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月之合:伏羲女娲交尾的秘密

海麟
2024-01-26 11:47
私家历史 >
字号

关于伏羲的记载,广泛见于《周易》《管子》《庄子》《尸子》《荀子》《楚辞》《战国策》等先秦典籍。如《周易·系辞》载: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包牺即伏羲。创制易经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关于女娲的文字记载相对少一些,见于《楚辞》《礼记》《山海经·大荒西经》等。如《楚辞·天问》载: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东汉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上述记载中,伏羲是伏羲,女娲是女娲。把伏羲女娲放在一起说,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

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

伏戏即伏羲。

伏羲和女娲的关系,有兄妹说,有夫妻说,也有两相糅合,说既是兄妹又是夫妻,这是流传至今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

在各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伏羲女娲形象的遗存,以石刻和绢布画两类为主,如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的石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麻布画和绢画等。

武梁祠为东汉晚期的一座家族祠堂,有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画像石,其中一幅伏羲女娲石刻像左侧另有十六字铭文:

伏戏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阿斯塔那”为维吾尔语“京都”之意。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王国的公共墓地,总面积约十平方公里,以汉人墓葬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

伏羲女娲画像在这些古墓中多有发现,或用木钉钉在墓顶,或覆盖在棺木上或墓主身上,或折叠放置在墓主身边。

这些伏羲女娲画像造型相同,都是人首蛇身,二人尾部形态有的基本一致,有的区别明显,或说一为龙身、一为蛇身,但相互缠绕的造型没有变化。

同样出自阿斯塔那古墓,最有名的伏羲女娲画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盗走、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一幅。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中文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试刊号刊登了这幅古画,命名为“化生万物”,因其尾部交缠的形象赫然就是DNA的双螺旋形分子结构(发现于1953年),这样的巧合不能不引人关注和深思。

这些伏羲女娲像的典型形象,是两人分别手持规和矩,都是人形蛇身(武梁祠石刻像或为鱼尾),蛇形尾部相互缠绕交织。伏羲女娲的蛇尾相交,其直接含义毫无疑问就是交配之交,是先民对男女相合繁衍子嗣这一朴素观念的形象表达。所以,蛇尾相交,也被作为伏羲女娲婚配传说的佐证。

那么,蛇尾相交仅仅只是表示二人婚配吗?如果是这样,又为什么将二人描绘成人形蛇身呢?以“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出土于阿斯塔那45号墓)为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官网是这样描述的:

伏羲左手执矩(有墨斗),女娲右手执规。二人上方有以象征太阳的一周画圆圈的圆轮,尾下是象征月亮的一周画圆圈的半月,画面四周画象征星辰以线连接的圆圈。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女娲执规象征天,伏羲执矩象征地。

伏羲和女娲,规和矩,日和月,图画上的形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伏羲和女娲,与天文有关。

如前文所述,我们已经用天文历法的思路分析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故事,其核心事实其实都是上古时期的先民进行天文观测和历法变革,只是在后来的传承中被不断加工演绎以至于变成了完全的神话传说。同样,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互缠绕的形象其实也并不复杂,就是来自对太阳和月亮运行轨迹的观测。

我们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但一年当中,日出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因为太阳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果在某个固定的地点观测,那么就会发现,夏至的时候日出点最靠北(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的时候日出点最靠南(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日出点则在正东方。如《淮南子·天文训》所载:

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

四维即四角,如《广雅》所说,“维,隅也”。隅,意为角落。也就是说,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我们看到的太阳在东南方升起,从西南方落下;春分与秋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则正好是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就会从东北方升起,落入西北方。

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写道: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罗敷出城采桑的时间,你能推测出来吗?以北京(39°54′N)为例,我们来看其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点位置:

从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一年当中,不同节气时其日出点和日落点会发生有规律的移动。

那么,反过来看,从日出点与日落点的变化,自然也就能够推测出节气和季节的变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日出日落的周期性位置变化为识记标签,将一年分成数月,如十个月、十二个月。

根据太阳升落的位置变化而用以判断季节更替,在《山海经》里有记载,这就是东西两方的各七座日月出入之山。《山海经·大荒东经》载:

1.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3.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

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出)。

7.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

1.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3.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7.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上述记载中,东西两方各有六座山明确说是“日月所出”“日月所入”,另外,东方有一座山是“一日方至,一日方出”,西方有一座山是“日月所出入”,即东西方各有一座山略有不同。如果后两座山同样看作“日月所出”“日月所入”,则东西各有七座山;如果后两座山不计入,则东西各有六座山。

如图所示,简而言之,以东西各七座山为坐标,可以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东西各六座山为坐标,可以把一年分为十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是阴历。一年十个月,是阳历。

以东西各七或六座山划分一年月份

所以,《山海经》里所记载的东西方各七座日月出入之山,说明远古时期的人们曾通过日出日落的位置在南北方向上的规律变化来划分一年的月份。

历法的制定和完善必须建立在对日月运行的观测基础上,因此,不难想见,在日积月累的观测记录中,发现太阳和月亮升起与落下的位置存在周期性变化,这是早晚的事。那么,我们来具体看看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

以二分二至为例,太阳和月亮在这四天中的运行轨迹如图所示:

二分二至日月运行轨迹图

观测角度为面向南方,图中方位为左东右西,上北下南,模拟观测地点在河南商丘。左侧为白天太阳的运行轨迹,右侧为夜晚月亮的运行轨迹。

将二分二至这四天中太阳月亮的运行轨迹分别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二分二至日月运行轨迹图

再把图中二分二至这四天的日月轨迹图完全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二分二至日月运行轨迹图

