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水》:人情,是人生最好的治愈

2024-01-24 16: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

读懂《宝水》,你就读懂了家乡。

作家乔叶出身乡土,却用尽半生逃离乡土。

然而,一次乡村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使其大为触动。她终于感受到家乡的呼唤,决定创作《宝水》。

她开始频频去山村走访,居住。

如此坚持七八年后,她终于完成了《宝水》的创作,也完成了“生命必要的回归”。

《宝水》出版即广受好评,更是荣获第11界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主人公地青萍的视角,将宝水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情往来,缓缓展现。

他们为小名小利摩擦不断,又默契地相互扶持,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之间名为“人情”的糊涂账,理不清也算不明,但其中的脉脉温情救赎了一个又一个彷徨的灵魂。

读完《宝水》,不禁感叹:

人情,是人生最好的治愈。

人情像光,照亮平淡的生活

丰子恺说:“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生活难免黯淡,但幸好,有人的地方,便有真情。

有真情的地方,便有眼底的微光。

书中,青萍在父亲、奶奶相继去世后,便被失眠症苦苦纠缠。

她偶然发现,在乡间病症会得到缓解。

恰逢朋友老原准备在老家宝水村开民宿,她便一同前去,帮忙照应,顺便修养。

看到刚安定下来的青萍,村长大英热情地招呼她去儿子家喝油茶。

路上,大英风风火火地婉拒了想上前打招呼的村民,称饭不能等,人能等,以后有的是机会唠。

儿媳妇给青萍盛了满满一大碗油茶,大英却只让给自己盛个碗底,称回家还要再吃。

知晓了大英特地陪她喝油茶的心意,青萍有些局促,三两口喝完,便和大英匆匆离开。

大英不以为意,笑她脸皮薄。

此后的日子,青萍浸润在村中人朴实真挚的人情往来里,逐渐融入其中。

出门散步,遇见村民便是一番寒暄,每个人的笑颜都舒展在看似没营养的话题中。

布置村史馆,大英在村中广播号召,一呼百应,大家爽快地捐出家里的老物件。

家家做生意,村民间难免为蝇头小利起摩擦,但遇到旅客损害村中利益,就蜂拥而至,同仇敌忾。

不知不觉中,青萍的失眠症得到缓解。

青萍静下心来发现,人情的温暖比比皆是。

可现实中,很多人总是抱怨,生活的乐趣寥寥无几。

我们应付千篇一律的工作,回避不大不小的矛盾,挨过逢场作戏的应酬。

结果,麻木不仁的心,再也寻不到一处柔软。

汪曾祺曾这样写:“人间如梦,我投入了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世界的爱,是匆匆出门时,邻居的一声问候;是忙碌一天后,同事宽慰的眼神;是散步走神时,陌生人的好意提醒。

生活不仅有一地鸡毛,还有点点温情。

人情像光,我们被其包裹,所以难以发觉;我们离光太近,所以才有影子。

做一个眼里有光的人,带着平淡生活中细碎的温度,安然走过漫长的岁月。

人情似水,包容人性的缺点

古语有云:“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人情的可贵在于,能够引导我们做个宽容的善者。

老原的爷爷为人宽厚。

九奶年轻时,昏倒在大雪天,被他所救。

他还亲手打磨了两根降龙木拐杖,一根送给大病初愈的九奶,另一根送给当时在原家做长工,腿脚不便的豆哥爷爷。

可惜后来时局动荡,老原爷爷因成分不好,被恩将仇报的豆哥父亲批斗致死。

原、豆两家的梁子就此结下。

此后,老原的父亲背负着恩怨离开宝水村,在城市安顿,却在临终前着魔一般,不断嘱咐老原回乡。

老原带着父亲的惦念,回村开了民宿。

家境本不富裕的豆哥豆嫂,总是通过青萍给民宿提供低价菜品,帮衬生意。

日子平静地度过,两家之间的坚冰下,暗地生出点点暖流。

一天,老原爷爷送给九奶的拐杖突然丢失。

九奶像一棵被掏空魂魄的老树,身体迅速衰弱。

她在短暂清醒时,找了个理由,半是逼迫地让老原去豆哥家拿酸菜。

豆哥、老原两人目光对视,各自压抑着五味杂陈的情绪,打了招呼。

回民宿路上,老原强忍住泪水,喃喃道:爷爷是否也吃过豆家酸菜?

