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歼-10首飞试飞员首次公开亮相,飞遍歼-10各型号

张玉清 于晓泉 黄书波/新华社
2018-11-08 06:24
澎湃防务 >
字号

新华社广州11月7日报道,“虽然因为年龄原因,我不能再飞上蓝天,但我还在为国家的航空工业、为空军的武器装备发展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7日在第十二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表示。

歼-10战机首飞20年后,这是首飞试飞员雷强第一次公开亮相。

曾任空军某试飞大队大队长的雷强,是歼-7C/D/E飞机的首飞小组成员,飞行过国内外22个机型,试飞了交付部队的战机200余架,培训外国飞行员60余名,累计飞行有人机3500小时、无人机2000小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

从二代机到三代机是一个大跨越,它所带来的是设计理念、作战方式的巨大变革,对试飞员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完成各种试飞任务,还要全程参与飞机的研制工作。

在雷强30多年的试飞生涯中,歼-10的首飞是最不寻常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第三代战机——歼-10。雷强作为试飞小组成员,从设计阶段介入一直到首飞。

曾任歼-10行政总指挥的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高倬表示,歼-10在立项研制时,定下三大目标:研制一款新型战机、创造一套创新研发体系、锻炼一支能研制跨代新机的创新型队伍。

“1990年,我第一次见到歼-10的模型。”雷强对歼-10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有腹部进气道的家伙像一匹“天马”,很有气势。

为了歼-10试飞,雷强赴国外学习培训。面对外国专家“中国有试飞员吗”的傲慢质疑,雷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把高难度飞行动作“‘眼镜蛇’机动”飞了44次,并攻克了小速度斤斗等一系列高难度试飞课目……

学成归国后不久,战友卢军在一次尾旋飞行中意外牺牲。此时,这项工程的首飞试飞员中,能够完成尾旋飞行的只剩下雷强一人。

1998年3月23日,中国歼-10战机首飞。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我国从此有了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机,我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力量建设从此走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按计划,我在近空绕行三圈就下来,但油量表显示充足,就申请能不能再飞一圈。”雷强说,经过指挥员同意,自己又做了一次通场后落地。这次飞行,他创造了出厂试飞史上的10项第一。

经过7年的试飞,雷强完成了歼-10的全部试飞课目。“我曾飞过歼-10A、歼-10B、歼-10C。”雷强表示。

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上,歼-10B战机加载矢量喷口飞行,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这次表演,歼-10B完美地做了5个国际公认的过失速机动动作,包括‘眼镜蛇’机动、‘榔头’机动、‘赫伯斯特’机动、‘大攻角滚转’和‘直升机’机动。”雷强表示,也就是说,歼-10B飞机具备了过失速机动能力。

他介绍,在空战中,加载矢量推力,有了过失速机动,战机可以在被动情况下很快转为主动。“歼-10目前是我国的主战飞机,其特点是轻、快、高,作为国土防空和攻防兼备使用,与国外的同代飞机相当,是国土防空的利器。”

作为目前中国空军战斗机试飞员队伍中年龄最大、飞行时间最长、参与试飞课目最多的资深试飞专家,雷强表示,过去几年飞一个型号,现在一年飞几个型号。“有幸参与并见证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腾飞,我很幸福。”

(原题为《歼-10首飞试飞员首次公开亮相 飞遍歼-10各型号》)

    责任编辑:王晓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