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备年货时受欢迎的腊肉,怎么吃更健康?
原创 关爱您和家人健康
小王
程教授,在正月里,大家准备的年货那是五花八门,鸡鸭鱼肉,各种海鲜、蔬菜、水果,以及坚果、糕点等,真是想不胖都难!
是的,因为春节是海内外华人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团圆的日子,准备的食物是一年中最丰盛的,而且“备年货”这个传统也延续了多年。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程教授
小王
虽然都是过节,但我国南北方过节的饮食风俗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饼”“南甜北咸”,以及南有年糕、北有饺子等。
春节之际,这些都是象征意味浓郁的符号化食物,堪称餐桌上吉祥的经典。而且随着我国现在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很多异地的风俗食物在本地也能看到。
程教授
小王
程教授,我发现这几年春节时吃腊肉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吃,有味道,口感好。
腊肉是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一带,但南方的其他地区也有制作。此外,陕西汉中、河南中原一带也有做腊肉的习惯。
以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趁新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陈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粽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
程教授
小王
原来腊肉的制作工艺这么有讲究!
对,这样熏好的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则透明发亮,吃起来味道醇香,不仅风味独特,还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此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程教授
小王
是什么?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能够长期保持香味,不容易变质。因为是用柏树枝熏制的,到了夏天则蚊蝇不爬,经三伏天而不变质。
程教授
小王
程教授,腊肉一腌制就是好多天,在制作过程中会不会被细菌侵袭?
腊肉等腌制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盐,在高渗透压的影响下,食物组织内部的水分渗出,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了抑制,从而有效防止了食物腐败变质。
程教授
小王
那我们该如何选购腊肉呢?
肌肉的色泽呈鲜红或暗红色,脂肪呈透明或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并且具有腊肉应有的腌腊风味,就是优质腊肉。反之,若肌肉灰暗无光、脂肪发黄、有霉斑、肉松软、无弹性,带有黏液、异味,则是变质的腊肉或次品。
此外,有一些不法商贩制作腊肉时使用国家禁止的添加剂(如工业盐、不安全染色剂等)和过期变质的肉品,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到正规的厂家和商家购买,并且要注意观察腊肉的标签和色泽等信息。
程教授
小王
那我们买好了腊肉,在储存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腊肉作为肉制品,并非长久不坏,冬至以后、大寒以前制作的腊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变味。
腊肉在常温下保存,农历三月以前味道是最正宗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腊肉虽然肉质不变,但味道会变得刺喉。所以农历三月以后,腊肉就不能在常温下保存了。最好的保存办法是将腊肉洗净,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
总体来说,低温、干燥的环境适合腊味的保存。腊肉的保存期一般为3~6个月,根据腊肉本身含水量、周围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其保存期也不同,如果超过6个月,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程教授
小王
虽然很多人喜欢吃腊肉,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吃腊肉是要适量的。程教授,请问吃腊肉有什么要注意的?
大多数腊味制品都是用新鲜肉制作而成的,为了能久存且保鲜,加工和腌制过程中都放了大量的盐。特别是一些经过腌制熏烤的腊味,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更高。因此,要吃腊肉,最好先用水泡上一段时间,或先用水煮再加工。
再一个就是腊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虽然在腊肉的制作过程中,盐使细胞的水分减少了,但丝毫没有使脂肪流失,相反却使脂肪的相对含量增加了。
程教授
小王
那我以后还是少吃腊肉吧!
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看,腊肉是一种“双重营养失衡”的食物。对很多人,特别是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和老年人而言,有些不太适合。
程教授
小王
程教授,我们如何才能在食用腊肉的同时又能照顾到健康呢?
建议浸泡并清洗腊肉多次,毕竟亚硝酸盐具备一定的可溶性,在水中可以清除一些。还有就是采用蒸、煮等方式进行烹饪,可以降低肉里的盐含量。也可以在肉里加一些苦藠,俗称小蒜,可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含量。总之,做腊肉不宜高温油炸,也不宜单独食用。
此外,喜欢吃腊肉的朋友,尽量多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水果中含有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能分解亚硝酸盐,阻止亚硝胺在人体内合成,预防癌症。
程教授
小王
大家在正月里吃这些腌制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非常感谢程教授的科普!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安全(第2册)》
本书主编: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山西医科大学教授 程景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