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研究所新书分享会·我读 | 生正逢时的“幸运一代”
【编者按】
由澎湃研究所编辑部主编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周年新书《改革中国:十六位学者论改革开放四十年》已出版。赵鼎新、周晓虹、张军、周黎安、刘守英、田国强、吴晓刚等16位学者或从自身经历,或从学术研究,表达了自己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理解和感受。在新书出版之际,澎湃研究所将于11月15日举行新书分享会。
保存图片,识别二维码报名。此外,澎湃研究所编辑部邀请了三位70后、80后和90后,与书中50后、60后作者一样,这三代人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同样有着各自年代的解读。今天刊发最后一篇,90后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成果以及他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知。
我是一个由外公外婆带大的90后,小时候的睡前故事很多都是外婆跟我讲述过往的点滴回忆。我记得外婆的抽屉里藏着一个生锈的铁皮盒,里面都是她和外公一点一点攒下的粮票,从一张1966年的三市斤全国粮票,到整版的1992年5公斤上海市居民定量粮票,外婆说,攒着为的就是以防万一。1993年粮票废止,外婆既开心又难过,那么多粮票都浪费了,但好在以后买米买粮再也不需要受到配额供给限制了。
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场景仿佛都在眼前,但对我而言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距离感。出生在90后的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没有经历过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的激烈竞争,也没有经历8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阵痛。我出生的时代决定了我看到的中国:更多是开放式的改革,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走向世界。
在《改革中国》一书中,十六位学者从他们的视角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过程中在教育、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学者们个人经历和理论分析时间跨度、洞见深度和话题广度让我和我同龄人们更加宏观、全面地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育改革本身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并且经济全球化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多样性;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亦能作用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在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方面。伴随着经济方向的改革开放加深,教育领域的资源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教材、教师还是教育渠道,我接受的教育是多元化和国际化的,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正如崔大伟教授在《留学与海归背后的制度变迁》中提到的,早期国内因为缺乏科技投入和研究环境问题,遇到了难以吸引顶尖人才回国的困境,但如今在政策和经济条件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海归群体加入国内的人才队伍,给诸多领域的发展与深化改革注入活力。
我的父母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我的教育问题,我从小就在他们的带领下每年去至少一个国家了解不同的文化与社会。 “认真、勤奋、办法”和“快乐、健康、感恩”,这十二个字是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向我传递的理念,前六个字更倾向于传统的中国教育思想,而后六个字在当时却不多见。比起简单的“唯分数论”,他们希望我有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老董一直说:“我对你教育上最大的投资和最重要的决定,就是让你从小出去看世界。”现在看来,他是正确的。
在我成长的年代,国际上“素质教育”理念逐步被家长认可。除了基本的课业之外,志愿者服务、社会问题观察等也是我进入大学前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上小学之前就跟着妈妈去参加“医苑新星”义诊,给往来的市民派发报纸;到了高中,我和班级里的同学一起进行了一个长达两年的关爱白血病患儿的志愿服务项目。这些实践经历帮助我逐渐形成更具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也为我之后个人学习方向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而我的大学经历,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 90后享受教育领域改革开放成果的案例 。作为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的第二届毕业生, 我不仅享受到了顶尖的国际化学术资源、政府对中国学生的学费补贴,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的学习经历让我学会了用全球化视角看待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四年来我在上海、纽约和特拉维夫的学习经历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培养了审辩思维能力,更是通过实践认识并观察社会现象,思考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引用国际上的案例辩证从而寻找解决方案。 在对世界上其他城市化案例的研究过程中,我的目光逐渐开始聚焦在城市发展、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上,并结合国内的城市化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在大学中里所学到的“以天下为己任,以世界为课堂”的价值观对我当前阶段的个人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但我的个例并不能代表整个90后群体,我只是这代人中的幸运的那一个。教育资源总量在增加,但资源分配的问题上,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公平。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铺路石的志愿者活动,为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辅导英语,这些小朋友告诉我,因为户籍问题,他们不能在上海读高中,只能考中专技校或者回到家乡参加中考;和学弟学妹聊天之余,惊悉如今民办初中的学费已是我当时读书时的三倍多,而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和国际教育接轨,把孩子送进国际部,这一年的费用动辄就是十几万;还有如今幼儿园小学招生面试,不仅要看学生的能力,更看父母以及家庭背景。这样的教育资源分配只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社会向两极化发展 。
在读城市规划案例的时候,隔离(segregation)的概念让我联想到了当下中国的发展问题,在中国的城市中,更多的是贫富上的隔离,究其本质,还是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吴晓刚教授在《“静悄悄”但“革命性”的社会变迁》中提到了改革开放市场化在释放经济活力的同时,由于社会层面的不平衡发展,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我们重视如何创造更多资源和财富,现在及未来,我们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在社会公平上,这也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承,两大领域的改革开放仍将继续。 过去的四十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革。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同样也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90后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90后群体中有更多人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思想与视野更与国际接轨,这让我们更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挥作用 ,推进改革开放的下一阶段。
90后的开放视野可以为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提供创新思维与实践,这是我们这代人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世界各国案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适度创新,在政策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政府各层面上能平衡充分发展。
老董说,硕士读完如果有能力,还是要申请博士的,如果能读书就要继续读下去,别管读出来几岁,这对你来说是人生的宝贵经历。我知道这对一个女儿的父亲而言,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面对着长辈和社会的压力。他也说,你以后最好还是要回国的,毕竟你的家在这里,你也会希望把家变得更好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