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古代绘画你都看懂了吗?

2024-01-29 1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上古形神、鸟虫文字,到汉代的画像砖与石刻、六朝的山水画、唐代绘画的气韵、宋代的士大夫画与院画、元明写意、清代复古……我们都知道中国绘画艺术精妙绝伦,气象万千。但很多时候,我们想要透彻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美学,却常常无处下手,不知从何处开始。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本《古画微》,让国画大师黄宾虹用一本书带你走进中国绘画史。

黄宾虹先生在这本书中,依画史先后展开论述,从上古三代图画实物开始,阐述各个时代的代表性画家及其风格,讲述历代绘画之精意,并且梳理其中的脉络、画家的师承、风格的流变。全书见解独到,文字精审而见性情,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必读经典。

中国美术史学泰斗、山水画大师王伯敏评价《古画微》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简明中国绘画史”。更有学者对黄宾虹先生在《古画微》中所论画理给予“无人可及”的高度盛赞。

导读:

关于《古画微》的几个问题(节选)

作者:陈传席

“微”是精深、精微、奥秘的意思。“古画微”就是古代绘画的精意,或古代绘画的奥秘精微之意。《古画微》出版发行时的广告词中说“探抉唐、宋、元、明名画精意”就是这个意思。广告词发表在《艺观》杂志上,《艺观》由黄宾虹编辑,协助者是他的妻子宋若婴和亲人黄盎然等。所以,这段广告词有可能就是黄宾虹亲拟,至少是他完全赞同的,这是无疑的。

几乎所有研究《古画微》的学者和所有出版《古画微》的机构都一致说,《古画微》是一部“中国绘画史著作”“中国绘画通史”。其实这不是著作者的本意。

《说文解字》云:“微,隐行也。”段注又曰:“微,匿也。”著作者意在“探抉”隐匿在这些“名画”之内的“精意”,这里有更深刻的含义。所以,它不叫“古画史”,而叫“古画微”。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读《古画微》,首先要“解”著作者赋予它的“其中味”。

如前所述,一般学者和读者都说《古画微》实际上是一部短简的中国绘画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古画微》之《出版说明》中便说:“《古画微》,中国绘画史著作,黄宾虹撰。”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古画微》也说它是“中国绘画通史”。基本上是对的,但书名为“古画微”,意在探抉中国古代绘画之微妙精意,其主观性较之一般画史著者为强。但论述不能空言无依,所以作者依画史先后论述从上古到明清绘画之精意。因而画史之实,是必须通晓的。黄宾虹花费数十年时间,研究中国绘画史,当时是精通中国绘画史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他边研究边实践,他对传统绘画的内涵深意,更是深知的。他根据画史的先后论述中国历代绘画之精意,所以读者完全可以从中学习到画史知识。也就是说,它的确是一本绘画史著作,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探抉古代绘画精意和绘画史理论的著作。他在开始的《总论》中说:“兹为广辑旧闻,间附己意。”“己意”很关键,即他对绘画史的见解。比如,他论“两晋六朝”之画,说:“大抵两晋六朝之画,每多命意深远,造景奇崛。尤觉画外有情,与化同游。颇能不假准绳墨,全趋灵趣,此由得之天性,非学所能。”又云:“譬善相马者,常得之于牝牡骊黄之外,其以此也。”都是他对绘画和绘画史的理解。又如《唐吴道子画以气胜》本身就是画论,而非画史的标题。他说:“画者法既备矣,必求气至,气不足而未有能得其韵者。六法言气,必兼言韵者,此也。”《唐画南北两宗由气生韵》,这也是画论的口气,其末云:“究之,古人笔虽简而意工,后世画虽工而意索,此南北宗之所由分。故迅速而非粗率,细谨未为精深,观于此而可知唐画之可贵已。”

如《五代两宋之尚法》《南宋院画之废古》《开元人尚意之宋画》等,标题都是著者对绘画史研究的理解,内容更是如此。如云:“归于无笔不灵,无笔不趣。于宋法之外,又开生面焉。”“直使智者息心,力者丧气,非巧思力索可造也。”此皆古画之微也。

