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瑞来:本性难移——题目不妥的追思
脑海中涌出这句俗谚时,我首先想到的上一句“江山易改”。本想以此作为文章标题,但普通的“江山”一词,被赋予有太多的政治含义,加上“易改”两个字,就更令人不免作引申联想。于是,出于避嫌,我还是用了这个俗谚的后一句。其实,这句俗谚中的“江山易改”只是犹若比兴手法,为了引出下一句“本性难移”。这下一句才正是这句俗谚想要表达的重点。开题这番话,并非意在语词探讨,而是作为一个引子,纪念我所尊敬的一位老师。纪念老师的文章,用了这样一个题目,似乎不大妥当。不过,从我的感受出发,倒是觉得用这句俗谚最为贴切。俗谚跟老师的人格无关,与老师传道授业的内容相联。
近四十年前,我就读于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我曾经感慨,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让我们学到的东西最多。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之外,跟历史系的同学听中国史,跟哲学系的同学上哲学史,跟本系汉语专业的同学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跟文学专业的同学上中国文学史等等。各种课程都是分段由学有专攻的老师讲授,每门课都长达一两年,甚至更长。于是,在中国文学史的课上,我邂逅了周先慎教授。
周老师为我们讲授明清文学。在分析明人小说时,周老师强调的性格决定论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的结课作业是提交一份古代小说作品分析报告。我写的是对《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这篇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分析,内容是明朝正直的官员沈链与权奸严嵩父子抗争的故事。运用周老师强调的理论,对小说中人物言行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特定情境之下,小说中的人物只能如此说、如此做。具体考察《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这篇小说,伴随着小说的故事情节进展,人物的言行与其性格的关系全然相应丝丝入扣,同符合契。我在大学时写的不少读书报告后来都发表了。比如上中国哲学史课的报告《孔子天命观新探》,就被张岱年先生推荐到了《哲学研究》发表。其实,这篇小说分析的读书报告也是我自感得意的一篇。由于当时是手写,没能留下底稿,后来偶然想起,每每觉得可惜。
周先慎教授不过,毫无遗憾的事,则是听周老师的课。从中学时代开始,到上大学之前,一直是文学少年和青年,在报刊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曾有把文学创作作为终身身事业从事之志。进入大学的古典文献专业,钻入故纸堆,才做了一时颇有些痛苦的转型。由于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文学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以前创作之时的学习,对文学理论也有一点点积淀。所以听周老师的课,能有结合自身创作体验的理解,很容易接受,听起来也特别畅快。
毕业后,根据在大学读书时逐渐形成的趣味,转向了历史研究。做历史研究,听起来跟文学隔得比较远。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知识的海洋融汇贯通。国内的历史研究,一向注重制度史、经济史研究,时下又比较时髦量化史学。我研究历史,比较注重于历史活动的主角——人,倾心于历史人物的研究。这在本质上是对人心研究,人心则很难量化。在我的五卷本《王瑞来学术文丛》中专有一册《知人论世——宋代人物考述》。历史留给今人的史料,不像是没有剪接过的录音、录像,事无巨细的完整存在,而是有很多自然的缺失和人为的遮蔽。那么,历史人物如何研究,我们不能满足于只描绘出一具残缺的肢体,缺失的部分也需要复原。这时候,就需要借助逻辑的力量和文学的方法。现在想来,大学时代周老师讲授的性格决定论对我后来的历史人物研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小说是虚构的,但是源于生活。历史人物则是真实的存在,在特定的时代和场域具体活动。小说人物的言行是小说家基于逻辑的设计,历史人物的言行则是在环境影响下性格使然的逻辑体现。尽管人的行为有许多偶然性、随机性,但性格使然,则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周老师性格决定论的影响,在我的历史人物研究中多有折射。比如我研究北宋宰相寇准,在文章开头就这样写道:
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说,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比改朝换代还难。这种与生俱来,又被后天所塑造的性格,有时候,可以左右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寇准的一生,有过富贵荣华,权势鼎盛,位极人臣,有过贬黜流放,落至谷底,匹夫弗如。跌宕坎坷,大起大落。这一切,绝大部分原因,是由其性格所致。
由此,周老师性格决定论对我研究的影响可见一斑。
深感师恩,仅仅是潜藏于内心的默默感激。其实,在大学期间,除了上课,与周老师并无过从。毕业后先是领域分殊、后是由于天各一方,也一直没有交往。前两年在日本的一次集会上,偶遇周阅教授,聊起同是北大中文系的出身,提及教过我的周老师,才知道周阅教授是周老师的女公子。于是我就讲了上述受教的往事。过后,学妹的反馈,说提起我时,老师居然还有印象,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那篇我自己引为得意的读书报告。那以后,很想看望一下已经耄耋之年的老师,总是由于匆忙而未果。而老师的仙逝,则在心底留下深深的遗憾。
东渡之后,我也传道授业,几十年来教过的学生以数千计,并不指望学生记住老师。我想,几乎所有老师皆作如是想。不过,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会让学生永远铭记师恩。学生记住老师,也并不都是因为有着亲密的过从。往往仅仅一点的启示,就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这也是学生记住老师的原因。我对周老师便是有着这样的铭记。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为知识,渔为方法。上周老师的课,我们既得知识,又接受了方法的启示。
人生不满百。不过,正如一句诗所言,“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学者活在著述中,老师活在学生心中。著述、人心,皆为名山。已经过去将近四十年了,人到中年的周老师在课堂上的形象,在脑海中依然那么鲜活。跟中文系的其他老师相比,周老师讲课,虽无袁行霈先生的风雅,也无赵齐平先生的文采,但高瘦质朴的样子,认真严密的逻辑思维,让人同样印象深刻。
文化接力,知识传承,薪尽火传,生生不息。个体的生涯有限,人类万寿无疆。思念老师,也思忖自己,做老师的,你得让学生记住点什么。
云山泱泱,山高水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