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中华艺术宫看邱瑞敏吴慧明的60年“同道”与艺术研究
11月9日,“同道——邱瑞敏、吴慧明艺术研究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对外展出,这也是继去年这对艺术家伉俪捐赠展后,中华艺术宫为他们举行的又一次大展,此次展览落点为“研究”,整体呈现邱瑞敏和吴慧明从艺六十年的艺术成就,作品按时间顺序陈列,展出两人代表性的油画和雕塑作品以及素描、速写、水粉、水彩等,共展出作品170余件。
邱瑞敏、吴慧明年轻时的工作照“同道——邱瑞敏、吴慧明艺术研究展”开幕式合影回忆60年的艺术生涯,邱瑞敏感慨:“1959年3月5日,就读上海美专开启了我们的艺术历程,我们的经历也许可以代表一代艺术家的历程。艺术家在完成作品的时候,其实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通过展览,与观众一起完成才有价值。60年来,我们不断有老师的指导,吴大羽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躯体是次要的、精神才能永恒’,周碧初如同慈父,俞云阶如同‘突击队’似的对我们的绘画作品严格要求。”在感谢了师友后,邱瑞敏还特地感谢了自己的女儿,对于父母都是艺术家的理解。
邱瑞敏,《苦研》,油画,168x156cm,1984年去年9月,邱瑞敏、吴慧明夫妇无偿向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捐赠了百件各个时期创作的绘画、雕塑原作。此次展览便包含了大部分捐赠作品,以及中国美术馆、上海油雕院等机构的收藏作品。如果说去年是捐赠作品的展示,今年的这是对于邱瑞敏、吴慧明历年创作作品的研究。这正如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李胜在开幕式上所言:“中华艺术宫要通过研究、展览利用好捐赠作品。”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特别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提到了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展览动线:“穿过展厅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思想的变迁,邱瑞敏、吴慧明60年的从艺经历可以看出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艺术风格与样式的变化。通过不同时期风格的变化,也可以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展览现场邱瑞敏、吴慧明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他们夫妇二人同年同月生,毕业同一个学校,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一起同行。他们的同行也与时代进程和改革的步伐相连。
作为油画家,邱瑞敏从写实性的主题创作到中国文化的意向再造,始终坚持着油画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探索。在艺评人尚辉看来,邱瑞敏试图通过瑰丽变幻的色彩和厚重粗朴的笔触,赋予其粗犷、浑厚、诡谲、浪漫和神奇的表现性特质。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他注重强烈色彩的想象与夸张的时期,那么2000年以来,他则相对抑制了这种色彩的跳跃,而着眼在深灰的色调中进行内在结构的发掘与完型,从而达到对绘画造型语言的自由驾驭。
邱瑞敏,《陕北老农》,油画,63X54cm,1969年而在油画家之外,邱瑞敏还曾担任上海油雕院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发来的贺信中提到了邱瑞敏的不同身份:
“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沪上绘画雕塑高潮迭起,既响时代劲歌,又蕴沪上新曲,你们是立潮头的代表。那时候,上海油雕院曾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创作单位,后来在你的坚守和领导下,上海油雕院持续地发挥着创造的活力。上大美院的创立与发展,也都凝聚着你的心血。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你是一位横贯上海美术创作与教育、影响都市创造与社会美育的引领者。”
在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中,邱瑞敏的体悟却平淡而有深意,“绘画艺术是一种心灵升华的视觉体验,绘画的不断创新是每个画家为之奋斗终身的历程。每一次创作的过程意味着一次新的实验、一次新的感悟、一次新的发现,并非过去的简单重复。”
邱瑞敏的夫人,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雕塑家之一的吴慧明,她的作品表达了特定时代下女性艺术家的视野,视角追寻着中国雕塑的现代性发展。从传统具象雕塑到变异重构的具象雕塑,这之间自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吴慧明,《珂珂》,石膏,32x18x17cm,1978年 吴慧明,《1+1=3》,玻璃钢,2003年,80X70X55cm面对艺评人的评价,吴慧明却显示出中国女性的谦虚,“我们都无不庆幸,比起我们的前辈来我们真算是赶上了好时代。” 吴慧明说。
吴慧明,《山水》,玻璃钢,100x85x48cm,1991年作为“同道”的邱瑞敏和吴慧明,有着怎样创作内外的故事。“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展览前专访了邱瑞敏,听他讲述“同道中人”。
邱瑞敏和吴慧明在周碧初老师家中专访邱瑞敏: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要有高超的技艺和思想的表达
澎湃新闻:您和夫人在艺术道路上已经走了六十余年,与时代同行。您觉得作为艺术家,与时代会有怎样的互动?时代对您是否有影响?