读者读此书,尤其是画家读此书,不仅能了解画史知识,更能知吾国古画之深意,尤能知道如何了解传统,如何应用传统,如何变化传统。黄宾虹作为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画家,向以功力深厚著称于世,他对传统的理解和叙说是常人所难及的。没得到大师熏陶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大师。后人不能入室亲受黄宾虹的教导,读了他的书,也就等于亲受教导了。所以,《古画微》一直受人重视,原因即在于此。

作为画史著作,黄宾虹的时代有其局限性,考古挖掘不及今天之全备,古代绘画的真伪和归属,不如今天辩论得精晰准确,甚至有很多画,他都没能见到。但黄宾虹所论之画理,仍然是无人可及的。而且他有承前启后的效果,后来很多理论和认识是从他那里来的,这是必须注意的。

可以看出,他提倡文人画,反对画工画。

因为画工画只重技术,而文人画却重诗意,重文化内涵。比如,他在论到燕文贵、燕穆之画时说:“已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焉。”谈到“开元人尚意之宋画”时云:“夫惟高士遁荒,握笔皆有尘外之想,因之用笔生,用力拙,有深义焉。”又云:“此殆进技于道,而天机自张。”“天真烂漫,脱尽俗气者,皆从诗文书翰中来,故能绝去笔墨畦径,萧然物外,而为寻常画史之所不可及。”

他反对作画无古法,无传统。他论南宋马远、夏圭画时说:“肆意水墨,任笔粗皴,不复师古,而画法几废。”论到“金石家之画”云:“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他更力主作画要有学识。在论“元季四家之写意画”时说:“可知熏染磋磨之益,增进学识,所关甚大也。”

《古画微》中,著者更多地谈到用笔用墨技法之奥妙。如论“开元人尚意之宋画”中有云 :“画法莫备于宋,至元搜抉其义蕴,洗发其精神,实处转松,奇中有淡,以意为之,而真趣乃出。”论“元季四家之写意画”云:“黄子久师法北苑,汰其繁皴,瘦其形体。”“至无一笔不从口含濡而出,故能色泽腻润。”又如在“明画尚简之笔”中,他选唐寅的话说 :“洗砚磨墨,以笔压开,饱浸水讫,然后蘸墨,则吸上匀畅。若先蘸笔而后蘸水,冲散不能感动。”然后他总结:“惟能善用笔墨,故其画法沉郁,风骨秀峭,刊落庸琐,务求深厚。”在论到“浙赣诸省名家之画”时,他说蓝瑛画“惟枯硬干燥,殊少苍润,难于入雅,不为世重。”又论道:“元季四家,始用干笔,而仲圭犹重墨法。作者贵知干湿互用之方焉。”

以上所论,非精通笔墨之道而又兼通画史者,不能道也。

在很多地方,黄宾虹又发表了他对古代绘画的独到见解。如“唐人楷法,非不精工,虽其遒美可观,而干禄字书既已通行,绝少晋贤潇洒自如之态。元画师唐,不袭唐人之貌,兼师北宋之法,笔墨相同,而各有变异。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不克臻此”。论黄子久,“其画纯以北苑为宗,而能化身立法,气清而质实,骨苍而神腴,淡而弥旨”。论陈继儒,“如陶元亮入远公社,意不在禅,小破俗耳。若色色相当,便与富翁俗僧无异。故其画皆在畦径之外”“其后学者,务为凄迷琐碎,至以华亭习尚,为世厌薄,不善效法之过也”。又论:“师石谷而不求石谷之所师,此清代画学日衰之由也。”“学者徒恃其稿本……而秀韵清姿,复不能及,流为匠气,致引石谷为戒,非石谷之过也。”“徒工其貌而遗其神,遂以宋元古画皆不足观,抑亦过矣。”论渐江画,“清灵之气,系从静悟来。”指摘石涛画,“粗疏简易,颇近狂怪,而不悖于理法。”《金陵八家之画》云:“所惜相传日久,积弊日滋,流为板滞甜俗,至人谓之‘纱灯派’,不为士林所见重,惜哉!”《金石家之画》云:“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

这些,也都不是单纯地介绍古画史,而是“古画微”。

【图书推荐】

书名:《黄宾虹极简中国绘画史:古画微》

作者:黄宾虹 著;邵军、王怀志 注译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原标题:《中国古代绘画你都看懂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