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乾隆盛世,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盛世
历史上的1793年,法国大革命走向了高潮,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当时美国的首都费城宣誓连任总统,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如火如荼。
这一年的中国,乾隆皇帝忙于庆祝自己的82岁生日,并亲自撰写了《十全记》,叙述了他一生所打的十场大胜仗。他还从新疆精选了和田玉,并刻上自诩的称号“十全老人”。
乾隆十分骄傲地认为他是千古第一皇帝,超越了他的父亲雍正、祖父康熙,超越了他的偶像唐太宗,甚至超越了儒家传说中的圣人尧舜。
乾隆骑射图 局部 郎世宁
不得不说,乾隆并非自大狂妄,他的自信是有底气的。
首先,乾隆时期的大清国正经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乾隆盛世”。
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但是中国历史上大的盛世并不多,我们熟知的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但是,“康雍乾盛世”在各个层面都超越了前者。
当时大清国的疆域是1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三个亿,占到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地位超过美国在今天世界上的地位,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当时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是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日本的九倍。
彼时的大清,国库充盈,四海臣服,周围小国都纷纷称臣进贡。王孙公主,都是外族通婚时的香饽饽。
同样也是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700人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当他们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期待的《马可·波罗游记》中非常富庶、遍地黄金、人人都穿绫罗绸缎的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天津,英国船队将变质的鸡鸭鹅扔到河里,好几十个人也不管会不会水就往水里跳去抢。
底层社会几乎见不到一个胖子,到处都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百姓,只有青菜、谷物可以勉强填满肚子,完全没有欧洲农民的烤肉、面包、牛奶和啤酒。
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绝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
除了物质的贫乏,更为严重的摧残是来自精神方面的,相对于18世纪的西方文明,乾隆时代是一个只有生存权却没有发展权的时代,是民众意志被压制得最萎靡的时代。
政府要给英国人找一个领航员,总兵就把当地的百姓全部抓来,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出发去天津。完全不顾这些悲惨的人正双膝跪地,苦苦哀求无法抛家弃子的痛苦。
在没有官员的场合,中国人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员出现,中国人的神情立刻就变得非常拘谨。
在历史学者张宏杰所作的《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一书中,作者用英国使者的所见所闻打破了我们一直以来对于乾隆盛世的幻梦——本质上,那其实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作者: 张宏杰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书系:华章大历史
出版年: 2022-8
作为一本通俗历史著作,张宏杰一方面以史学家的态度,向读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另一方面又以文学家的笔触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勾勒形象,既宏大又细腻,既易懂又充满趣味。
乾隆的“开挂”人生
张宏杰在《饥饿的盛世》书中回顾了乾隆的整个统治生涯,得出一个结论:乾隆皇帝是史上最幸运的皇帝。
乾隆25岁登基,爷爷与父亲历经70多年经营,已为他打下夯实的基业,他的即位可谓一帆风顺,也没有经历父辈“九龙夺嫡”的残酷内耗。
乾隆兢兢业业,成功消灭了导致历代王朝覆没的各种因素:横征暴敛、藩镇割据、外戚专权、后宫干政、宦官弄权、朋党之争……
即位初期,乾隆欣赏祖父康熙宽厚坦荡的行事风格,对雍正时期被治罪的叔叔伯伯们予以宽赦。他从轻处罚正在被查办的官员,对于被判刑的官员,他下旨不能株连家属亲友。凭此,他争取到了皇亲贵族与官僚集团的支持。
在处理与母亲关系的时候,乾隆在孝顺的同时绝对不允许太后越过政治界限,干预任何政事。他行事周密,早早杜绝了外戚专权以及宦官干政的可能。
他鉴于朋党之忧,大力起用与官场帮派没有关系的新人,以对父亲留下的两位重臣鄂尔泰、张廷玉朋党进行釜底抽薪。大胆提拔自己二十多岁的小舅子、也是能才的傅恒,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宰相”。后来,傅恒带兵平叛了大金川叛乱。
他深恶并打击腐败,严格禁止官场给上级送礼。
他勤政爱民,悯农重农,并始终如一。废寝忘食狠抓实抓农业生产,不遗余力投资水利等公共工程,切实保障救灾机制的有效运作。
乾隆还大规模推广引进的红薯、玉米两种农作物,当时的粮食生产得到了大幅提升,也给“人口爆炸”带来了基础。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国人口增至2.9696亿。
这虽非绝后,确属空前。在漫长的60多年统治中,他多次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农民的农业税,从而使自己成为中国历史上减免农民税款最多的皇帝。
在军事上,长达六年的平准大战的胜利,清朝的版图达到最大,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是清朝进入全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得不偿失的盛世”
