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死亡教育课老师带学生旁观殡葬流程: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负责上述课程的山大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系副教授王云岭11月8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组织学生前往殡仪馆参观,目的是希望通过现实接触,让学生把课上的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内心。
“虽然课程名叫死亡教育,但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再反过来对事业、人生、社会有更丰富成熟的认知,更大意义上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王云岭说。
“我们先旁观了整个殡葬的流程,然后参观了遗体告别、遗体火化,还有法医尸检处,最后还看了‘生命之路’和骨灰寄存室。其间,如果有学生觉得心理接受不了,可以随时退出。”11月8日,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孙庆宇向澎湃新闻介绍了此次死亡教育课的实践内容,这是他第一次在殡仪馆感受殡葬流程。
“当时心情并没有多么沉重,相反觉得我能拥有现在的生活是很幸运的,还有,要对还在世的亲人更好一些。”孙庆宇说。
“挺期待跟老师去殡仪馆上这课。”临床医学专业另一名大二学生赵晓涵11月4日那天正好有课,但表示会等到10日第二次组织时再报名参加。
这门“死亡教育课”属于学校的选修课,占两个学分。赵晓涵说,平时这门课程需要在线观看教师布置的视频,之后以小组形式完成视频后的学习任务单,并在每两周一次的见面课上展示讨论成果。“见面课前,老师会测试视频里的知识点。”
“课上会讲到人死的时候会怎么样、死亡的方式,还有该如何对待生活、如何面对亲人的去世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许琪(化名)告诉澎湃新闻,“我觉得需要生死教育这样的课程帮助我们去全面认识死亡。”
“医学生要经常跟生死打交道,这门课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还有个人的心理发展都很有意义。”孙庆宇说。
许琪也认为,家人平时对于死亡的话题基本避而不谈,然而,带领学生树立生死观的课程很有必要,“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出于想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选修这门课,但上完课后他们的收获比预料的要多得多”。
发起教师: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王云岭告诉澎湃新闻,其在2006年发现一些学生对解剖课感到恐惧,他就在山东大学开设了这门“死亡教育课”。
当时,这门课一直以传统的课堂方式讲授,只对校内基础医学院的学生以选修课方式开放。直到2014年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王云岭引进了“翻转课堂”新模式,次年,这门课被制作成视频在慕课等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向全校学生开放,并成为第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一。
“这是大班选修课,一个班有120人。无论课堂上怎么讨论,始终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真正能让学生内心产生触动的是社会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的事。”课程上线后,传统大班教学的授课形式,促使王云岭不断思考教学效果中的不足。
此后,他也从文献和媒体上了解到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都有课外生命教育的体验活动。2017年,济南莲花山殡仪馆的驻馆社工找到他,希望校内外共同合作,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于是在2017年12月,王云岭第一次尝试带本校学生来到殡仪馆上课,今年11月4日是第二次。
“死亡是生命的必要组成,如果这一认知能深深融入临床医学的学生心中,他们将来在职业生涯中能更客观地看待病人的去世。”王云岭表示,医生在面对病人去世时内心的挫败感非常强,这门课程能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调整心态。
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和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王云岭发现,普及这门“死亡教育课”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对死亡、事业、社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做出更合理的人生规划。“课程名称虽然叫‘死亡教育’,但实际是‘名为谈死,实为论生’,是以生死学为取向的生命教育。”
“我最初想把它作为通识课在学校里开,但是学校拒绝了。2006年的时候还比较保守。”王云岭说,“现在学校非常支持,我在建设线上课程的时候,是学校出经费拍视频的。”
他表示,如今社会对死亡教育的理解和包容度越来越高,而且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广州大学等学校都开设了类似课程,“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诸如参观墓地、去安宁疗护病房照顾终末期病人等生命教育的形式,正逐步教学实践,这说明学界也已认识到开设这类生命课程的重要意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