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字技术助力戏曲焕新,网友点赞: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之美!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24-02-06 18:3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京剧《梅妃》的“惊鸿舞”,长袖盈怀,舞若蹁跹。台上演员如惊飞的鸿雁,台下观者则无不为之赞叹。因为难度高,这出戏如今演者甚少,欣赏机会寥寥。但现在,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运用6DoF技术,不仅可以用影像将惊鸿舞解构,而且可以放大、缩小调整任意角度,360度观看舞者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细节。

2月2日,一场主题为“当科技遇见戏曲之美——甲辰龙年小年夜戏曲焕新”的直播活动中,来自京剧、越剧、昆曲、川剧的四位年轻代表不仅现场展示了戏曲惊鸿舞之美,所有嘉宾更是通过镜头,体会到了全新的6DoF技术所带来的全新数字观赏体验。

这场直播是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联合腾讯共同发起,同时也是腾讯“中国戏曲文化数字焕新行动”的开篇。除了6DoF数字技术,腾讯首批AI修复的50部“近百年典藏”经典剧目,也在直播中首次亮相。修复前后的影像对比,让不少人感受到数字技术为戏曲所带来的“焕新体验”。

在这场全程以竖屏沉浸直播方式呈现的戏曲之夜中,数字技术和戏曲文化跨界融合,观众通过高清视频的独特视角,体验到戏曲的词韵之美、程式之美、影像之美和焕新之美,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超700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云端戏曲盛会,很多观众被戏曲圈粉,“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美”。

“文化遗产一直面临着保护难传承难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数字科技不仅能够永久保存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表示,腾讯在两年前成立了数字文化实验室,开始系统化地挖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和数字科技深度结合。而这场直播,只是“戏曲焕新”的一个起点。

目前,该行动已经用AI技术修复50部经典戏曲作品,未来还计划建设一个戏曲的数字资源库,使之成为一个永久保存并与大众共享的戏曲艺术平台。用数字技术助力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教学和科普,并推动戏曲文化面向大众层面的创新传播。

数字技术,为戏曲传承保护带来想象空间

一曲京剧《穆桂英挂帅》经典唱段融合阿卡贝拉的创新表演,拉开了小年夜“戏曲焕新”直播的大幕。“抖水袖”、“卧鱼”,舞台上,演员们以各种戏曲程式和“手眼身步法”,一招一式尽显戏曲表演的意境和神韵。大屏幕上,“抖水袖”这一经典戏曲程式,也以逐帧360度高清拍摄的视频呈现。

展现戏曲极致之美的同时,这场直播也蕴藏着诸多数字技术。科技和戏曲的融合,对古老戏曲的传承保护,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逍遥津》《九江口》《古城会》《天仙配》《花木兰》《宝莲灯》等剧被重新组合成一段近15分钟的高清影像合辑,不仅众多老艺术家风采重现荧幕。最重要的是,AI修复技术的运用,使这些珍贵的戏曲剧目资料,得以“修旧如旧”的同时提升清晰度。

据介绍,此次首批修复的50部经典影像兼顾了剧种的多元化和经典性。涵盖了京剧到昆曲、越剧、川剧、豫剧、评剧、粤剧,黄梅戏、淮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各种剧种。但由于这些影像大多拍摄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且多以胶片、磁带为存储介质,不仅存在残缺、抖动、划痕、闪烁、噪声、模糊等各种问题,影像中还涉及场景切换、灯光变化,给AI算法带来一定的挑战。

最终,借助AI影像修复等数字化技术完成的作品,不仅填补残缺,还更注重视频的细节和质感,让最终的呈现更细腻鲜活。例如人脸修复环节,通过人脸检测、人脸修复和融合模块等技术,模拟、仿真,最终生成人脸的细节,已经可以精确到每一根头发丝和睫毛。此外,在“抖水袖”和“惊鸿舞”视频中,6DoF技术高清展现了演员手腕转动、眼波流转等十分微小的动作和情绪。

传承困境下,戏曲数字化留存保护的迫切意义

戏曲在数字时代究竟面临怎样的困境?数字技术究竟又能为戏曲做什么?这是“戏曲焕新”启动之初就开始思考的问题。

过去一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指导下,腾讯公司联合澎湃新闻、全国各大院团及专家团队,启动了“中国戏曲文化数字焕新”项目调研,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助力保护和传承中国戏曲文化的价值和可行模式。

根据专家的研讨内容总结发现,中国戏曲文化长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核心价值与时代发展的隔阂、展现形式过于传统、行业人才匮乏、观众市场萎缩等众多问题。尤其在传承保护问题上,更有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受市场需求不足、技艺失传、资金短缺以及文化传播受限等各种因素影响,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濒危剧种数量逐年增加,且年轻一代从业者的技艺水平相比前辈艺人,更是有着较为显著的“艺术流失”。