邱瑞敏:我们学校毕业后(1961年中专毕业,升入本科油画系学习,1965年毕业)进入油画雕塑院,进行创作,我画油画,她做雕塑。在那个阶段,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是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历史题材。所以我们早期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在国外看来,我们的风格很类似的,像一个人画的。
邱瑞敏,《战士》,炭笔, 41X46cm,1977年改革开放,我们走出国门,到美国的学习。西方人就觉得我们的基本功很扎实,因为我们都是科班出身。所以在我们当时所就读纽约浦拉特学院,他们的院长退休了,就邀请我画一幅油画,邀请我太太做一件雕塑头像放在院长办公室里。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艺术家可以画得很准很像很真实,这就是当时中国艺术家给西方人的印象。
邱瑞敏,《文工团演员》,油画,69x90cm,1979年相对而言,艺术家的个性比较缺乏,在美国以及以后的阶段我们在艺术上不断在做的就是自己在摸索,发展自己的风格。到了当下,我们也看到中国如今的艺术状态是百花齐放,各种风格形式都有。
邱瑞敏,《巴比松一角》,41X53cm,布上油画,2007年对我来说,我们以前老师是有俄罗斯学派的,也有1920年代从法国留学回来的老师,所以我基因里面应该是两边都有,早年的俄罗斯学派合适表现历史题材。后来自己发挥开始走比较意象绘画的道路,重视对对象的感受,或者是自己的情感的流露,表现上更加奔放。吴慧明以前也一样,她的《哈萨克斯坦民兵》,很写实的,有做了好多很写实的雕塑。后来她通过学习西方绘画,又看了大同云冈石窟等中国古代雕塑,从而造型更加简练,强调雕塑的体积感,强调外形的张力与力度,而不完全做写实雕塑和具体塑造。可以说时代在开始变,我们每个人都在变,或者说时代在发展,我们也都在发展。
正在做雕塑的吴慧明澎湃新闻: 这个过程中哪些东西是一以贯之的?一直保持的?
邱瑞敏:作为艺术家来说,作品要流露自己的情感,我们对事物感受的表达是不变的。每个人如何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但是表现手法可能不同,精神还是统一的,总是追求真善美。艺术家可以很写实,表达现实的美;可以很抽象,形式感很强,也是美的。但无论如何表达真善美的情感是不会变的。
吴慧明,《欢乐大地》玻璃钢 1985年 120x90x70cm 全国第六届美展(荣获华东地区优秀奖)澎湃新闻: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苏联、法国的影响,再到美国学习西方的理念,回头到中国,从古代雕塑中发现元素。中西艺术观念是如何在你们作品中流露和表达的?
邱瑞敏:其实不管西方中方,大原理是一样的。俄罗斯也是学法国传统留下来的,中国的艺术规律也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的文化强调意境,是宏观的、内在的表达。西方绘画比较客观的,重视表现个体的,这是一些差异。
中国的“意境”两字很难翻译,其中包含的内涵很大。东方和西方的语言有所不同。中国的绘画的留白是给人想象,西方不留白,全部表现到位。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差异。中国用线、西方用面来表达,也这是不同。但又都相互影响,西方可以说是吸收东方的东西,比如马蒂斯。我看现在很多国画都像西洋画,构图是方的,画得很满的,也是一个过程,互相影响。
邱瑞敏,《山村小路》,油画 2001年 28x36cm但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要有高超的技艺和思想的表达,而不完全是形式上的追求。比如,我们中国人像石涛说的,从有法到无法。开始用法则来束缚你,最后要无法无天,但“法”在其中的。西方说“进卢浮、出卢浮”也是相似的意思进入卢浮宫就是要学习经典传统的东西,走出卢浮宫就是变成自己的东西。艺术的发展规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我在美国的时候,他们的教授也说,美国太强调个性,基础弱了。而中国强调基础,个性弱了,怎么掌握有个“度”,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掌握艺术规律,规律是一样的。
邱瑞敏,《江南民居》,油画,2010年澎湃新闻:两个特别重要的时期,一个是油雕院的时期,后来到了上大美院。一个是创作者和艺术家为主,一个加上了教育这的身份。包括你自己的创作,你在美国学习的那些感悟,你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
邱瑞敏:油雕院和上大美院,我是兼顾的,同时创作不断进行。到上大美院,我感到我和学生说,你们在学校里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是过来人,你基础不打好,你将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在上大美院指导学生澎湃新闻:您与夫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单位,一同到底,但二位的艺术领域又是不同的。你们在艺术追求方面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会有怎样的互动?
邱瑞敏:相同之处,我们接受的教育大致是一样的。但我们个性不同,她做雕塑比较粗犷一点,强烈一点。她画的素描比我的力度大一些。有时我们会合作一件作品。在合作过程中也是相互的一个探讨。有时候会有不同意见,会争吵,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艺术家的个性都很强烈的。她的作品出来我是第一个观众,我的作品出来她也是第一个观众。会提很多不同意见,共同提高。艺术家的心理是相通的。
家人合影澎湃新闻:此次展览强调“研究”。展览中怎么体现“研究”?
邱瑞敏:去年的捐赠展是零碎的,这次是比较系统的,我们把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贯穿起来,有的作品是借来的,如油雕院的历史画创作,同时有一些复制品的作品,可以系统地看到我们艺术发展的轨迹,也可以说是研究我们这一代人的艺术发展的轨迹。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和现在、过去的人都不一样,因为历史环境、文化氛围不同,产生的作品也不一样。可以通过我们研究解放以后培养的这一代人怎么走过来的,艺术怎么发展、传承。我们觉得我们传承了上一代艺术家丰富的养料,下一代又该怎么延续,可以说很有研究价值。
邱瑞敏和俞云阶注:“同道——邱瑞敏、吴慧明艺术研究展”将展出至2019年2月28日,本文图片均为中华艺术宫提供
感谢杨佳怡对本文的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