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北京两会 | 北京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这些科技热点→
1月20日,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殷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务实,处处蕴含着发展信心,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都能找到共鸣。展望2024年的首都发展,大家表示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科技创新都有哪些感想和建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市人大代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李冬妮:
关键词:人工智能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数据、算力、算法、应用场景等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行业竞争力稳居全球第一方阵。她建议,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加大力量建设高质量应用场景和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依托北京市创新潜能和资源优势,结合政务、金融、医疗、文旅等优势领域打造示范场景。面向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将顺义等区域优势与天津、河北的制造底蕴相结合,建立京津冀场景建设与应用联合体,加快人工智能研发成果落地应用。
市人大代表、天融信科技集团董事长 李雪莹:
关键词:专精特新
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详实,展现了2023年北京在高质量发展上的成绩。在2024年重点工作中有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两项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发展,势必会进一步推动新动能发展。她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党建引领,让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抱团发展,从而迸发出更强的科创实力。
市人大代表、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宋婷婷:
关键词:数字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今年11个方面重点工作中,专门有一个方面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她认为,北京数字经济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今年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动能。北京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优势明显,包括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以及巨大的数字经济用户规模。规模的不断提升、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新业态。
市人大代表、91科技集团董事长 许泽玮:
关键词:科技人才、成果转化
关于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时的人才引进问题,他表示,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就是要保障好他们的生活需求;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他认为,如何界定科技成果的权属,这涉及划分科技成果比例的问题。完善相关政策规定,既鼓励科学家创业,又能让科研院所有所收益,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市人大代表、北京四环科宝制药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 张婉玉:
关键词:医药健康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药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她认为,在创新、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助力下,北京医药产业也会发挥“发动机”的作用,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北京药”的品牌受市场认可,行业也非常看好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潜力。
市人大代表、北汽福田董事长 常瑞: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北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氢能产业为例,最初一代的氢能源客车抗寒性能、续航里程、燃料电车发动机稳定性不尽如人意,但经过北京产学研用等各界攻关,氢能源客车逐渐摆脱了上述难题,可以实现零下30摄氏度极寒低温启动。他认为,北京科技创新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可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市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齐向东:
关键词:信息技术安全
在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并重视网络安全的保护尤为重要。他认为,北京正在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关村在传统的信息技术领域就有科技创新的优势,这一轮科技创新可以抓住数字技术创新的牛鼻子,推动北京的发展。
市政协委员、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傅志斌:
关键词:科技助力超大城市治理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对加强超大城市灾害预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建议,一是要开展城市灾害类型和破坏机理研究与技术装备研发。二是要建立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灾害监测探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管理综合体系。充分开发和利用智能科技,采用大地感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城市灾害智能预警应急处置系统等,以科技手段协助提升北京超大城市治理水平。
市政协委员、信和集团副主席 黄永光:
关键词:农业中关村创新发展
建设农业中关村,是北京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他建议,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农业中关村建设投入保障,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基础上,可以设立农业中关村专项债券,创建农业中关村发展专项基金或产业提升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农业科研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创新型企业。要落实企业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增加农业中关村相关的职称申报推荐通道,以成果转化与推广为导向,针对入驻企业量身定制职称评审标准。
市政协委员、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 李志起:
关键词:整合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近年来,北京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他建议,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联盟,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交易平台,提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成功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导向,鼓励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市政协委员、天使智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子强:
关键词:绿色低碳新能源
他建议,要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示范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在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5%、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新能源消费及能源技术创新发展高地。同时,加强前瞻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市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 陶匡淳:
关键词:营商环境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牢牢把握“开放”这条主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吸引境内外企业和人才共享发展红利是重中之重。他建议,相关部门出台跨境个人服务贸易发展相关指导目录,对跨境个人服务贸易等进行系统性指导,同时加强对跨境人才的服务,吸引更多人才来华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