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政协委员姜雪峰:亟待建立不量化但系统化的科学教育体系
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在提案中表示,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与基金资助,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科研工作者全维度的参与,让学习者有机会真正沉浸在科学实践之中。
1月24日,澎湃科技获悉,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拟提交两份提案,建议建立针对教育和科研评价的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体系,以阻止教育与科研的内卷化倾向。
此外,他建议建立不量化,但系统化、辩证化的科学教育。
他表示,对全球百年诺奖的分析表明,美国的诺奖得主最高学位的专业化程度反而在下降。科学教育培养的是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累积。
教育内卷,科研内卷,怎么破?
无意义的内卷导致教育和科研资源浪费。
96分的成绩比95分成功,10篇文章发表就比8篇成功,影响因子50就比30要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姜雪峰问。
他在提案中表示,在过度量化、过度指标化的体系里,人们不再谦虚地进取,反而耗时耗力地内卷。当我们以单一分数量化评价,人们就对分数“钻营”。但不量化、不指标,又会失去评价的公平性与客观性,这仿佛成了悖论性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姜雪峰认为,多元化、多样化、多维化评价体系,是破除内卷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对教育评价、科研评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这样的评价才是“全息影像”,才能全面了解一个立体的人。
比如,评价一名学生,至少需要五个维度:除了学业,孩子与人互助相处的情商,经历挫折之后努力进步的逆商,社区社团的社会责任感,家庭家人的承担感等都应考虑在综合评价参数内。
对于科研方面的评价,姜雪峰表示,虽然很早就讲了破五唯,即打破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标准,但一些量化的评估反而加强了数据比较。
“我们本质上想从科学上获得什么?认知的体系、推演的逻辑、预判的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突破,就应该成为我们评价科学体系的集成性多维标准。”姜雪峰表示。
亟待建立不量化却系统化的科学教育体系
当下,一些STEM教育课程很火,但姜雪峰认为,完全没有抓住科学教育的精髓,一些人甚至没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技术与工程。
STEM教育被认为是结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多学科交叉教育模式。
姜雪峰援引一项针对上海1185名初中科学教师的调查结果称,一些科学教师并不能区分工程实践与科学实践,在设计和实施工程与科学相融合的项目时,整合度低。而在一项研究中,上海一些初高中科学教师与芝加哥的相关教师相比,对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程度低。
此外,一些学生实验课虽然名为“探究”,实则是“验证”。学生实验课少,真正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少。
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教育缺乏。很多人一生有80%以上的时间处于学校之外,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教育对于发展儿童和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探索求知的广阔空间十分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姜雪峰建议,在相关课程中,要让科学先回归兴趣和好玩,让科学立体化、真实化、具体化,激发兴趣、再引发思考。
姜雪峰强调,不能将科学虚构化、理想化。但目前课堂内外,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描述偏理想化、简化,多讲述客观的科学知识和成果,往往忽视科学发现的过程和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割裂,科学家往往成为了科学故事中的虚拟主人公,科学发现的故事成了奇闻轶事。
姜雪峰在提案中表示,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与基金资助,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科研工作者全维度的参与,让学习者有机会真正沉浸在科学实践之中。
此外,他建议,培养高质量专业科学教师,职前教师要接受科研训练,还要接受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相应训练。重新找回STEM的核心与精髓,而不是课程拼盘。在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培养STEM专才和提高所有人STEM素养并重。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9日,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决议,这是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该研究所的主要职能就是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从幼儿到成人各个阶段包容、公平、适切和优质的全民教育。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