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江仙居乡村治理绿色模式:定公约绿色生活,奖游客绿色旅行

澎湃新闻记者 邵克
2018-11-11 10:24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淡竹镇下叶村游客中心。澎湃新闻记者 邵克 图

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的下叶村,是5A级景区神仙居南门、公盂、淡竹休闲谷等旅游黄金线上的最佳入口。目前村里已有96家民宿,杨秀兰经营着其中一家。

在杨秀兰的民宿里,游客住客有不抽烟、不酗酒、宿垃圾、户外活动垃圾分类自清等9种行为的可以领取2元到5元不等的“绿色货币”,之后这些绿色货币可以在商店与人民币等值消费。

这一制度旨在鼓励游客通过绿色生活方式兑换绿色货币抵扣现金的模式,让游客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10月底,杨秀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虽然奖励的钱不多,但到杨秀兰这里来的游客有八成左右都参与了,“他们觉得很新鲜,也很有意义”。

除了绿色货币制度,在仙居,绿色发展贯穿乡村治理各个方面,一种干部、居民、游客三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起来。

绿色公约:自主的绿色治理

澎湃新闻在下叶村看到,下叶村以村规民约的形式了制定十大《绿色公约》,用以约束规范村级组织和村民的生产生活,调动村民参与村务治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村民自治制度运转起来。

这十条公约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要保护;垃圾处置要分类;田头屋边要整洁;厕所厨房要干净;交通出行要有序;淳朴乡风要保持;矛盾纠纷要调解;邻里相处要和谐;绿色资产要维护;乡村产业要发展。

仙居官方介绍,十大公约既有村民行为规范,要求党员户带头执行,并实行党员责任网格制度,通过党员联户包干,推进《绿色公约》落地生根。仙居制定出台了《永久绿色资产管理清单和永世维护享用办法》,成立由班子成员、文物专家、林农专家等人员组成的绿色资产评估小组,对各村古树名木、古村名居、古道古堰、摩崖石刻、名画古书、牌匾圣旨等进行排摸建档,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成为该村绿色资产清单。凡是纳入清单的绿色资产,不得随意退出,一律永世维护。如果遭到破坏,将直接对乡村两级干部“一票否决”。

公约制定了,调动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积极性的关键。淡竹乡党委书记王策告诉澎湃新闻,仙居在村、乡、县三级设立“五项擂台赛”,即门前屋后比整洁、厨房厕所比干净、立面改造比进度、交通秩序比文明、党员干部比威信,对“绿十条”落实情况进行评比,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同时各村开展“绿色村庄”创建“五星”评比活动,以及“慈孝之星”、“创业之星”、“和睦之星”、“贡献之星”和“垃圾分类标兵”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性,助推“绿色村庄”创建。在王策看来,绿色公约促进绿色理念融入村务治理的各个领域,融入村民生活细节,同时有效地激活村民自治制度,使绿色治理真正成为基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主治理过程。《绿色公约》约出了青山秀水和谐乡风,也约出了火热民宿。

“绿色货币”:开放的乡村共治

下叶村全村目前已有民宿96家,住宿床位达到1800余个,可接待3000多人就餐。2017年下叶村成功创建3A景区村庄,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每个民宿、农家乐了都有绿色生活清单,列了9种绿色行为,如住宿期间不抽烟可得2元绿币,就餐不剩饭剩菜可得5元绿币。

淡竹乡党委副书记戴仙红告诉澎湃新闻,“绿色货币”是一项居民和外来游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奖励制度,居民和游客参与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的相关活动记录经认定后,给予相应的可用于绿色消费、生活缴费、公益捐赠等支出的绿币,从而引导人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杨秀兰的民宿门前贴着绿币签约使用商家、美丽庭院、卫生户等标牌。

绿色货币目前主要有三种实施方式:一是针对外来游客的绿色货币,游客的绿色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获取凭证,可兑换为一定的绿币,用以支付在仙居的相关支出。二是针对拥有居民卡选择步行、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居民群体进行绿币奖励;三是科普绿币,对居民通过科普平台阅读科普信息,根据其阅读、转发科普文章数据给予绿币奖励。

淡竹为了保障绿色货币制度常态化运作,设立绿币基金,游客在商家所使用的绿币,由绿币基金以现金形式统一回购。绿币基金和绿币面值分别由各村(社区)自行筹集和确定,在下叶村,绿币就是通过政府、民宿协会、爱心人士多方众筹形式成立。

戴仙红说,这一制度将居民和游客将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内化为生活准则,外化为生活习惯,同时将广大居民和游客纳入地方治理过程,以开放性的乡村治理结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改变“你违规、我管理,你浪费(污染)、我治理”的被动局面。

比如旅游呈井喷式发展的下叶村,原先交通堵塞、环境破坏、餐桌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戴仙红说,自下叶村推出“绿色货币”,则扭转了不良发展局面,“不抽烟、不酗酒、不剩菜、不乱扔、不开车”蔚然成风,成为旅游出行新时尚。

    责任编辑:王选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