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邬达克纪念馆即将暂时闭馆,市民排长队前来告别
2月4日起,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129弄的邬达克纪念馆将暂时闭馆。得知这一消息,不少市民前来参观留影,与这座开馆11年的建筑“告别”。
邬达克纪念馆
“家住得近的朋友可以明天上午再早点过来,住得远的和外地来的观众我们尽量保证大家进馆参观。”2月2日下午,馆长刘素华在馆外面对排队的观众们说道。对于络绎不绝的访客,刘素华一半欣慰,一半担忧,“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让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游客了解到邬达克和他设计的建筑,但是现在,我们无力继续运营这座纪念馆了”,她向澎湃新闻说道。
修葺前的邬达克旧居
2013年1月,在对邬达克旧居主楼内外进行了近两年的修缮后,纪念馆于邬达克诞辰120周年当天开幕,至今已有超过100万人次走进过这座纪念馆。
该建筑建成于1930年,由主楼、辅楼、连廊、车库、庭院组成。陡峭的红瓦屋顶、对称的山形墙、高耸的烟囱、哥特风三连列窗……正是典型的英国乡村都铎风格,在邬达克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建筑的外部造型也极为考究,例如车库上方的铸铁装饰物,是邬达克在父亲去世后从家乡漂洋过海带回的家徽。刘素华介绍,这个装饰物是她根据模糊的老照片,在推敲下复原的。她还回忆道,修缮旧居时,工人曾在西南屋脊上发现了一个不知何用途的固定构件,她阻止了工人锯除它,寻找资料,最终在邬达克自己拍摄的16mm的胶片里,知道了这是固定屋脊上的飞鸟设计底座。
邬达克纪念馆内部
邬达克于1918至1947年旅沪,在上海留下超过百余幢种类广泛、风格多元的建筑遗产。在上海,人们常常能与他的建筑不期而遇,这些建筑经岁月沉淀,成为了经典的上海符号和城市记忆。其中25幢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名录,包括“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歌舞厅、沐恩堂、市三女中五四楼等。
在如今邬达克纪念馆的西南山墙面,烟囱和飞鸟设计高高耸立,粗粝的白墙衬托着陡峭的屋面、老虎窗,邬达克为喂养鸽子而设计的休憩平台,则与落栖在此的飞鸟交相辉映。如今纪念馆的入口,就是从前客人来访时走的西南门廊,穿过门廊所见的敞亮空间,便是当年的起居室,现作为陈列室使用。戴上3D眼镜,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立体版的绿房子、孙科别墅、“爱神花园”等邬达克作品的视频介绍。陈列室中间的玻璃柜展示着不同国家出版的关于邬达克的书籍和珍贵资料,其中有一张贝聿铭给邬达克女儿的信笺,上头有一句写道,“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廓的一抹亮色。”
邬达克纪念馆内
“建筑本来就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城市历史的容器。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通过一个个项目的策划,带领更多的人去阅读它,了解它,”刘素华告诉澎湃新闻。邬达克纪念馆刚刚开放时,很多市民只知道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但未必了解建筑背后的设计师。
刘素华介绍,他们从2015年12月起举办“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每届文化月都会有一个展览贯穿始终,首届展览主题是“走进邬达克”文博展;2016年第二届文化月的展览主题是“爱屋·及邬”艺术展;之后的文化月相继举办了“此处是吾乡”摄影展、“城市记忆”绘画展、“上海邬达克建筑3D影像展”“寄给邬达克的画信”“老房子遇上漫画家”等展览。在这些“文化月”的活动中,邬达克纪念馆逐渐走入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的建筑历史与文化。
刘素华介绍,开馆之初,她曾沿着邬达克的生活轨迹,前往北美与欧洲各地,与邬达克的后裔沟通,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史料。如今,纪念馆将暂时关闭,但已经有机构与刘素华联系,希望能继续展出这些史料。“希望我离开后,这个城市有比我更有能力、更有实力的机构或人接棒纪念馆。”刘素华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