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红自爆女儿是“A娃”,关于“ADHD”,你了解多少?

2024-02-03 13: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最近,康康发现身边关于“A娃”的讨论越来越多。

就连一些公众人士都不能免俗。

比如知名网红韩安冉,就发博称,自己的女儿也是个“A娃”。

(图源网络)

“A娃”是什么?

“A娃”的“A”,指的是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多动症。

“A娃”就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

有专家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诸多变化,“A娃”将会越来越常见。

这是真的吗?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01

活泼好动就是多动症吗?

先说答案:活泼好动,不等于是多动症。

活泼好动,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它以持续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为特征,造成儿童的学业成就、情感、认知功能、社交、职业表现等多方面损害。

大脑结构异常、大脑功能异常、脑内某些化学物质功能失调等大脑发育异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多动症。此外,遗传因素,母亲妊娠期间吸烟、饮酒、感染等,胎儿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窒息、早产等意外伤害,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关系严重不和睦等都可能诱发多动症。

许多家长认为,多动症是孩子顽皮的表现,等他长大自然就好了。事实上,虽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外在的多动症状会减轻,看起来似乎好了,但是距离正常人标准仍然有差距,如做事冲动、粗心、缺乏计划性、人际关系差等,这会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多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02

不好动的娃也可能“多动”?

多动症分为注意力不集中型、多动和冲动型等多种类型,并不一定多动才是多动症。

这下家长更头疼了,到底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是多动症呢?别急,可以参考这张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表

注意力缺陷障碍

多动和冲动型

1.经常不能密切地关注细节,或者在做作业、任务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1.经常手脚动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

2.在任务或游戏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例如听课、对话或长时间阅读时,不能一直集中注意力

2.坐在座位上时,经常要离开座位,比如上课或开会时,离开座位随意行走

3.当别人对他讲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显得心不在焉

3.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

4.经常不遵循指示,以至于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职责

4.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5.经常难以把材料或者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

5.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着”

6.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从事那些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的任务

6.经常讲话过多

7.经常弄丢任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

7.经常在提问的人还没讲完话,就把答案说出来

8.经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

8.经常难以等待,比如排队时,还没轮到自己就会行动

9.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忘记事情

9.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

在这两类指标中,有6条或6条以上的症状时,就要警惕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12岁前出现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

不同年龄阶段,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表现也各不相同。

学龄前:多动症

学龄期:注意力不集中

青春期:烦躁不安或不耐烦

成年后:可仍能存在冲动症状。

当孩子在至少2种以上场合,家中和学校都表现此症状才符合要求。

03

家有“A娃”家长该怎么办?

多动症≠孩子多动,家长们虽然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用过分焦虑,特别是不要自己盲目判断。

如果在看完上文后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应及时前去医院就诊,以医生的专业诊断为准。

关于多动症的治疗,家长应该首先认识到这是一种慢性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医院、家长、学校应多方合作,针对每一个体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以指导治疗。

多数情况下,多动症急性初期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合并心理行为和家庭治疗;慢性缺损,如注意力缺损或共患行为和情绪障碍时,则需要联合应用更多的治疗方法。

在康复治疗中,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干预,可以帮助其建立健康和正常的学习模式。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多动症儿童的各种症状,更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其更好地融入校园和社会。

多动症不是孩子“叛逆”或“堕落”,也会给孩子带来无法言表的痛苦。因此,要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不要任其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部分引用自《循循善诱“治理”小调皮,科学诊治“多动症”》。原文刊登于《祝您健康》杂志2022年9月,原指导专家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唐洪丽。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文字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