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英之间的跨语际文艺实践,从《蒋彝和他的文友》说起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实习生 缪心怡
2024-01-30 22:1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月27日,由东方出版中心创办的“东方读书会”第2期跨学科主题交流读书活动在中版书房长宁店举办,主题为“中英之间:跨语际文艺实践——从《蒋彝和他的文友》说起”。

活动现场 本文由东方出版中心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尖、复旦大学教授马凌、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王宇平作为嘉宾出席并进行了对谈交流,围绕着“如何与蒋彝相遇”、“如何理解蒋彝的笔名‘重哑’”、“如何看待蒋彝的文友圈”这三个主线问题展开,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思想碰撞。

与蒋彝之“相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留学的普及,文化、文学与跨语际的书写之间的联系变强,而这些文字也更多地进入到普通读者的视野。但将时光回溯,蒋彝、陈西滢、熊式一、林语堂等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跨语际写作者的文字与事迹却一度遗落在岁月的流水之中。

《蒋彝和他的文友:旅英华人的艺术创作与社会交往(1930—1950)》,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11月出版

跟随研究者们的步伐,以《蒋彝和他的文友:旅英华人的艺术创作与社会交往(1930—1950)》《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四本书为锚点,以四位嘉宾的记忆与讲述为引线,从文学、史料研究、新闻、传播学等不同视角,穿越时光与历史的碎片,重回历史现场,观摩了这群双语作家们的创作与生活,重新认识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子善

活动现场,陈子善谈到,他“初遇”蒋彝是始于《中国书法》,随后又在剑桥大学找到了蒋彝所著的《蒋仲雅诗》而与其“重逢”,再后来又以熊式一为“媒介”与蒋彝“再度相遇”。当时是被熊式一在《香港文学》上发表的 “八十回忆”系列文章所吸引,其中所记录的事情令人感到很遥远。后来陈子善在编写海豚文库红色系列的时候,就定下一个原则:专门出版长期以来没有出版过的书籍,尤其是1949年以来被我们忽视的那些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如此,陈子善还带来了收藏的珍贵书影以及蒋彝的画作照片,为读者提供了更真实可触的素材,从而更好地将文字无法传递的信息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还介绍了叶君健、萧乾等相关文友的故事。 

倪文尖

倪文尖自嘲他与蒋彝的相遇,更像是普通读者之于名人而非一名研究者。他是2008年访学新加坡期间,在博物馆看徐悲鸿展览时听朋友说起蒋彝,才开始看一些相关书籍进而了解他的。活动现场,倪文尖特别提及鲁迅的名篇《拿来主义》,“鲁迅写作此文的背景是和蒋彝、熊式一、梅兰芳等人当时的作为有关的,他有自己特别的立场和眼光,但鲁迅又由此提出了在跨语际交流中至今依然适用的‘拿来主义’命题;而我当初就如此这般把蒋彝他们和自己的既有知识连起来了,也算是一种有意思的相遇吧。”他说。

马凌初识蒋彝是来源于新闻与传播学当中一个经典的广告翻译案例“可口可乐”,随后又在英国访学期间遇上了蒋彝的画作展览,由此开始逐渐认识蒋彝及其轶事。她提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文物展览期间,蒋彝出版《中国之眼》来介绍中国书画,恰好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大展的空缺。“如果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讲,就要看传播效果,不管谁是传者,你是怎么传的,关键看效果,它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版再版到现在成为经典的作品,这是我和蒋彝的缘分。”

《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12月出版

对蒋彝笔名“重哑”之解读

在谈及“蒋彝将笔名‘仲雅’当中的‘雅’翻译成‘哑’的跨语际实践”时,陈子善指出:“哑行者,行者,《水浒》中就有行者武松之说,蒋彝自认是个行者,先哑行,再把行之所见,写出来画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蒋彝在英语世界当中,有点像哑巴一样,因为我们如果英语不好的到英国都是哑行者的,只不过蒋彝把它挑明,把它说了出来。”

倪文尖则提出,蒋彝为人平和,气质儒雅。到英国后,将 “仲雅”改为同音的“重哑”,非常高明,把自己摆得很低,像个“哑巴”,而程度上还很严“重”。这既有中国式智慧,又有英国式幽默,还有利于他成为一个沉默而专注的观察者。“就像他的《中国之眼》,意在突出中国人视点,也多少强调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马凌

马凌结合了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繁花》来讲述自己对于蒋彝“哑”字的理解。“有一层意思,跟我们现在看《繁花》的‘不响’是一样的。他故意不说,他难以处理的,就不响了,就装哑了,装聋作哑的哑。一方面保护自己,另外一方面正如刚才倪老师所说,他在英国当时有一点敌意的社会当中,又运用到英国式的自嘲和幽默,不直接和外界发生冲突。”

对蒋彝“文友圈”之看法

倪文尖表示,在异国他乡,蒋彝的圈子不仅是抱团取暖,同时也涉及竞争性的问题。他介绍了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种族表现的生产机制”。英国的传媒和公众当时能给到中国人的关注度是有限的,可想而知,在蒋彝的文人圈子中,他们都得抓住有限的机会,但又不能不有分寸、讲朋友之道,“所以,这本书可以为普通读者提供不少人生智慧”。随后,马凌分享了蒋彝初入伦敦时是如何艰难地建立起文人墨客的朋友圈、如何互帮互助以及产生利益之争的故事,并表示“如今凡是研究知识分子都不会只研究这一个人,都是研究一个小团体,研究他朋友圈跟他的交往都是蛮有意思的”。而陈子善补充了他通过日记里面的一些细节描写,看到了蒋彝作为“朋友”来说非常“正气”的另一面。

最后,借由本次读书会主持人王宇平的串联、引导与总结,在场读者对于中英之间的跨语际文艺实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陈子善表示:“双语作家的贡献,他们的人生道路、写作道路、创作道路,我们现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于这些问题,包括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值得我们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