虚线表示月亮的运行轨迹。春分时月出月落的位置偏北,秋分时月出月落的位置最北,夏至时月出月落的位置偏南,冬至时月出月落的位置则差不多在正东正西。

实线表示太阳的运行轨迹,其中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日出日落都在正东正西,即这两天的太阳运行轨迹几乎是重合的。日出日落的位置在夏至时最偏北,冬至时最偏南,春分秋分在正东正西,如图所示,一目了然。

你可能会说,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不都是由东到西,应该是平行的吗?确实如此,太阳和月亮的视运动轨迹其实和满天星宿一样,都是以北天极为圆心的圆,不过,我们现在需要观察的是太阳和月亮升起落下的位置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

春分的时候,日出于正东方,随后逐渐向北移动,夏至时日出点位于最北(直射北回归线),随后逐渐向南移动,秋分时又位于正东,然后继续向南,冬至时日出点位于最南(直射南回归线)。

再来看月亮。春分的时候,月出于偏北方,随后向南移动(此时太阳向北移动);夏至时月出点位于最南方(此时太阳位于最北方),然后开始向北移动(此时太阳开始向南移动);秋分时月出点位于最北(此时日出在正东),随后开始向南移动(此时太阳也继续向南移动,移动方向都是向南,但此时的月亮位于偏北方而太阳位于偏南方);冬至时月出点位于正东(此时日出点在最南)。冬至过后,月出点又掉头向北移动(此时太阳也开始向北移动,但此时的月亮位于偏北方,太阳位于偏南方),到春分后月出点再次掉头向南(此时太阳继续向北移动)进入第二个循环。在一年当中,日出日落的位置和月出月落的位置都在南北方向上周期移动,两者的移动路径如上图。如图所示,太阳和月亮升起落下的位置在一年中的变化轨迹有如方向相反的两个螺旋,合在一起看,不就是伏羲女娲图所画的尾部缠绕交织的造型吗?

日月升落位置在南北方向上周期(一年)移动路径示意图

也许你觉得不够直观,我们再来看看平面化的太阳和月亮升起位置的变化。2017年12月22日冬至的凌晨,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017年12月22日冬至凌晨 河南商丘

黑色光斑处为太阳。白色圆圈标出的为月亮。中间的东西向弧线为地平线。东西向弧线上的黑色圆点和黑色月牙形,分别表示太阳和月亮在地平线上升起的位置。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是一年。我们依次取一年中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构成一个完整的年度。然后把星空背景去掉,将一年中这九天的太阳和月亮在地平线上升起位置的变化图放在一起。

日月在地平线上升起位置变化示意图

如图所示,冬至过后,日出点从最南端逐渐向北移动,夏至时到达最北端,然后掉头向南移动,再到下一个冬至时又到达最南端。在南——北——南这一过程中,月亮升起的位置并不与太阳同步,有时与太阳一样从南向北移动,有时又在太阳从南向北移动的时候反方向由北向南移动。

现在,只要我们将太阳和月亮一年中升起的位置变化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就一目了然非常直观了。

日月在地平线上升起位置变化示意图

如图所示,实线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的位置在一年中的变化,虚线是月亮在地平线上升起的位置在一年中的变化,虚实两条线交叉缠绕,这不就是伏羲女娲交尾的形象吗?要说明的是,图中只取了年度周期中九天的数据,平滑曲线仅为示意,如果想得到精确的曲线,那就需要将一年当中每一天日月东升的位置按上述方法标示在图上。

由此可以推知,伏羲女娲交尾图,实即古代先民在对太阳和月亮的长期观测中所发现的升起位置年度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伏羲和女娲,其实就是太阳和月亮的人格化——伏羲就是太阳,女娲实即月亮。

当然,中华文化非常讲究天人合一,人格与神格并非对立而很可能有人神合一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得出伏羲是太阳、女娲是月亮的结论,并不否认伏羲和女娲真有其人的可能性——或是某个具体的人,或是某个职官之名,如观测日月制定阴阳历之职,或是某个部族、某个时代的代名词,都有可能。

不妨做一种合理推测:伏羲和女娲就是起源于远古时期观测日月、创制历法的实践,人们将太阳和月亮分别演绎成伏羲和女娲两个形象。后来,最先发明历法的这个部族就成了伏羲和女娲的后代,而从事观星制历这一工作的人也被称为伏羲和女娲的合体——羲和。羲,即伏羲;和,即女和,女和,就是女娲。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载: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北方曰,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所谓女和月母,女和不仅是月亮之母,实际和女娲一样,她本身就是月亮。女和、女娲,异名而同实。

《山海经》中这段引文还告诉我们,“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这实际就是指将由太阳而来的阳历和由月亮而来的阴历两相调和——阳历一年365天或366天,阴历一年354天或384天。阴阳历相互调和,也就是阴阳合历,即我们现在说的农历——当然,那时的农历也许还不甚完善精确。

伏羲和女娲分别是太阳和月亮,历法正是由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而产生。此时的古人们也许尚未发现太阳月亮和满天星辰一样,都在绕着北天极旋转,其对宇宙空间的认识模型就是先天八卦图的“天地定位”“水火不相射”。

乾坤为天地,离火在东为太阳,坎水在西为月亮。太阳在天上时,月亮就在地下,反之亦然,所谓日升月落是也。天地日月,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图的时空模型。

先天八卦

在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的往复循环中,寒暑更替,年复一年,时间的无形流逝就此在历法中得以显形和定格。

有了历法,天时就此被人所掌握。中华文明的曙光,也从此喷薄而出。

(本文摘自海麟著《诸神的真相:用天文历法破解上古神话之谜》,九州出版社,2023年12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