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来,汽车行业在这些领域将有5万亿增量产值
“2024年又是一个跨界大年。”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3年底,汽车与ICT、能源等产业加速融合;而2024年,汽车行业和能源行业、ICT信息通讯行业的跨界将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永伟
这种融合发展将加速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变革,影响巨大,譬如,汽车这个产品将一步步转变为快消品,而汽车产业的焦点也将向高价值环节转移。进入如今的智能汽车时代,汽车的高价值环节将表现在软件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推出的调查报告《加快推动消费电子、通讯产业与智能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下文简称百人会报告),未来,软件和服务将创造汽车行业50%以上的总利润。
百人会报告首页
该百人会报告还做出预测,到2030年,车端软件应用、无人出租车、无人卡车、车路协同等创新服务,至少可以带动5万亿元的增量产值。
一、汽车向快消品转变
一直以来,汽车都被认为是“大件耐用”消费品。但是,据百人会报告,跨界融合发展将加速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变革,其中的一个重要变革,就是汽车向快消品转变。
所谓快消品,即快速消费品的简称,英文为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主要是日常用品,由于其依靠消费者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与消耗,通过规模的市场量来获得利润和价值的实现而得名。
据百人会报告,之所以认为未来汽车向快消品转变,是因为随着汽车行业的跨界融合,跨界主体为汽车带来大算力芯片、AI 大模型等新技术,将成为汽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很快,将促使汽车行业进入“摩尔时代”,企业推出新车型的时间由过去的 3-5 年缩短到 1 年甚至更短。
汽车的这种快节奏的技术更新,将有可能使消费者感觉手中的车迅速过时。另外,从近期二手车交易数据看,我国有30%的二手车车龄不到3年,3到6年的占40%左右。我国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现在大约是34个月,也就是将近3年。可见,在实际的市场发展中,不少消费者已倾向于把汽车看成一种“快消品”,就跟手机一样。
我国7成车在购买6年内易手(数据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其实,消费者将汽车视为快消品,早已有苗头。J.D.Power发布过2018年度的一个车主调查,当时中国的80后们买新车后一年内就换车的比例高达17%,而另一项调查表明,当时iphone手机用户一年内换机的比例是16%。
不少厂商已敏锐地发现了汽车向快消品转变的趋势。新势力车企将汽车放在商场中销售的模式,其实就是汽车快消品化的一种做法。
百人会报告提醒,作为车企,在互联网 C2B 模式影响下,如何实时掌握用户需求并及时反馈,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消费电子和通讯行业“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影响下,车企应该关注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多元化、高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并快速做出反应。车企在研、产、供、销、服等汽车全生命周期环节,要更贴近消费者需求。
作为车企、乃至跨界企业,不得不正视的还有:若将汽车视为快消品,就必须接受快消品薄利多销的特点。如今很多新能源车企面对无法盈利的难题,不能仅仅依靠汽车制造本身来赚钱,而必须向高价值端转移。
二、瞄准高价值环节
据百人会报告,传统车企聚焦整车生产制造,处于汽车产业低价值环节。智能汽车时代,车企的焦点要向软件和服务等高价值环节转移。
跨界主体进入汽车行业,将对汽车全价值链各环节进行重构,包括设计端软硬分离、制造侧专业平台生产、市场侧数字精准营销等,车企能够将精力放在提升用户体验上来,更好把握汽车价值的定义权。
正如手机行业非手机售卖的利润占总利润超六成,未来,汽车行业总利润的 50%以上也将由软件和服务产生。
具体来看,百人会报告显示,跨界主体进入汽车行业,能够完善车机 APP 应用生态,创新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智慧交通等新服务,加快形成汽车行业“软件和服务订阅付费”的商业闭环,构建汽车行业后端高价值环节商业生态。
对此,上海交大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殷承良有过解释——
过去传统的汽车,在你卖出来的那一瞬间,它就开始进入到一个贬值状态。但是现在不一样,在汽车卖出去的那一瞬间才“刚刚开始”,它可以通过软件功能不断地升级,使得汽车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能力、新的功能,产生新的价值”。也因此,车企的盈利模式也从“一次售卖”转变为“预埋硬件+软件付费解锁”
这种“预埋硬件+软件付费解锁”产生的利润极大。特斯拉的马斯克曾经表示,特斯拉甚至可以以“零利润”出售其产品,未来可以靠软件赚钱。有机构推测,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水平越来越成熟,特斯拉2025年FSD的收入将近70亿美元,占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的接近9%,贡献25%的汽车业务毛利;到2030年FSD软件收入将超过160亿美元/年。
汽车后市场服务也是高价值环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单就车险来说,其市场规模就很巨大。据财经网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规模为325亿元,预计到2025年保费规模可达1543亿元。另据中国银保信的预测,到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007亿元。
三、抢滩五万亿市场
不仅车险等服务市场,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愈演愈烈,汽车软件行业也在推动着一个极大的新兴市场的到来。那么,这个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Berylls管理咨询公司预计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在2020-2030年期间增长逾三倍,年均增长率为13%。而据亿欧智库的预测,到2030年,软件在车企营收的占比将达到35%,中国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44万亿元。
百人会报告深度分析汽车软件、包括车险等服务市场,预测到2030年车端软件应用、无人出租车、无人卡车、车路协同等创新服务,至少可以带动5万亿元的增量产值。
对于这么大的市场,不仅需要车企把握住,更需要广大跨界企业积极进入进来,分一杯羹。2023年9月,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表示,跨界玩家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头部玩家。
已到来的2024年,则是关键的一年。张永伟表示,2024年是一个跨界大年。该年,汽车行业和能源行业、ICT信息通讯行业的跨界将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期。
对于跨界企业如何在汽车高价值环节中的这五万亿增量产值中“分一杯羹”等一系列问题,百人会、车百智库推出的调查报告《加快推动消费电子、通讯产业与智能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给出了深度分析。
譬如,百人会报告就分享了汽车跨界、多产业融合仍存在的若干典型问题,如不同行业之间的标准不适配,跨界新技术上车需要的长验证周期与市场的快速迭代不适应,跨界双方的市场定位差异阻碍深度合作,缺少开放共创的新合作模式,国外限制措施可能影响跨界企业主营业务、制约汽车业务发展,等等。
对此,需要构建跨界创新融合平台、加速解决技术上车“最后一公里” 的“堰塞湖”问题,加快构建符合跨界特征的智能汽车及相关零部件检测认证机制,建立汽车行业跨界融合良性发展的环境,等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