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病毒感染后腿疼?警惕心肌炎来袭
原创 深呼吸编辑部
近日,医学科普网红博主、大三甲知名麻醉科主任医师朱翔突发心跳骤停,不幸离世,年仅46岁。
这个噩耗在网络传开后,10万粉丝缅怀,再次引发对医生猝死的讨论。一位知情人回复网友称朱医生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继发心肌炎最终引发心梗;另一名朱翔生前的同事猜测,“他前阵子感冒了,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心内科医生郑重提醒,当人处于高压之下、疲劳过度,再受到新冠、流感等病毒侵袭,容易诱发心肌炎。
从三年新冠走过来,又遇上冬季大规模呼吸道感染潮,人们对病毒感染的并发症“肺炎”有了更多的认识,有人更是亲见了重症肺炎的可怖之处,其死亡率高达50%。
当目光聚焦在肺炎身上的时候,就容易忽视病毒带来的另一个危险分子“心肌炎”的存在。不管是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都能够侵蚀心肌诱发炎症,导致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上发现,病人得了心肌炎却不自知,屡屡发生,结果病情恶化被送进了ICU。
◎ 感冒非小事,警惕心肌炎。/图:千图网
“病毒性心肌炎不容轻视,少数患者可能会进展为暴发性心肌炎,致死率很高(数据显示死亡率高达80%)。”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秀丽近期会诊了一位28岁感冒发烧的女孩,确诊病毒性心肌炎,入院仅一个多小时就突发心衰进了ICU,幸好及时用上“终极救命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女孩最终逃过死神的魔掌。
可惜,朱翔医生没有她的好运气。
01
46岁麻醉医生猝死,谁之过?
医生也是肉体凡胎,也没有捷径防猝死。调查发现,在各科室当中,麻醉医生猝死人数占第一位,《索命麻醉》成为现实版故事。
《中华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统计了2012年至2015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猝死的中国医生数,共有29名医生猝死,竟然有14名医生来自麻醉科,占总人数的一半。
另外,39深呼吸梳理过往媒体报道发现,2017年以来,在国内不幸英年早逝的,最年轻麻醉医生才20多岁。
公开信息显示,朱翔从医22年,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是麻醉界的后起之秀。在医生工作外,他是一位常年活跃在网络上的科普达人,他生前发布了超过200条的医学科普视频,在视频平台上拥有10多万的粉丝。
◎ 朱翔的自媒体主页。/图:抖音截图
对于朱翔医生之死,粉丝们一脸震惊,“不敢相信”。要知道在他猝死的前两天,他还在更新社交媒体账号,分享了一段患者手术的视频,向大众科普医学知识——顺行性遗忘,热情与粉丝互动。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医生会比普通人更关注健康,重视劳逸结合,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医疗行业的工作强度特别大,尤其是麻醉科,麻醉医生被所有外科医生车轮战,每天的工作量真不是自己能确定的,一天工作10小时甚至16小时都是家常便饭。
研究发现,芬兰1996–2014年间麻醉医生的自杀率是儿科医生的3倍,是整体人群的5倍;麻醉医生的寿命(66.9岁)低于儿科医生(76.2岁)。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麻醉医生的工作压力、强度等远高于其他人群。
相较于欧美麻醉医生,我国麻醉医生的压力更大,目前麻醉医生缺口高达30万之多。
◎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不仅要管理好患者的血压、心跳等指标,还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图:123rf
从2015年到2017年,我国麻醉医生人数上涨比例为5.97%,但对应手术室内外麻醉病例分别增加9%和15%,麻醉医师的临床工作量年增长率为11.32%。根据2015年对京津冀麻醉师的调查发现,三地麻醉师职业倦怠率分别为69%、70%和68%,远高于西方国家。
在朱翔医生发布的视频中,他常常要到深夜才能下班。“下班,满负荷工作,累”等诸如此类的字眼,也经常出现在他的自媒体作品中。
据传,朱翔医生平时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慢性疾病,只是在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来袭中,他不幸感染新冠病毒。
此时过劳是大忌。但朱翔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医者,考虑到麻醉岗特殊且任务繁重,他选择带病工作。面对疲惫与病毒的双重夹击,身体终究扛不住,继发了病毒性心肌炎。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此前提醒过:病毒性心肌炎更多发于年轻力壮的群体,他们抵抗力强,容易在感染病毒后,免疫反应激活过度,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 图:123rf
关于新冠感染后发生心肌炎的风险,早在2021年,美国近千家医院新冠感染病例的统计发现,新冠感染住院患者的心肌炎的发病率是非新冠住院患者的16倍,尤其在新冠疫情早期,心肌炎是新冠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自2020年3月以来,每10万人中大约有146人被诊断为心肌炎,明显高于新冠流行前(每10万人中有10—20名心肌炎患者)。
