“宿”,需要由专职的官员主持沐浴仪式。

从汉代开始,天子为了体现对官员的爱护,规定官员每五天就可以休假一天,美名其曰“休沐日”,这一天官员可以专用来沐浴更衣,更能回家团聚。古人对沐浴这件事的重视可见一斑。

正所谓“礼不下庶人”,上层贵族可以做到这些,普通老百姓哪里有时间进行流程如此复杂的沐浴呢?的确如此,但是这也不能阻挡老百姓享受沐浴这件事。

在汉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上下同乐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通常定在三月三日,正值万物生长的时节。

于是,男女老幼都趁着天气回暖,在融融春光中相约来到河边,洗去身上的污垢,也以此祈福纳祥。汉武帝就曾参加过这项全民祀典,在灞( bà)河沐浴,以求国泰民安。

除了沐浴,古人还会在上巳节这一天开展“曲水流觞”的活动。| WIkipedia

02

沐浴由礼入俗

既然沐浴是如此严肃和重要的一件事,历史上又怎会留下唐玄宗与杨贵妃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这样的风流韵事呢?

上为莲华汤遗址,相传为唐玄宗专用温泉;下为海棠汤遗址,俗称“贵妃池”,相传为杨贵妃所用。| WIkipedia

这就是古人观念进步的结果啦。

大家想想,如果沐浴必须时时刻刻都承载着礼教的意义,一板一眼地按照规定进行,是不是有点儿过于无趣和压抑?

古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沐浴去意义化,认为沐浴应该是释放天性的行为,那么,沐浴的形式也应更加服从人的喜好而不拘泥于礼教。

这种风气发展到了唐代更加受到推崇。唐代从浴品、浴室到沐浴的水,都已经迈向了舒适和享受。温泉浴在唐代就格外盛行,不只是美名在外的玄宗,其实太宗、高宗、武则天等皇帝都很喜爱浸泡在神露汇聚的温泉中。

骊山一带,光记录在内的皇家温泉便有近20座。唐代有一位僧人,不惜千辛万苦地翻山越岭也要去感受黄山汤泉沐浴。

黄山温泉 |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唐代沐浴的用品也极为讲究,贵族通常会专门配制浴汤进行沐浴。“浴汤”,其实就是药浴,一般取采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将其性理做合理的配比,以沐浴的方式滋养体肤。

在张仲景、葛洪、孙思邈( miǎo)等名医的著作中记载了大量的药浴药方,其功效包括医眼、洗疮、治风热、洗风肿等。据说唐玄宗当年感觉安禄山有造反之意,引诱他回长安的理由就是邀请他回来泡“新汤”。

然而,即使唐代有关沐浴的佳话早已名流千古,为几千年后的我们所熟知,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诗人白居易却还是留下了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的感叹,可见当时沐浴一事也并非如我们想象那般轻易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03

搓澡,古人也很会享受

那说了这么久,古代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的大澡堂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搓澡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答案当然是——宋代!

宋代的大澡堂叫做浴堂,也被称为“香水行”,最早出现在汴京的各大茶室和酒楼里,不过质量良莠不齐,还曾有赶路人投宿,结果遇上了黑心商家差点直接命丧于此呢!

《清明上河图》(局部)| Wikipedia

但奈不住泡澡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浴堂逐渐开始从酒楼独立出来。那时只要门前挂上一把水壶,门边再贴上

“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初临客早来”

“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

这类应景的对联,齐活儿,可以直接开门迎客啦。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春夏秋冬,从早到晚,浴堂日日迎来送往,络绎不绝。

这些浴堂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吸引这么多的受众?这自然是离不开浴堂提供的细致周到的服务了。浴堂让浴客不仅可以单纯地享受泡澡,还能搓背、梳头、剃头、修脚,有的浴堂还能蒸桑拿,是不是和今天的洗浴中心有得一拼呢?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就到浴堂里花钱请人搓澡,还专门作下一首小词调侃,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南宋时期,临安有“浴所三千”,有些浴堂甚至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马可·波罗也曾为我们兴盛的搓澡文化所震撼:

“同方形市场相连的街道,数量很多,街道上有许多浴室,有男女仆人服侍入浴。”

元朝给来朝贡的高丽人准备的旅游手册中,还会特意推荐他们去京中有名的浴堂“打卡”体验一下。

明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成立了一个专掌沐浴之事的混堂司。那时的浴堂烧煤热水,再用竹管引入池中,与冷水融合,故而以“混堂”名之。

泡澡自是愉悦身心,可是浴池里人来人往,卫生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古人当然也考虑了这个问题,采用的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方法就是店家明文禁止传染病病人入池,还有的浴客为了干净会“赶头汤”,就是浴堂刚开门就去洗澡了。

实在不放心的浴客,还可以直接开个单间选择“盆浴”。真想去搓澡时,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嘛。

古代大众浴室的出现,

是商品经济发展、

商客南来北往背景下的刚需,

如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洗浴变得格外方便,

搓澡则成为了大家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演变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

所以,

这个冬天,

你搓澡了吗?

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次搓澡体验吗?

欢迎来留言区和大家交流。

原标题:《中国古代搓澡简史 | 古人为了洗澡,还专门放了个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