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个抑郁者的自白信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低落、认知能力损害、活动迟缓、躯体症状和隐匿性抑郁症,以上是抑郁症的表现症状。《眼泪是最小的海》的导演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她将摄影机指向自身,借影像疗愈、自省。
一开始接触刘亭时,生怕问的问题会触碰到她内心的柔软处,采访提纲斟酌再斟酌,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刘亭会主动说自己的情绪状态。
她亲和地诉说着她生活状态的转变,在我看来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在与刘亭导演交流过后,深感这部具有社会价值和自我拯救的短片会对心灵有一种别样的意义,她作为摆渡人的角色指引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自己,走到我们的面前。
眼泪是最小的海
刘亭|31mins|2023
剧情简介:19年因原生家庭确诊中度抑郁。2021年,在多方面考虑下休学。将摄影机指向自身,记录日常、发病、咨询。本片主要借由申请休学期间和父亲的拉扯展开叩问、自省。精神障碍有时不过是正常路径的延伸,我们不是线的两端。
导演简介:刘亭,美院在读,抑郁亲历者。虽然会在室外感观过载,但是很爱参加各种沙龙。有一些刚学到某个术语就爱乱用的小毛小病。
作者阐述:自我暴露只是一个开始。一是借由影像疗愈、反省,二是以自我为样本,希望可以让大家更了解抑郁,抑郁症是如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家庭创伤、精神障碍以及自杀这都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它是社会事件。应区分好痛苦和病症,病症可以被感受,同样可以被认识,当精神分析成为解释工具,借助理性剖析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找寻人类苦难的范式,不至于陷入自恋(自我重复)的泥沼。
获奖情况:入围2023HiShorts!主竞赛纪录单元。
《眼泪是最小的海》片花
情绪闹情绪了
2021年,刘亭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精神困扰后决定休学。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她必须征得父母的知情同意,刘亭不得不给家人打电话。
面对原生家庭,对刘亭来说是很难的,她对于家庭没有安全感,因为抑郁的一部分因素来源于家庭,她试图重新思考痛苦源头与自己的关联,并探索自己情绪产生张力的原因。
通过创作这部短片,刘亭想为自己的情绪保留生活和病理的剖面,这让她有了自己内心的输出与表达。
刘亭说:“这个片子的素材我拍完之后放置了很久,等我的状态趋于平稳了,表达欲望渐渐就上升了,我需要一个输出口来整理自己思考的变化,我当时是崩溃的状态,现在又是平稳的状态,我也想知道自己到底经历了哪些思考。”
刘亭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父亲对她充满了过分的干预,威胁着烧掉自己的行李箱,限制人身自由,但目前刘亭的学费还需要家里垫付。
《眼泪是最小的海》剧照
刘亭说:“(HiShorts!)评委说在我的片子里看到了对父权的抵抗。我跟我父亲,父亲和他的父亲,都是一种对抗的关系,而我对父亲就是一边索取一边怨恨。他们好像爱我,但这个感觉又不是我想要的。
这样的也是爱吗?爱是具有暴力性的吗?他们教会我的这种相处方式,会让我觉得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会是我一生的课题,我该如何正确的沟通,健康的爱人?”
刘亭在片子中经常会间歇式的哭泣和难过,她似乎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无法自拔,父母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我很好奇她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所谓情绪的灰色地带是什么样的?短片里有很多的空镜头,它们并没有实际的内容,但充满了一种孤独的氛围感。
《眼泪是最小的海》剧照
刘亭说:“片中主观的空镜头代表着一种意象,我把空镜头放进去可以让观众看到我的世界,虽然影像素材看起来没有设计感,但也有它的味道。我想让观众感受到我的解离状态,与世界隔着一层膜,我的意识是存在于类似真空之中的感觉。比较遗憾的是,这是我在抑郁状态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点,但是短片好像没有呈现出来。”
“我想向世界展现抑郁症,剖析它如何改变我看待世界的一个角度,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到我的认知和世界本身的不同在哪里,是什么部分发生了错位呢?”
