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漂几年,才懂去“国博”相亲?
在北京,似乎一切娱乐是明码标价的。逛集市是还没开始购物就要白掏几十元的入场门票,温泉馆里的搓澡和自助餐,还得在门票的基础上再刷手牌累计付费。
当帝都出现了一个不收门票钱的去处,便天然地撩拨起无数年轻人的神经——中国国家博物馆。
曾经你以为博物馆是历史发烧友的专属,如今这里沉重的学术和历史感反倒搭建成一处尚未被都市生活侵袭的世外桃源,多少年轻人躲在免费进的国博里,只想放空大脑,当一天无所事事的游客。
“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个博物馆,它里面是一整套的北京生活方式。”
中产有车有闲才能抵达的郊区徒步和溯溪,年轻人乘着地铁反向直抵京城核心的二环里,在国家博物馆里就能完成一场酣畅淋漓的两万步徒步。
因为这里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你一边在精神上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另一边在肉体上完成了运动健身的双向闭环。
图源@小鬼的公主
同龄人还在挤破脑袋地涌进雍和宫和潭柘寺,另一批年轻人早就开始把国家博物馆当成精神庇护所。“这里的菩萨展品只是作为文物被人群围观,玄学层面上尚未被世人叨扰,也许能更快一点‘受理’你的祈愿。”
国博甚至成为了一些年轻人秘而不宣的“相亲角”。“因为展厅里灯光昏暗,就算和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也没有心理压力。不管你对TA是一见钟情还是不大满意,都能假装在认真观展,掩饰自己的表情。”
图源@pingu
在冬天,去室内是自己的保命底线,而在北京,不花钱免费进的地方才是优选。
年轻人终于在被一波波所谓的潮流生活方式掏空钱包后幡然醒悟——网红打卡的尽头是逛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才是北京性价比最高的游玩方式鼻祖。
在北京,最真挚的情谊不是送多大的礼、请多贵的饭,而是有人帮你蹲守到了永远显示“已约满”的国博门票。
这里存在着绝对公平,不拼物质基础和人脉,免费门票就在那,平等地接待每一个年轻人,“只要你手速够快。”
如果说门票的稀缺,还不足以证明国博在年轻人中的出圈,在体验感上,它已经被推升到北京吃喝玩乐松弛链的顶端。
当北京的出游方式已经变成,在塑料感装修的网红店铺走马观花地打卡一番,视觉疲劳的年轻人,在国家博物馆洗洗眼睛,才终于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一眼万年。
孝端皇后凤冠的展位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谁都想站在玻璃展柜后,留下一张借位戴上凤冠的照片。
古代钱币展的一整面墙,贴满了从古至今、金灿灿的货币式样,所有在这里合影的年轻人,个个姿势统一,双臂张开,因为寓意着“八方来财”。
图源@二毛毛��
在国博宇宙里,空间和时间都模糊了边界,你能听到和朋友走散的年轻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呼唤彼此——
“你在哪,我在汉朝。”
“我还在秦朝。”
因为面积之大,展览之多,即便抢上了门票,入场时间也有讲究,很多网友建议,“一定要预约上午进场,不然根本逛不完。”
27岁的天津姑娘小春说,逛国博就像是梦回小学郊游。“国博里B1楼、二楼、四楼都有餐饮区,而且除了自热火锅之类有危险性的食品,很多种类的食品都能带进去。”
到了冬天,国博里售卖的咖啡、简餐、火腿肠就会略显冰凉,把中国口味刻进DNA的年轻人开始背上一兜子鸭货、柿饼、黄桃罐头等零食入场。还有人真的听劝,把热腾腾的汉堡、家里炒的盒饭、甚至是卷饼装进了行囊,“真的逛不完,所以得带够干粮,不能饿着自己。”
图源@H_XX
年轻人早已把逛国博,当做都市快节奏生活中的好梦一日游。在排队安检时你就能看见,他们提着奶茶袋子,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在成为今日份抢到国博门票的3万名幸运儿之一之后,再疲惫的打工人也能重新回血,只想在朋友圈里带着炫耀的口气发一句,“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了我身上。”
当代年轻人逛商场直奔B1层已经形成肌肉记忆,而当你在为进入国博前做攻略时,网友们的赛博谆谆教诲也都在指向:参观国博的第一站,也应该是直奔地下一层。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其他楼层还偶尔会出现收费的限定专题展览,而地下一整层的展览叫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多少年来都是免费随便逛的。
