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代面孔 | 杨树林:在现实生活里搭起喜剧舞台

2024-02-02 18: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再平凡不过的一个深秋傍晚,保利剧院一如既往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型话剧《西去东来》已在此连续三天进行公演。话剧“假溥仪”角色的扮演者杨树林只身着朴素衣衫,在人群中并不打眼,低调且随性地向我们走来,一边与我们寒暄一边招呼着我们走进剧院后台。

我们抓住话剧开演前宝贵的时间,与杨树林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从儿时学艺,到演艺经历,杨树林的人生故事在他自己的讲述里徐徐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杨树林自幼就知晓这个道理。

9岁起,杨树林就跟着开原赵家唢呐学艺。农家红白喜事不缺唢呐撑场子,幼时的杨树林就跟着师傅走遍了县里的每个角落,也体验了各种生活。温床睡过,寒窑也睡过,席间饭菜好赖都能入口。活计不分几点,骑上小摩托就能走,那时交通不便,路上折腾3、4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

 

杨树林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桶金,那是师兄师姐们发完工资剩下的50块,被“大发慈悲”分到的钱。这笔钱没有被用来做任何娱乐花销,而是充当了那一年的学费——在十几岁时,杨树林就已经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自立能力。

新世纪初,正是东北二人转火热兴起的时候,在东北有一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道出了二人转艺术在白云黑土间的影响力。本就有登台表演经验的杨树林这时也就趁势转学了二人转。

兜兜转转时间来到了2005年,这对杨树林来说关键的一年。在二人转表演过程中,杨树林有幸结识了学艺恩师,一个引领他走向更大舞台的重要人物——赵本山,2005年12月24号,杨树林进入辽宁民间艺术团。自此,杨树林的演艺生涯正式航。

 

初入艺术团,杨树林依旧主要从事二人转表演,虽然此前也有涉足电视剧领域,但真正让杨树林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契机,是2015年的《欢乐喜剧人》。

在这个舞台上,杨树林的喜剧天赋得到充分的展示,多年磨练使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大放异彩。两季综艺,24期节目,杨树林都参与录制,是这个节目参与场次最多的演员。“杨树林”这个名字让观众有了印象,一名优秀的喜剧演员开始崭露头角。

杨树林的学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小在民间艺术的摸爬滚打,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经历的人生百态,让他将生活融入表演,喜剧演员就此练成。

对话杨树林:“喜剧”是一种生活态度

小品,话剧,影视,综艺……杨树林的喜剧光芒散发在不同领域。面对作为一生事业的喜剧,杨树林有许多话想说,下面整理自与杨树林的对话:

做生活流派的喜剧人

记者:并非科班出身的您是如何拿捏不同角色的?有没有参照生活当中的真实经历?

杨树林:其实你看我们这些东北演员,有的人身上是带符号的,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每个人的“相”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表演风格都不尽相同。对于我们这一类演员来说,拿捏一个人物的话只能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没有专业的表演教程,顶多只能从前辈的身上找一些共通的参照。

记者:今年爆火的《鹊刀门传奇》广受好评,也是“赵家班”重出江湖的一大力作。您在里面饰演的曹公公一角也受到观众的喜爱,还纷纷留言“建议查一查,曹公公不像是演的”,您能分享一下扮演这个角色时的一些心得吗?

杨树林:《鹊刀门传奇》传奇是一部单元剧,算是情景剧类的,整部剧穿插了“抗倭”这么一条民族大义线,曹公公算是剧里的一大反派。

之前我在舞台上演过类似的角色,但是放到影视剧里又和小品舞台不一样了。小品舞台可以夸张,但是在影视剧里演绎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人物,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神态眼神,把握好自己的所有举止。我师傅拍戏的时候告诉我这个人物就是要稳。曹公公这个角色的嗓音特别独特,毕竟不是真正的男人,他的嗓音很尖锐,还暗里带着狡诈和阴险。其实这个声音就是我们唱二人转的嗓子,叫做“小宫调”,平时也有这么一门功课去学习,这也算是表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其实我自己也不太喜欢很“炸”的表演方式,倒是对这种“散漫”的风格感兴趣。剧一播出没想到会收获这么多评价,也要感谢观众的喜爱,他们的发言在我看来其实是挺感动的,说明这个角色我演绎得不错。

记者:您曾经参演过《乡村爱情》、《刘老根》这些著名喜剧,对于这一类乡土气息浓厚的喜剧又是怎么把握角色的?

杨树林:其实这种角色对于我来说还好,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从小就经历过朴素无华的生活。像这种生活化的角色,我在平常都有过接触,所以那种小人物身上的心思很容易揣摩。

让我觉得挑战的是,在出演《刘老根》时师傅让我扮演一个跟他岁数差不多的老头,都已经70多快80了,这给了我不小压力。但我喜欢挑战跟我本来外貌不太对等 角色,因为塑造人物的空间很大,这样的表演对自己的演技也是一种磨炼,每份经历都是收获。

记者:小品和综艺也是您涉及的表演领域,您认为在舞台上的表演需要格外注意哪些方面?跟之前出演影视剧有什么不同?