02
一波流感患儿退烧后腿疼,最快的从发病到离世仅3天
近期呼吸道感染潮持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病毒后浪推前浪,大人都顶不住,更别提孩子了。社交平台上陆续出现了“孩子甲流过后直接上体育课,之后就腿疼腿麻确诊心肌炎”、“父母把不发烧的孩子送幼儿园,孩子出现腿疼,但家长以为没事,3天后人就没了”等消息,引起广大家长的关注,也引发了有关小腿痛是否就是心肌炎征兆的热烈讨论。
◎ 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分享孩子退烧后出现腿疼的情况。/ 图源:小红书
在部分医生看来,这波甲流、乙流有点诡异,流感孩子退烧后腿疼症状比较突出。
“这个症状除非真的亲身经历过,不然还真和心肌炎联系不到一块。”山东妈妈胡女士表示,孩子四岁,吃中药退烧后腿疼,就上医院,医生很有经验,提醒她带孩子去抽血查心肌酶,查出来就是心肌炎。医生当时说的一句话,让她记忆犹新“赶快办住院,别有侥幸心理,每次发高烧都是开盲盒,以前没事不代表以后都没事,心肌炎很凶险”。
与新冠感染一样,流感也是导致心肌炎的重要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邓腾兰前几天门诊接诊到一个7岁男孩,一直跟妈妈说他腿麻小腿疼,平时很坚强的孩子,却因为小腿疼掉了泪。
邓腾兰详细询问,原来孩子前短时间接连流感,不发烧后总是觉得很累,时不时叹气。在她建议下,孩子查了心肌酶,结果是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氢酶稍微超标,提示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前期会有一种病毒感染的病史,有可能是呼吸道也可能是肠道。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说,儿子发烧39.6摄氏度,患了甲流,右腿疼到走不了路。图源:小红书@乐宝在长大
及时发现心肌炎早期预警征兆,才有资格与死神去赛跑,但并非每个孩子都有这般好运气。
前两个星期,江苏某小学一名四年级男生因病毒心肌炎去世。老师发现时孩子在教室里身体虚弱无力,坐着一动不动,眼皮也抬不起,通知家长接去看病,挂上号还是没能救过来。
有医生指出,小腿疼超出了过往对心肌炎的早期预警认知,包括教科书中从未出现过。
已知病毒性心肌炎起病症状多隐匿,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宋旭东介绍,轻度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仅表现出感冒症状,而不会有明显的心脏症状,但在感冒症状消退后,会在一段时间内,特别容易疲劳,易出汗。
◎ 儿童患流感后出现小腿疼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征兆。/图:123rf
典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是肠道感染症状,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嗓子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之后在1-3周,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身体浮肿、晕厥等症状。
但流感后出现腿疼腿麻,不一定就是心肌炎,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病毒性肌炎,又称良性急性肌炎。研究发现,乙型流感比甲型流感更容易出现肌炎,男孩远远多于女孩。确诊为肌炎,孩子的疼痛症状通常在3 天内自行缓解,几乎不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危及生命。
◎ 一位宝妈称,孩子中招乙流,高烧40度以上,体温降到38度开始小腿肌肉疼,她以为是乳酸堆积,用筋膜枪给打了打,结果第二天孩子腿更疼,不能下地走路,上医院验血查出肌炎,血清肌红蛋白超过正常值3倍,有肌溶解倾向,医生嘱咐不要再运动了,也不要再揉腿。图源:小红书@Ricky
海南感染科医生王生成澄清,腿痛,包括查血心酶谱升高,只说明肌肉受损,并非诊断心肌炎的标准。是不是心肌炎,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心酶谱、抗心肌抗体、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提及心肌炎诊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霍勇教授认为,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可以反映心肌的损害情况,但诊断心肌炎的最佳方法是心脏核磁共振和心内膜心肌活检。
◎ 核磁共振是诊断心肌炎的最佳方法。/图:123rf
【总结】
新冠或在本月回升,合并感染高发,多种病毒混合感染比单一病毒对身体伤害更大。毫无疑问,在呼吸道感染诊疗中,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后继发心肌损害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邓腾兰在内的多位医生提醒,在呼吸道感染得多轮攻击下,孩子免疫系统已经很脆弱了,退烧康复后千万别着急运动,禁止剧烈运动,要多加休息。
成年人也一样要注意,不要一次检查没查出心肌炎就疏忽大意。如果得了病毒性心肌炎,还继续高强度运动、熬夜,身体就会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
生命很宝贵,还请多珍惜!
作者|葵葵
排版|伍茜
封面&首图|123rf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