乍看确实是一幅盛世繁华的景象,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么美好,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在作者张宏杰看来,乾隆盛世不过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大总结和大重复。不幸的是,这个盛世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盛世”。
18世纪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转折点,西方文明已经开始跑步前进,而乾隆统治下的清朝却更加专制。乾隆为了巩固大清帝国的统治,把民众关进了更严密的专制统治的笼子里。对所有的反抗都是严加镇压,不分首从,即行正法。
当时人口的空前增长虽说是乾隆的功绩之一,但也造成了一个尴尬,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即人口的几何增长,远超出了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乾隆年间的粮食总产量虽然创了历史最高,但根据有关学者计算,人均粮食产量却是最低。
这样的盛世其实是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饥饿盛世”。
人口压力导致社会动荡逐渐加剧,除了抗租抗税斗争之外,各省关于教案的汇报不断传来,让乾隆头痛不已。他意识到无论是百姓吃饱与否,总有大胆的刁民在做皇帝梦,给他心里添堵。
作者张宏杰提出了一种说法,乾隆十三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乾隆的统治理念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书中描述是因为挚爱的孝贤皇后去世和征大小金川的不顺利,使得他的性情大变。但是更多是因为他看清楚了世间的“真相”。
了解的民间动乱和与官员打交道多了,本来是儒家信徒的乾隆越来越笃信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韩非子指出,人人心中充满的都是自私自利之心,无论是君臣、父亲、还是朋友之间都一样。老百姓为皇帝所用不是因为他们尊敬感恩皇帝,而是恐惧皇帝的权势。
由此,乾隆对社会底层的控制由松转紧,对底层民众态度由宽转严。虽然在经济上对农民、特别是贫民慷慨大度,但是在政治权利上,他绝不允许农民有政治表达权。
文字狱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打压,在乾隆年间达到巅峰。康熙、雍正加一起也不过三十起,而乾隆一朝就制造了一百三十起文字狱。当时全国各地诬告之风大行。
我们熟知的由纪昀等编纂的《四库全书》,为乾隆文化兴盛之佐证。但实际上,整个编纂过程,亦是发现和消灭任何与皇权思想相左之观念的过程,一边编书一边毁书。
巨量珍贵图书被焚毁,随同消灭的是一个民族的大量记忆和文化积淀。
当地理大发现和启蒙运动所迸发出来的思想活力席卷整个欧洲时,乾隆正试图无所不用其极的控制人民的思想,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历史的倒退。
作者不禁感叹,乾隆时代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僵化的盛世,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乾隆时代的中国人,是“做稳了的奴隶”,只许有胃肠,不许有头脑。
皇帝的新衣
由胜而骄,由劳而逸,是人性不变的规律。乾隆晚年,是其统治生涯的另一个转折。
在《饥饿的盛世》中,作者指出皇帝的勤奋进取,经过官僚系统的层层传导,最后抵达到社会可能只剩百分之十。然而皇帝的松懈懒惰,却会被官僚系统层层放大,抵达到基层,会扩大十倍百倍。
晚年的乾隆办事力不从心,心态也飘飘然,不再战战兢兢,更加贪图享乐。早年他对给上级送“土特产”的行为下令严格禁止,自己也以身作则,不随便接受地方官员的贡品。到了晚年,他带头违反了自己订下的老规矩,公然索取贡礼。
于是,越来越多的封疆大吏把政务推到一边,集中精力为皇帝准备奢侈品。许多官衙终日歌舞升平、花天酒地。进贡热的另一个影响是官场上送礼之风的兴起。
“文玩第一人”乾隆的宝贝:粉彩镂空瓷瓶。后流落到了英国,在国际拍卖会上拍卖价格为5.5亿人民币,是中国最贵的陶瓷艺术品。
当时由和珅提议建立的以钱顶罪的“议罪银”制度,没有起到惩戒作用,变相地使得贪腐合法化,为犯罪提供了保护伞、“免死牌”。整个官场上行下效,腐败像死灰复燃的瘟疫再次滋生,迅速传播。
大量的资料证明,乾隆后期的官场无钱办不了事儿,腐败已经使得官僚体系烂到底了。滋养出和珅这样的大贪官也不足为奇。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礼部侍郎尹壮图打算揭穿皇帝新衣的真相,向乾隆直言“议罪银”制带来的贪污腐败和吏治废弛,结果乾隆气急败坏、一顿恼怒,他怎么能容忍有人对自己一手打造的盛世泼冷水呢。
乾隆决定和尹壮图打赌:大清的官员队伍到底基本上是好的,还是基本上是坏的;大清天下的仓库基本上是满的,还是到处都是亏空。
打了赌,乾隆同意尹壮图去地方查访,但是规定尹壮图每到一处,朝廷先五百里通知地方官。于是,尹壮图只好记录下自己被安排好看到的一切交差,也就是各处安居乐业,民商富庶。最终,乾隆在这场维护面子的斗争中“完胜”。
姑苏繁华图 局部 徐扬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事件里,乾隆暴露出了小鸡肚肠的一面,他特别增加了一条规定,即陪同尹壮图的官员可报销差旅费,但是尹壮图自己的费用自负。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再次回到1793年,当时英国使团给乾隆带来了大望远镜、气枪、马枪,甚至带来了战舰模型和热气球,但乾隆帝对此毫无兴趣。
正是乾隆皇帝表现出来的傲慢和自大让英国人最终放弃了与中国正常通商贸易的想法,转而寻求依靠鸦片和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乾隆死后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就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踏进了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近代历史。
作者:小C
原标题:《乾隆盛世,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盛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