不久,九奶到了弥留之际,她不停地念叨丢失的拐杖,村里人都手足无措。

豆哥匆匆赶来,将当年老原爷爷送给自己爷爷的拐杖,递到九奶手里。

九奶紧紧攥住这根历经岁月磨砺但依旧坚韧的拐杖,说:“没扔就好。”

豆哥与老原并排跪在九奶床前,哭成了泪人,温热的泪水融化了两人间最后一层薄冰。

看着和解的二人,九奶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原、豆哥二人看似是在九奶的调和下化解恩怨,但实际上是朴实无华的情谊连通了两颗茫然的心。

人情似水,有着包容善恶的柔情,也有冲破隔阂的韧劲。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圆形,当棱角对上棱角:

弱者斤斤计较,最终反目成仇;强者求同存异,最终和平化解;智者以德报怨,最终情谊更浓。

宽以待人者,看似吃亏,其实路已走宽;睚眦必报者,看似得利,实则自断后路。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草木有情,包容万物,总会留香遍野;

人间有爱,宽大为怀,方能丰盈心田。

人情如线,牵引灵魂的归处

沈从文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牲一畜,雨丝风片,都是我们人生的底色。”

青萍年幼时与奶奶一同生活在乡下。

在奶奶和乡亲毫无保留的爱意浇灌下,她无忧无虑地生长。

直到这棵小苗被移栽到城市。

先是同学嘲笑她的口音,再是父亲为乡亲们忙前跑后。

最后,父亲为了返乡给七娘儿子送婚车,不幸出事故去世。

青萍悲愤至极,厌恶自己的家乡,更怨恨在她眼里好管闲事、爱慕虚荣的奶奶。

父亲去世不到一年,奶奶病危,青萍在回乡路上百般磨蹭,终于逃避了见奶奶最后一面。

然而,她看着静静躺在那里,再也听不到她歉意的奶奶,突然后悔不已,泪水夺眶而出。

没有人怪罪青萍的迟来,反而不停地安慰她。

村中人的宽容,像一把尖刀,把她对奶奶的愧疚,狠狠地刻在心尖。

没有人听清奶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只知道最后一个字是“好”。

这成了青萍苦苦寻找的答案。

来到宝水村后,熟悉的温情,给青萍枯萎的心,注入一丝生机。

她慢慢理解了奶奶,开始操心宝水村的大小事,牵挂其中的老少人。

修养一段时日后,青萍鼓起勇气,回乡看望得了癌症的七娘。

这才得知,父亲去世后,奶奶常与七娘讲,青萍只要能恨出来就好。

眼泪潸然落下,青萍反而忽觉轻松。

返回宝水村没多久,如奶奶般关照青萍的九奶,到了寿终正寝时。

这一次,她清楚地听到了九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回来就好。”

答案水落石出,她终于释然,决定扎根宝水村。

奶奶的爱,从未因青萍的理解与否而有变化,也一直是指引她归途的明灯。

曾经,家乡是世界的全部;后来,家乡是世界的彼端。

我们走得太急,甚至埋怨亲朋的拖累;我们想得太远,甚至不知终点的方位。

最终,我们迷失于外界数不清的路。

只有知道根在哪里,才能知道向哪里生长。

真正的根,不是全力争取到的立足地,而是有家人相伴的避风港;

真正的生长,不是越加殷实的财富,而是前行路上不忘本的勇气。

有情,便有灵魂的归处。

只有紧握人情的细线,逆着漂泊的宿命,坚定向前,方能回到最初的家园。

写在最后

曾经的青萍认为人情是负担,但宝水村中包容善恶的质朴情谊,终于让她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完成了与家乡、与自己的和解。

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弱小如草木,因钟情于光阴,亦可以不惧人间的风雨;

强大如人类,若抛下了温情,也难以熬过生命的寒冬。

生活也许暗淡,人性也许复杂,内心也许彷徨,唯人情是化解一切的良药。

人情,是人生最好的治愈。

作者 | 自由猫,猫与书与自由。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原标题:《《宝水》:人情,是人生最好的治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