杨树林:我觉得演小品比演电视剧要难。在小品表演过程中最难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包袱”抖响,把故事讲清楚,还要让大家笑,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我演过最长的一部小品叫做《闯关东》,我在现场演了50多出,相当于一部小话剧,整个表演过程中压力确实很大,脑袋里就像绷着一根弦。不光是我,很多前辈也有一样的压力。我师傅赵本山和宋丹丹老师之前的春晚舞台就完成得很不容易,在舞台上的紧张感简直是度日如年。

但是影视剧容错率就很高,这条没过可以重新来过,甚至拍完觉得不好还可以依靠后期补救,影视作品有一个发挥空间,小品和综艺不一样,现场表演错了就是错了,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

记者:您在演出之前也会有紧张感吗?

杨树林:当然有。假如我明天有场演出,那我今天晚上睡觉前就要把表演都过一遍。

回想起当年《欢乐喜剧人》的竞技喜剧,那种紧张感简直就又浮现在我眼前。当时工作量太大,一周就要排一部小品,刚演完要松口气,紧接着任务又来了,无穷无尽的创作过程简直可怕。那段时间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到点就醒,分毫不差。现在回想起来,也算经历,老来谈资嘛。

记者:话剧《西去东来》是您今年比较重要的演出。但是话剧表演和之前提到的小品综艺、影视剧又不一样,可以分享一下您在话剧表演里的难忘经历吗?

杨树林:出演《西去东来》这个史诗般的话剧,让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荣幸和深深的满足感。这次的体验与我以前参与的喜剧小品截然不同,这一次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长达60天的排练,说实话这个时间还是很紧凑的,最让我敬佩是,像蔡明老师,佩琦老师,都这个年纪了,依旧是每天排练两场,走走停停,前后将近5个小时,这些前辈的认真度真的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这次的表演让我难忘的还有一件事。因为我是第一次参与谢幕,没真正上台之前,我还很疑惑,谢幕还用排吗?不就是上去朝观众鞠一躬就行了嘛,结果真到了晚上,表演结束之后,你一上台看到全场的观众都在鼓掌,那种感动自然而然就浮现在你心头,眼泪当场就止不住得流下来。这段经历不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次戏剧性的挑战,对我们整个团队来说它更是一次艺术合作和共同激情的庆祝,这种感觉将永远刻印在我的心里。

记者:回顾您之前的表演经历,每个领域都有涉及,您是如何快速切换到不同领域的不同角色上的?

杨树林:之前也有提到,我很喜欢挑战,多方面各领域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有新鲜感。有句话叫“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总的来说,演员这个行业都是为观众服务,不同的表演领域接触起来并不是很困难,无论是二人转小品也好,还是电视剧综艺也罢,看似跳跃其实都有共通的表演套路。

说多了喜剧表演,其实我个人很想尝试不搞笑的角色,比如说抗战题材,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

喜剧是一生的事业

记者:您认为喜剧演员跟观众是什么关系?

杨树林:我们跟观众的关系并不复杂,那些在剧场看我们演出的观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来开心一下,他们希望在这两个小时的过程中是放松的。我们承担着一份责任给观众带来欢笑。

观众就相当于评委,他们对演员拥有审视权,而拥有观众的喜爱就是演员最大的荣幸。对于演员来说,只有跟观众进行交流才不会被时代抛弃。我希望观众和演员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纯粹而简单的。

记者:现在人们一谈到喜剧就特别容易联想到东北,您认为东北人天生在喜剧领域有地域加持吗?

杨树林:我觉得也不光是东北这样吧,像一些南方地区,也会让人联想到幽默感,可能东北的符号更强一些。东北人好开玩笑是真的,我们的快乐还是来源于生活,农村生活里,酒桌席间,那些梗很自然的就能脱口而出。

记者:您今年37岁,这个年纪在其他行业可能正面临着中年危机,您有没有类似的危机感或者压力?

杨树林:也会有,就比如现在二人转舞台,好多师弟都才二十几岁,确实一些激情和活力跟年轻人没法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东西也慢慢发生变化。

现在这一行有好多跨界进来的新生演员,再加上一些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所有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能拍段子,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冲击。

紧张感是会有,但你说我这个岁数就不行了那也不可能,我前前后后也参与了100多部作品,毕竟术业有专攻,创作灵感永远是喜剧演员的制胜法宝。所以现阶段的我,困惑是有一些,危机感还谈不上。

记者:有好多观众说现在的小品没有以前好看了,您怎么看?

杨树林: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过去的小品是经典,现在拿出来还会引人发笑,现在的小品也不差,观众觉得两者差别大是因为创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或许二十年再回望,现在的喜剧作品依旧会被人们惦念。怀念的不是作品,是青春。

记者: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进入表演行业,您现在会在干什么?

杨树林:我可能会吹一辈子的唢呐。兴许现在就成了一名铁岭开元唢呐非遗传承人。这是从小的生活经历导致的,家里条件不好,只能早早谋生。

其实现在我也没落下唢呐这一门功课。最近我收集了很多老唢呐曲谱,会专门做一个整理,将来或许会出资开办一个唢呐展览馆,把这一民间艺术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回到这个话题,我认为每个行业都一样,选择了哪一行都要认真对待,机会永远把握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所以时光倒流,重新进行人生选择题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记者:您未来的演艺事业有什么规划?

杨树林:对于我这样一个小演员来说,规划这个词语太大了。未来我的演员之路肯定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继续前进,尽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让观众满意,让自己满意。踏踏实实地,做好人,做一名大家喜欢的好演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