诸如600年历史的世界级非遗昆剧艺术,在明清鼎盛时期,曾有折子戏近3000出。解放初期“传字辈”演员们则传承了600多出剧目。之后传至“昆大班”一代艺术家尚存200多出。但现在,年轻一代的昆剧演员,全部能演出的昆剧剧目也就100多出。昆剧传承面临着代际衰减的问题。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就多次提到,昆曲剧本有文字记载,表演却没有录像。“‘传’字辈那一代已经流失得比较厉害了。我师从‘传’字辈的沈传芷,并得到昆曲泰斗俞振飞亲授,但比起老师,自己会的戏还是少。当下年轻演员会的戏也许更少,还存在唱念不够规范的现象。”

因为缺乏系统的影像资料,年轻演员想要学戏,专业研究者想要看戏,也都会面临一些资料匮乏的窘境。另外,资料的版权问题也成为戏曲传承的现代化掣肘之一。戏曲门类繁杂、流派众多,由于历史原因导致部分影像资料的版权确权非常困难,也为数字化戏曲资料库的建设制造了障碍。

也正因为此,戏曲数字化的记录与保存工作对于戏曲艺术传承保护显得至关重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就提出,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

这些年,数字化技术在传统戏曲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就采取了数字拍摄技术,对地方小众戏曲及濒危项目进行了有效地收集和整理,已经形成了约1800部、2500小时的珍贵影像资料。

但由于传统戏曲资源体量大,目前仅有部分剧种得到相对完善的整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戏曲传承发展,如何对珍稀曲目进行数字化抢救、如何建设戏曲文化基因库,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正成为各界越来越关注的课题。而目前,腾讯首批AI修复的50部剧目,以及计划搭建中的数字资源库,都成为这一块课题在当下备受瞩目的举措和行动。

用科技的方式,参与缔造戏曲新的生态和业态

在留存资料保护传承的同时,数字技术对于戏曲的传播同样重要。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看来,“古老的戏曲艺术要追上这个时代,拥有新的观众,一定要利用新的媒体、新的科技的方式。”

他提到,现在大量的年轻人,实际是通过数字的载体,接触到了传统的戏曲。从线上开始,走向线下的剧场。在这样的一个开放、包容的空间里,科技能够更加有效推动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融入新的受众群体。

事实上,受限于戏曲在历史观念、表达方式和演出风格上的传统约束,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年轻一代观众群体中始终有不小的传播局限,在价值传递和精神共鸣上也出现了一些代际隔阂。

在专家们看来,随着时代变迁,如何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助力传统戏曲创新,借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渠道和形式,让更多年轻人参与戏曲的欣赏、表演和创作,建立起戏曲与年轻观众的联系,是保护传承戏曲文化的重要途径。

腾讯的“小年夜戏曲焕新”直播就是一次传播上的全新尝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希望更接近年轻人。参与了直播演出的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演员周怡就表示,数字技术不仅让经典影像作品实现修复和保存,还能在传播媒介、价值重塑等多方面提供创新思路,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北京京剧院王梦婷也认为,新的形式有助于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激发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

事实上,数字技术能为戏曲所做的还有很多。“影像是二维的,但戏曲是三维的。数字技术能够将戏曲以三维的方式呈现,观众可以选择不同角度、位置观看表演。”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相关同志表示,修复后的戏曲作品通过VR沉浸式呈现,不仅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互动性和娱乐性,还能为戏曲教学、研究等呈现更多细节。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能为戏曲版权问题提供最优解。未来,数据化、线上化的“数字戏曲资料库”,不仅为版权保护、数字信息化存储提供有效工具,也为戏曲的市场化运作、版权确认提供高效助力。

“数字技术一方面能让戏曲影像得到修复,再现老艺术家们的风采,同时也能在传播媒介、价值重塑等多方面提供创新思路,让传统戏曲‘活’起来。”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乔慧斌肯定了数字技术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 

王馗则表示,“戏曲焕新”的意义,实际是把这些年来可见的资源,从保存到珍视,从一线单传变成了真正的共享。“这种共享不仅仅是行业内部演员之间的传承、流派的传承,它还把这个成果和它的受众建立联系。”

他总结说,科技在戏曲领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推动新生态、新业态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科技手段,古老的经典作品和曾经辉煌的艺术风格得以重新呈现在当代审美视野中,焕发出新的魅力。

而对于始终在技术实践前沿的舒展看来,数字技术永远是个工具,最关键的是,要让这些技术能够面对整个戏曲行业,去参与并解决发展传承上一些卡点和断点问题。

    责任编辑:毛玮静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