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层人民法庭诉源治理的“石岩样板”
刊登于2024年2月1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无讼’并非压制、限制诉讼,而是将司法服务前移,在法院门外激活多元解纷的诉源治理大格局,让矛盾纠纷在源头、在基层化解。”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石岩法庭庭长韩磊说。
作为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宝安区流动性、异质性、复杂性的社会组织结构,造成了其社会矛盾具有多发易发、类型多样、主体多元、化解难度大的特点。宝安区石岩街道为石岩法庭的司法管辖区,常住人口近70万、企业7000余家,商事主体2万余个,是宝安区的工业重镇。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推出“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60个典型案例,“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篇”共12个案例,石岩法庭的案例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的第一线,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韩磊说,近年来,石岩法庭立足职能定位,坚持能动履职,践行“无讼”理念,将街道综治信访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庭诉调对接中心以及行政执法服务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搭建了石岩街道多元调处中心,并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为社会培育多元解纷新力量,深度融入辖区市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创建“无讼”社区标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调解相较于诉讼,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能够有效实现案结事了。”韩磊说,为让“无讼”文化深入人心,石岩法庭联合辖区司法所,以“无讼文化”为核心创建法治宣传品牌,打造“巡回审判+无讼文化课”宣传模式。近年来,石岩街道通过挖掘“无讼”文化价值,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期改变人们“有纠纷就到法院诉讼”或者“有纠纷就信访”的片面观念,让群众养成“有纠纷、到社区、先调解”的解纷习惯,做好诉源治理工作。
2021年8月,石岩法庭与石岩街道办联合在全省率先出台《“无讼”社区创建标准体系规范》,提出“一个平台、五项机制、五个指标”系统化的“无讼”社区创建标准,即:一个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平台,社区要建立“三室一庭两窗口”的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工作站;五项矛盾纠纷过滤机制,包括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引导、调处和诉调对接机制;五个“无讼”社区评估指标,包括民生纠纷社区调解介入率不低于90%、社区调解成功率不低于80%、司法确认适用率不低于90%、调解自动履行不低于80%、万人成讼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街道平均水平。
这一标准体系的出台为“无讼”社区创建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也解决了党委政府推进“无讼”模式缺抓手、抓不实的难题,是石岩法庭和石岩街道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为保障“无讼”社区建设有序运行,石岩法庭下沉司法力量,辖区10个社区均建立了“诉调对接站”,并配备1名社区法官,以法官专业优势开展调解指导、司法确认以及就地就近为社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等工作。
为给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多元解纷服务,石岩法庭主动将法庭诉调对接平台融入辖区综治平台,打造集街道综治信访、公共法律服务、法庭诉调对接、行政执法调解等多方资源于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并在全市率先实体化运作,努力实现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2022年6月,大学毕业不久的李某来深圳工作,与朋友在石岩一家酒吧聚会,后因饮酒过量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晚参加聚会的8人都有责任,都应当赔偿。”李某父母提出赔偿要求。
辖区派出所接警后,将当事人引导到街道多元调处中心,采取警官、法官和人民调解员“三调联动”的方式调解该纠纷。在警官和调解员充分的思想工作基础上,石岩法庭法官向双方当事人释明了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和以往醉酒死亡案件的判例,最终,有劝酒行为的6名当事人主动向李某父母赔付40万元,该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调解+司法确认”无缝对接,给当事人吃下“定心丸”
2021至2022年,深圳某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租了位于石岩街道浪心社区某商业街的楼层,从事游泳馆经营活动。后游泳馆逐渐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开始拖欠出租方租金、水电费等。虽然案涉租赁合同尚未到期,但案涉金额较大,且双方已经产生尖锐的矛盾和纠纷,导致出现了信访等问题。
为切实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石岩法庭法官指导浪心社区工作站调解员迅速开展案件调解工作。调解员从情理法各角度劝说各方当事人,讲解尽快达成调解的优点,以及如无法达成调解,后续进行诉讼将产生诉讼成本。各方当事人在认真参考了调解建议后,最终达成调解,并向石岩法庭申请了司法确认。
“法院以司法确认的方式,对当事人经社区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效力进行确认,给当事人吃了‘定心丸’。司法确认为多元解纷机制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的纠纷解决渠道,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从而更高效地促进社会矛盾化解。”韩磊说,前移司法确认,让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无缝对接、一体化运行,快速赋予社会调解强制执行力,提升调解协议权威,对于源头化解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群众“只跑一趟”就能办理好调解和司法确认两项事务。
“授人以渔”,为社会培育多元解纷专业力量
石岩街道人口密集、企业林立,辖区内劳动争议和商事纠纷占纠纷总量的比例超60%。同时,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成熟,在推动行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经验丰富,作用凸显。基于此,石岩法庭积极引导工会和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纠纷调解,引导工会、商会组建调解工作室并入驻法庭诉调对接中心,分别开展劳动争议和商事纠纷调解工作。
2020年5月,宝安区首个街道级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在石岩街道设立。石岩法庭、石岩街道探索构建解决劳动争议的“工会调解+司法确认”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及“工会+劳动+法庭”的调解新模式,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前置,在仲裁之前将劳动争议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切实发挥工会“第一协调人”的作用,破解了工会调解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职工不相信工会有能力化解纠纷的困境。
2021年,石岩街道劳动争议诉讼案件量首次下降,幅度达24.7%。2022年,“工会+劳动+法庭”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模式在全区各街道推广。
2023年3月,宝安区石岩街道工商联(商会)与石岩法庭签订《关于加强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的合作备忘录》,建立多元化解商事纠纷工作机制。石岩街道工商联(商会)与石岩法庭在联席会议、纠纷化解、司法保障、普法宣传等方面建立起良性互动工作机制,合作越走越实、越走越深,将有力推动商事矛盾及时、全面化解,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进一步助推广大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自工会、商会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石岩法庭专门为两组织入驻法庭的调解员配备“法官辅导员”,借助法官专业优势对调解员进行“一对一”辅导。在此基础上,还为调解组织提供类案“填空式”的调解协议模板,同时简化司法确认申请流程。据了解,目前,工会、商会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64.4%和48.9%,调解员队伍得到充分锻炼,调解工作室的影响力也显著提升。
“多元解纷的社会治理大格局要靠全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建立行之有效的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机制的关键在基层。因此,要以我们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专业调解员,引导更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韩磊表示,在参与基层调解过程中,要把握好直接化解和间接赋能的关系。要实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目标,应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对基层调解的业务指导、效力保障和队伍培育方面下功夫,让基层调解有能力“挺在前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