创作的推动力
刘亭除了短片创作,还会画小画或者是写一些观念性的文本,这都是她对于自我关照的一种方式。
前期她的作品有大量的死亡意象,那是因为刘亭处于焦虑的状态里世界变得黯淡无光了,但是到了后期画在呈现基调上越来越明亮,她喜欢用粉色装扮自己的画作。
刘亭说,在现实世界里过得不如意,想在创作上搞点温馨的、治愈一下自己。
刘亭的画
刘亭说:“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反复翻看素材,这个对于素材的梳理是最困难的。但我个人并不反感这种对于应激成因的再三重现,恰恰是这些痛苦能够使灵魂更加的厚重,对于世界的感受也不再泛泛。而且病了这么久,也有耐性了,知道如何去处理。”
最难的其实是前期拍摄,在拍摄之前刘亭想要把体内的发动机发动起来的,因为生病的原因它已经坏掉了。拿起相机,花了两个多月拍摄,后边被情绪影响,经常忘记要录东西。因为完全沉浸在那个情绪当中,别说拍摄了,活着都没有什么意义。还有就是硬件上的剪辑技术和编排了,不过她安慰自己多剪就会好的。
刘亭一开始就想好了要旁白,初剪的时候反馈说旁白太多了,还有很多激进的话语也不太合适,她不想怨天怨地。回归初心确实是想要自省,跳脱出当时发病的视角,透过第三视角也就是相机去看,重新认识那个时候的自己。
刘亭说:“就有一段大概潜台词也是对着自己说的,刘亭,你是不是想得太严重啦?是不是太敏感啦?你想的,你的需求和你的行动是一致的吗?他者的行为、他者的需求,有真的连接到你吗?那这个时候我就要去矫正我身体表达和接收的迷宫(自省就体现在这里吧我觉得)。还有就是前面是一些说明性的旁白,和抒情的旁白我都有,最早我还做过一个客家话版的demo,在那里念我写的诗,写的很烂。
《眼泪是最小的海》剧照
最后的旁白有一部分是对着观众的发声,抑郁症受到的偏见远比我想象的要大,它有一些美化 (比如都是心地很好,对他人和世界很在乎才会受伤)或者有一些盲目的浪漫叙事 (比如会以太宰治的私小说来带入这个痛苦的创作过程,由此说明精神病是艺术家的天赋),还有更多的误解:抑郁症就是闲的(确实十年前中国没有抑郁症,那是时代的原因,中国语境本来对于痛苦的表述太少了,这个也可以从“抑郁”在当下已经不仅是病理性的术语,而更多是成为社会状态常见形容词这一点看出,因为他没有其他词表达了,很多微妙的东西你只能包含在“我好抑郁”这个笼统的概念里)。
那么我想要片子对大众传递的基本共识就是痛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绝对的。”
对于刘亭来说这部作品的创作放置了大量的情绪,消解了很多坠入痛苦的感受。这部短片对于刘亭存在疗愈性的作用,做完这部片子后面也有动力去做别的事情,而且很多人都能在这种事情上起到疗愈作用,刘亭不是唯一一个拍自己的抑郁症患者,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整理情绪的出口。
刘亭说对于创作本身,一定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受到个人状态的影响。
在家庭中沟通探索
家庭中刘亭的处境不是一个人的困境,妈妈在家庭中与父亲的争吵不止不休,甚至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的争吵对她产生阴影。
妈妈在亲密关系中的退却试图缓和刘亭与父亲的沟通关系,而刘亭看到母亲在家庭中面临着与自己一样的处境。自己与父亲产生很多正面交锋,而反观母亲,她想帮助妈妈逃出所谓的囚笼,但也不知道妈妈的想法。
《眼泪是最小的海》剧照
刘亭说:“其实母亲在这个片子里面是隐身的,在短片中我打电话,我先打给妈妈,她是自愿退位让把电话给爸爸,她在家庭环境里面就是会退后。平时母亲跟父亲相处也是一直争吵,小时候他们打架,最凶的时刻会拿刀,我意识到母亲的退位,我就会想:是不是要拉她一把呢?但这显得我特别高高在上,好像我很清醒。这不是我想要的母女关系。开始我想替母亲做决定,但我不能够替她做,只能尊重她的价值取向。
其实我是支持他们两个离婚的,但如果她真的脱离了家庭,我能承担这个后果吗?我有能力帮她在社会上立足吗?我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她重新建立社会所需的技能和连接吗?对于目前的我和母亲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刘亭之后也计划能够以更温和的方式有一些母女关系上的探索:邀请母亲来广州一起“玩”,并在这一段时间内负担所需的全部费用。以多种方式让母亲参与到女儿所做的事情中来,鼓励母亲自主探索,以她自己的方式手段,身体力行去感受家庭以外的世界。刘亭也能够了解到母亲在“家人平安”以外的可能性。
刘亭说:“工作坊让我行动了起来,而且老师和伙伴们给的反馈也都很重要。参加工作坊一方面想做梳理,一方面也想看看别人的家庭。我片子里日记的部分有提到我对于家庭幸福的人会感到不平衡,那么通过这个工作坊,我变平和了吧,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总体来说是个正反馈的过程。”
《眼泪是最小的海》剧照
情绪的漩涡常浸泡着孤寂的灵魂,随即卷着朵朵浪花,而后海啸袭来。
这水不知道自己是福是祸,水用属于水的方式滋润着干涸的生灵,可这灵魂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爱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短片中找寻出答案。
谜面在此,家庭才是谜底。
讲述:刘亭丨撰稿:郭佳欣丨编辑:Alex丨排版:大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