参观顺序似乎奠定了这里的游玩基调,国博开始被一些年轻人奉为了北京最好买的购物地。
你能看到二楼的文创专卖区,结账的队伍总是能排出好几米;分散在馆内各处的文创售卖点,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比原型文物的展柜还要火爆。
时尚的尽头,是老祖宗的审美。乾隆时期的桃花洞釉灯笼瓶,在两百多年后被缩小成迷你版文创,人称“多巴胺花瓶”,鲜艳的配色还被印在了咖啡随行杯和香薰机上。
血脉觉醒、爱上戴手串的年轻人,居然选择把国博当成他们入坑的第一站。“这里的性价比直逼潘家园,寓意堪比雍和宫。如意锁和祥云造型饰品又喜庆又时髦,还想要玄学加持的,带着去雍和宫开次光,也能做到一样的效果。”
不是LV、迪奥买不起,而是“国博老花”更有性价比。印有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舞人动物纹锦”的水桶包、托特包,是一百多元随你挑。
甚至有人声称,打算把结婚所需的三金、五金、用国博文创来代替。
在商场线下店铺受尽委屈,年轻人开始把国博文创逛成了批发进货,“那是一种只要我喜欢,就全都买得起的爽感。”
被消费主义PUA怕了的年轻人,在国博得到了脚踏实地的消费观洗礼。
半个月前,95后北漂胡萝北第一次去国博,他形容,在肉体上,这是一场堪称徒步的苦旅。“我第一次在北京看到没人带着电脑的地方,你已经忙着走走停停的参观,没有任何其余的精力再去理会其他的事情。”
这届年轻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总是精神紧绷,只有进入了国博,瞬间钝感力十足,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
“展厅里禁止使用充电宝,这相当于变相让你在几小时里能远离手机消息的打扰。”
休闲娱乐的本质回归了最原始的状态,没有电子设备的打搅和现实世界的生存困扰,在国博里你要么租借解说器或是乖乖跟着向导,要么一切全凭想象。
年轻人开始给一些造型和表情独特可爱的文物,起名为“国博显眼包”,实则是在真情实感的共情,“如果我也能和这些雕像似的,总是没烦恼地傻笑就好了。”
有人调侃起乾隆皇帝,“领导的审美也不过如此,总是大红大绿,一点也不如偏好马卡龙色的雍正皇帝时髦。”
图源@hqtt
唐朝的绿釉陶男俑,甚至被做成了职场表情包,一唱一和的神态被P上了“好好好您说的都对”“谢邀”的独白。
图源@Michelll
每个展厅里的展品,都被解读成“看起来很快乐”的样子,在一些年轻人眼里,国家博物馆也或许是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全程游览之后,正值晚霞时分,很多人会在门口的24根巨型方柱前驻足,拍下一张难得能让网友和长辈同时满意的照片。
图源@铃兰的璎珞铺子
还有人说,“国家级的打卡地,是能量场最正的地方,在这多呆一会,没准能给我转转运。”
在北京的各个角落,疲惫的背后总是暗藏深意。有人在环球影城里突然掏出电脑加班,满面愁容,有人在朋友组局的剧本杀爱情线里自我代入而失声痛哭——然而在国博里,肉眼可见的一脸疲态,只会是因为逛累了。
国家博物馆的咖啡区里,没人在吐槽着升职加薪的困扰,也没有上千万生意的炫耀,你只会看到展区逛累了之后,来到休息区自在放空的脸庞。
似乎什么样的郊区露营度假,都比不上国博里的沉浸式避世。
Ending:
想像中的北京生活,是后海遛弯,前门饮咖,在胡同里的文艺小店不计价格地买下心仪的唱片。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这样的生活成本得有多高。
北京的寒潮,让打卡颐和园和恭王府的人瑟瑟发抖,扭身钻进了打车开车都不方便、只能地铁直达大门口的国家博物馆。
马尔泰若曦和还珠格格们再也不用把暖宝宝藏遍全身,轻松体面地在康熙、乾隆画像前留下踱步徘徊的倩影;新中式穿搭达人和知识分子风在这里都能被统称为体面、抬气质的“国博穿搭”。
图源@每天吃八顿土豆
“年轻人不仅能拍出大片,还能来蹭蹭老祖宗的真才实学和珠光宝气。”
胡萝北说,那一次参观国博是把入场时间约在了下午,他并没有把所有展览看全,之后打算时常去刷刷官方小程序里的门票,把国博列为自己定期的周末娱乐方式。“睡个懒觉,整个下午在国博里闲逛,一分钱不花就能充实度过一天。”
“虽然这里是个博物馆,但我更想把它当作在北京生活的地堡。”
【今日话题】
你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吗?
三联生活实验室原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