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读丨因为不走路,“附近”消失了
IC 图
周末午后,我决定走路去单位上班。确切地说,是加班。
这是我第一次走路上班。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午饭吃得太饱,时间又足够,就突发奇想,想看看从家里走到单位需要多长时间。实际走下来,3.2公里左右的路,走了42分钟,当中过了六七个红绿灯,几乎没有停顿。如果走走停停,看看野眼,可能要花个把小时。
一路畅行,走到单位,确实很爽。走到最后,全身热乎乎,又没到出汗的地步,有一种浑身通透的畅快感。这种畅快,喜欢运动的人并不陌生。
走路,肯定能促进血液循环,能否消耗脂肪,就要看走的程度了。设想一下,走路走得畅快,血液循环加速,全身血管畅通,通则不痛——仅仅只是这样想象,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据说,现代人所得的各种毛病,大多数与运动太少有关。所谓“运动”,其实最日常的无非就是走路,而这除了时间,几乎不需要其他成本。
《柳亚子传》的作者、苏州文史专家张明观老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因为工作原因,去年我多次跟他见面,见面也无非喝茶、闲聊。每次看到他,都感觉他比实际年龄要小不少。张老先生生活比较规律,每天除了读书写作,早中晚还要各走三次路。他曾对我说,原来体检时多少有些小毛小病,最近几年指标都很正常,他把目前的身体状态归功于走路。
如果觉得纯粹出于锻炼的走路比较“功利”,那么还可以把走路与“附近”联系起来,赋予其一点“诗意”。走路与附近密切相关,就像这次周末走路上班,没有这趟心血来潮的行走,我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圆通寺边上还有露天喝茶的地方,也不会注意到江厍路上有那么多修理店和美食店。“附近的消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走路的消失。人们不再用脚步丈量土地,而是改用了车轮。
本质上,车轮象征着速度和节奏。速度一快,节奏一快,你能看清的东西就开始减少,你与“附近”的联系也就趋于消散。高速之下,人们倾向于遗忘,世界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剪影。这家店你有印象,这棵树你可能见过,那边的公交站台似乎有些老旧……到处都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印象,而不是确切明晰的概念。这种状况,跟每天阅读一大堆碎片化信息类似,最后留在脑子里的也是一地鸡毛。
去年10月归国、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的人工智能专家金耀初教授,在英国工作期间,经常走路上下班。作为一个未遂的诗人,他在走路的时候,经常构思一些旧体诗,偶尔也在朋友圈发表。对于科学家来说,即使是“效率低下”的走路,也常能处于某种诗意的状态。
走路上下班,说起来容易,看上去也不难,但真正要做到经常走路上下班,其实还需要不少条件。具体到每个人,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家里到单位的距离不能太长,应该是一个前提。总体感觉,3公里左右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5公里以内勉强也能接受,超过5公里,所花时间就太长了,对于膝盖也未见得友好。至于上班期间经常要用车外出的,那就更是一种掣肘了。
对于生活在超快节奏中的人们而言,走路上班或者下班,可能是一种奢侈——就此而言,任何事情都讲究“效率”可能是走路的大敌。经常把“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或“时间就是生命”挂在嘴边的人,恐怕也不太乐意把时间花在走路上。但我还是想说,如果没有条件走路上下班,又或实在没有时间运动,那么每天多走几步路,既是可行的,也一定十分有益。
生命很悠长,我们也不该做效率永久的奴仆。那就不妨慢一点,多走几步路,哪怕走走停停也好。走走停停,也胜过静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