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人艺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再演《正红旗下》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4-02-03 14:2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选自老舍于1938年为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写的《入会誓词》

老舍 (1899-1966) 。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

2024年的2月3日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从《龙须沟》到《茶馆》,从《骆驼祥子》到《正红旗下》,可以说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贯穿了老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创作生涯。用首任院长曹禺先生的话说,“老舍先生是杰出的小说家,依我看,他也是杰出的戏剧家。他的戏充满着对劳动人民深切的情感和浓厚的北京乡土气息。他的剧作《龙须沟》和《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首都剧场大厅内陈列的老舍(左)、曹禺、焦菊隐头像。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图

“老舍先生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关系很深,感情也很深。对每一次剧院向他索取剧本的请求,他都欣然允诺,不久便会把北京人艺的同志找去,听他朗读他的新作。艺术家们热爱他,敬仰他,应当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生命,一部分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浇灌的。”

首都剧场大厅《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图

今年1月19日至2月13日,首都剧场在这个时间段上演《正红旗下》,是曾被称为“郭老曹”剧院的北京人艺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礼赞与致敬。在《正红旗下》演出期间,首都剧场观众大厅还举办了《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展览特别展出了老舍创作《龙须沟》的手稿及人物介绍、《茶馆》剧本首次发表刊物、民国时期出版的著作、《正红旗下》创作手稿(李龙云的夫人王新民女士借展),以及《茶馆》多次出国巡演资料等共7个展柜、6块展板。同时,在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内也推出了小型纪念展览,制作了老舍人物纪念章,供观众打卡留念。

《正红旗下》剧照。摄影 李春光

老舍 (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宇舍予。北京人,满族正红旗。老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的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今北京东城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1924年夏,他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讲师。在英期间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自1926年7月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以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赵子曰》《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中国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回国后,老舍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及《微神》等短篇小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这个时期,老舍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开始了话剧创作。1939年,老舍为给文协筹款,首次创作抗战题材话剧《残雾》。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丹柿小院”。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

1946年,老舍赴美国讲学。1949年回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广泛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老舍回到北京后,购置了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他非常喜欢这里,并在院子里种了两棵柿子树。每到金秋时节,橘红色的柿子挂满枝头,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因此他的夫人胡絜青给这座小院起了个雅号——“丹柿小院”。丹柿小院与首都剧场相距仅数百米,无形中拉近了老舍和北京人艺的距离。

《纪念老舍诞辰125周年》专题展展柜中陈列的《龙须沟》创作手稿。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图

1950年回国后,老舍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政府建设首都的初心,大为感动,经过收集资料和体验生活,创作完成了话剧《龙须沟》,并在1951年因创作该剧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龙须沟》的上演,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53年11月13日,已是专业话剧院团的北京人艺再次排演《龙须沟》。随后,老舍的剧作《春华秋实》(1953年)、《青年突击队》(1956年)、《骆驼祥子》(1957年)等均分别在北京人艺首演。

北京人艺上演的老舍先生剧作。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

1956年8月,老舍带着一部尚未定名的新作来到人艺,给曹禺、焦菊隐等人朗读。剧本从1898年戊戌变法写起,主角是政治主张各不相同的秦氏三兄弟,其中第一幕第二场是在清末的一家大茶馆里。大家一致认为茶馆这场戏非常生动,可以此为基础再发展出一个新戏。曹禺、焦菊隐为此专程到老舍家中与他商量,老舍听后立刻说:“好!这个意见好!我三个月后给你们交剧本!”

老舍为演员朗读《茶馆》剧本。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

三个月后,老舍完成了剧本《茶馆》,并于1957年7月24日发表于《收获》创刊号。北京人艺艺委会随即对《茶馆》初稿进行讨论,觉得后两幕仍需进一步加工,老舍谦虚地接受建议,不断丰富修改。当年12月,老舍再次来到北京人艺,向全体演员朗读剧本,并不时地演示某个人物的性格、生活习惯、动作特征等,激发起演员们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们争相申请角色,《茶馆》由此正式建组排练。1958年3月29日,《茶馆》在首都剧场首演,随即引起轰动。

《茶馆》演出大合影。图片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

作为中国话剧史上不可磨灭经典,1980年,《茶馆》赴德国、法国、瑞士三国进行访问演出,全程50天,访问15个城市,演出25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2005年9月28日,全新演员阵容的《茶馆》在首都剧场公演——经过两代人艺人的艺术传承,《茶馆》早已成为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至今演出超过700 场。按照人艺近年来的演出惯例,龙年春节过后,《茶馆》将再次在首都剧场同广大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