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左宗棠的这封扎心窝子的信让曾国藩患上了失眠症
本文选自《左宗棠与曾国藩》,徐志频/文
咸丰七年(1857年)2月27日,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在湖南老家湘乡荷叶塘去世。
父亲去世是一件大事。根据古礼,曾国藩需要离开前线,回家为父亲守孝三年。
但朝廷在礼仪的原则性要求之外,同时又有一个灵活性规定,碰上国家发生重大战争,官员可以以国事为重,暂时放弃守孝,这叫作“金革变礼”。
因近两年来在江西战场备受江西官场各方掣肘,曾国藩不胜烦忧却无处吐告,他知道问题出在咸丰皇帝过于小气不敢放权,有心撤离。在瑞州军营得到噩耗后,他晓得这是远离前线再合适不过的借口。
不待朝廷批准,曾氏便自行决定离开湘勇前敌总指挥部,直接回家守孝。
离职之前,曾国藩对江西军事作出粗率安排:将自己所统的外江水师十五营、内湖水师八营,交付郧阳镇总兵(提督衔)杨岳斌总统,由广东惠潮嘉道道员彭玉麟协助办理;江西水陆诸军及各省的援师,则交付西安将军福兴与江西巡抚文俊会商办理。
显然,这是个十分粗率的安排,很容易导致各方“扯麻纱”。原因是,杨岳斌、彭玉麟统领的湘勇水师属团练兵,福兴、文俊所统带的绿营则属于正规军,两者互相不能统辖。满洲贵族将军福兴、江西巡抚文俊,本来就不熟悉军务,他们连平日里和湘军之间的关系协调都很成问题,曾氏如此安排便匆促离职,将直接导致各方掣肘,湘勇与各军因内部无统一指挥而无法协同作战。太平军此时气焰正烈,江西官军本已左支右绌,此时再失去强有力的统一调度,随时可能决裂,后果不堪设想。
左宗棠在长沙闻知曾父去世,当即预感到不妙,他推想事情发展的可能,不外曾国藩申请丁忧,朝廷不予批准。因此,一开始他在与朋友通信时,这样平静地预测:
涤公此时想已闻讣,当时事艰危至极之日,恐未能以丁忧谢兵柄,庙堂亦未必许之,然而苦矣。
意思是说,我猜想曾国藩老兄现在已经接到父亲去世的讣告了,现在全国军事全面告急,他应该不会有以守父孝的名义辞去兵权的想法,即使有,朝廷也不一定会同意。但不管是哪种结果,困难都摆在那里。
但当左宗棠在长沙得知,曾国藩未经朝廷批准,便已抛弃前线自行归家守孝,他的心猛然“咯噔”了一下,内心失重,诧异莫名。原本的担忧跟同情,瞬间换成了失望与愤怒的情绪。
左氏给湖南巡抚衙门旗下的团练首领、自己直接指挥的属下刘腾鸿去信,首次发表了对曾氏此举的看法:
涤公不俟朝命,遽戴星而归,弟力陈其不可,然事已无及。闻颇有见怪之意,则只可听之。平常无事时,督抚在任丁忧,尚需候旨,始能交卸,岂少司马视师,其责任更轻于平时督抚耶。
意思是说,曾国藩老兄不待朝廷批准,就马不停蹄回家守孝,我事前竭力阻止他回来,但眼下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我也无能为力了。听说曾老兄对于我阻止他已经见怪了,那就让他见怪好了。我的意见是,作为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即使在天下太平时回家守孝,也需要等到朝廷批准,才能够动身。曾老兄以少司马的官职在江西统帅军事,难道他在前线承担的军事责任,比太平时世里的总督、巡抚还要轻吗?
左宗棠的态度很明确,曾国藩不等朝廷批准就擅自归家守父孝,做法肯定不对。因为即使是太平时世,作为省部级别的高官归家守父孝,都需要得到朝廷批准,办理好权力交接手续,才能从容离开职位。如今前线十万火急,正需要主帅尽心竭力救急,而不是撂挑子走人。
如果说,咸丰皇帝不授予地方实权,弄得曾国藩经常怒火攻心,那段日子,左宗棠忧虑全国军事,也同样开始变得寝食难安了。左宗棠没去想是皇帝的问题,而将责任一股脑儿全堆在曾国藩头上。
为了让曾国藩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尽快回心转意,以挽回艰难时局,他抓紧时间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书信,对曾国藩近日的举动,从观念到做法都作了基本的否定。
这封信火药味之浓,隔着纸张,百年后仍能闻到。
左宗棠为什么用语要如此生猛?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五年来,左宗棠以“军政秘书”代湖南巡抚主持全省军事,已经自觉地以“湖南巡抚”的身份来跟曾国藩交流对话了。二是前面这些年,左氏在曾国藩面前已经习惯了真话直说。他大概没有想过,当面批评人,与写成文字责备人,予人的观感会有较大不同。他更不觉得这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对,所以在去信两天后,他想到有些话还没说完,又追加了一封信。
连去两信,均石沉大海,没有接到曾国藩的回信。在等待回信的漫长一年多里,左宗棠内心已近抓狂,他明显感到曾国藩在负气了。
曾国藩方面呢?事实上比左宗棠更惨。他已经被左宗棠批评得患上了失眠症,整天整夜地合不上眼。
曾国藩选择沉默,一年内不回应左宗棠的批评指责。
曾国藩之所以不回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左宗棠质疑、批评、指责自己的观点,都立论稳正,曾国藩读完之后,无法在逻辑上予以否定,当然也就无从借助文字来反驳。也就是说,向来擅长文章的大手笔,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回信了。
为什么左宗棠的一封书信,杀伤力竟然如此之大?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左宗棠其人刚正不阿,敢作敢当,在湖南文化界的名声不错,曾国藩内心也认同他是一个正人君子。被来自民间的正人君子责骂,能摧垮一个人自信的心理防线。
二是左宗棠在湖南士林的朋友圈影响力大,他不但自己写信来批评,而且还“组团”他人来一起指责,他要湖南巡抚衙门幕僚吴南屏、丁秩臣也给曾国藩写信来谈与自己一样的意见,这让曾国藩在湖南文化界四面楚歌、颜面尽失,待在老家如坐针毡,真是情何以堪。
三是左宗棠整封书信用词十分激烈,语气近乎峻刻,而逻辑严谨、气势如虹,句句像是直接往当事人的心脏上扎刀子。
左宗棠这封信的直接后果,让曾、左第一次“断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