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许纪霖:从巴金的《家》到如今年轻人对家的观念转变
2024年是作家巴金诞辰120周年。他的小说《家》曾经影响了一代年轻人。如今春节临近,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又将踏上归家的旅途。本期视频,我们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来解读巴金的《家》和现在年轻人对家的观念。
讲到家,我就想起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当时影响了一代年轻人。很多民国时候的年轻人读了巴金的小说以后,就想离开那个大家族奔向个人的自由。但是过去一百多年了,很多人今天反而在思念着家人。
今天我们一说到“家”,那是一个小家庭,但是传统中国讲到“家”,那是一个大家族,“家”代表着一种血缘关系。
过去传统中国人很少流动,很少离开自己的家族和乡土。但是到了近代以后,社会流动加剧了,好多的学习、工作机会都在城市,大部分年轻人,他们都渴望离开自己的家族,离开自己的家庭,到他们向往的大都市。今天,有很多高中生高考的时候,父母希望自己孩子不要走得太远,但是孩子想远走高飞,离父母远远的,然后到大都市读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上广深。
鲁迅先生在五四的时候就讲过,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想离开家庭,娜拉出走。但是鲁迅先生就问了一个问题: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出走很容易,但经济上你能自立吗?这也是今天年轻人在大都市里面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困惑,看起来你远走高飞了,你自由了,但是自由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你不再有你原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让你安心的血缘网络,你变得很孤独。人们年轻的时候惧怕家,要独立,等到成年以后又想念家,所以年轻人和家的距离永远是这么的矛盾,既希望离开又时刻渴望着回归,真的回归以后又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担忧。
电影《家》(1957)剧照
今天城市的年轻人对家的态度,已经比巴金当年写小说《家》时要复杂得多。巴金当年写《家》,实际上是想摆脱高老爷的控制,冲决家族的网罗,到一片自由的天地里面去自由飞翔、恋爱,成就自己的理想。但是,今天的年轻人所面对的是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的事,而且还有另外一个矛盾,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很高,高到哪怕你是名校毕业甚至海外回来,如果要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子付首款是很难的,过去父母双方,大家凑成首付还可以撑得住,现在年轻人在城市里面打拼,是离不开家庭的。然后等到有了孩子,谁来领孩子呢?你不可能让太太做全职太太,也雇不起保姆,雇得起保姆,也没有保姆房,那只能让父母出来带孩子。孩子终于带大了,父母也老了。
我有个朋友叫阎云翔,他是美国一流的人类学家,他长期跟踪中国的个人和家庭的变化。他告诉我说,开始,中国和全世界的潮流是一样的,都追求个体化,走出家庭;这两年回归了,在大城市里面打拼,一对小夫妻如果不能调用双方家庭的力量,连首付都付不起,连孩子都没法带,也就是说,竞争单位重新又变成了家庭,用学术的话说,这叫“再家庭化”。
春节将临,很多年轻人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寻根,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所向披靡,都靠自己成功,等到年长以后,慢慢会觉得,流落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哪怕你熟悉这个城市,依然想念自己的血缘文化的根,这个根是让你能够安身立命,是心灵的家乡。心灵的家乡多多少少和自己的童年是连在一起的,何况自己的家还有父母,所以哪怕春运高铁票再难买,飞机票再贵,依然要回家团聚,奔上家庭团聚的道路。
我们发现,和巴金当年写《家》的情形发生了一个变化,过去叫离家,今天又变成归家,重新寻找自己的家,这个家不仅是血缘意义上的,也是心灵意义上的,这就是一个现代人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在一种无穷的矛盾和冲突当中,我们慢慢成长,最后成为一个既渴望着独立又寻求着家的一个现代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