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录片《何以中国》:溯中华文脉,写时代底气

任宝华
2024-01-22 18:5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泱泱中华文脉,何以涵养时代底气?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饱蘸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近期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播出以来,广受各界好评,获赞“有深度、有信度”。据悉,《何以中国》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等8集,解读“考古写史”,探源“何以中国”。

纪录片《何以中国》海报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饱蘸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呈上了一份深邃而又动人的时代文化答卷。作品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和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故事,用创新的影像表达,解读“考古写史”,探源“何以中国”。

自2023年12月9日起晚间黄金时间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播出以来,《何以中国》广受各界好评,获赞“有深度、有信度”“让观众在如闻韶乐、如沐春风的感觉中,去感受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国家初创时候的灿烂”“是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极好教材”。 

纪录片《何以中国》海报

让泱泱中华的博大文明“展底气”。“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何以中国》架起时空的长镜头,向着历史的最深处眺望,探寻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流转脉络。

作品创新性地采取倒叙模式,第一集《秦汉》锚定“秦汉一统,四方攸同”的大一统气势点,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作为国家名称始现并沿用至今——《何以中国》以此为序章发出追问:独特的中华文明如何形成?秦汉之前是否有更早的中国雏形?引导观众追随考古学家的脚步,踏上万年的时光旅程。

接下来的《摇篮》《星斗》《古国》《择中》四集讲多元汇聚为一体的过程,从旧、新石器之交开始,见证华夏大地的人们走向农业定居社会,建立美学和信仰,组成家庭和社会,开始天南海北的文化交流,形成城邦和区域国家,然后向中原聚拢,迎来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夏王朝的诞生;第六集《殷商》从青铜礼制、文字体系、思想信仰和治理方略等角度,阐释商王朝的建构及运作;第七集《家国》聚焦西周,探究“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如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人文基调;第八集《天下》回眸风雷激荡的东周,中华文明历经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孕育出天下大一统的基石。

纪录片《何以中国》海报

经由镜头,观众们无比真切地认识到:一万多年前,现代人已遍布世界各地,但只有少部分人群完成农业革命,开启文明进程;距今五千多年,其中更少的人群把自己的文明与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和大一统的治理体系完美结合,构建了多元一体的文明型国家;绵延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如同少年,只有中国。由此,纪录片《何以中国》从源头上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结晶为深厚的“家国天下”情怀,升华为中华民族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更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贾湖少年吹奏骨笛场景(电影复原)

以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蓄底气”。在厘清了文明根脉之后,如何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历史的风?《何以中国》借鉴考古学“透物见人”的方法,为每集架构若干故事情节,串联叙事主题。除了呈现大历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秉持“人民史观”的《何以中国》尤其强调将宏大叙事和动人情节结合,用心“活化”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命体验,通过走进那些日升月落、炊烟袅袅的生活,感受中华先民如何在这片山河湖海努力经营自己的一生,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巍巍王朝,支撑起人类文明的绵延。

放眼整部纪录片,一个个静态的遗址、文物,被打开叙事的张力。摇篮时期的少年、星斗时期的青年、埋在黄沙下的戍卒的书信、一对夫妻的墓葬、陶器上留下的一枚指纹……都让观众隔着千年光阴,感受着来自更基层社会的呼吸与心跳。 

西坡大房子公共仪式场景(电影复原)

转的书信——肩水金关遗址

例如,第一集《秦汉》以“简”为线索,观众们看见了秦楚战事中普通人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己即是为家,为国亦是为家,与家人间的牵挂就是战士们暗夜里明亮的光;看见了离家多年为国和亲、古稀之年才得以重返故土的解忧公主,以女子之身担起家国重任;看见了在敦煌附近的汉代邮驿机构悬泉置任职的啬夫弘,漫漫十八年间,这位边关吏卒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也写就了坚守基层的传奇……

秦士兵黑夫和惊写家书场景(电影复原)

解忧公主在乌孙(电影复原)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透过一段段“格物致知”的文化旅程,《何以中国》汇聚出了一部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民史诗,也擦亮了宏大历史的人民底色。这让观众更加坚信——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意气风发行进在不可逆转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国人民,也必将书写新的鸿篇!

用自信自强的文艺创新“长底气”。在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不停追寻中,考古人实证了中华文明脉络。这些增强了历史信度、延展了历史轴线的心血成果,给《何以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创作基础。为将之落实为精致而严谨的影像,《何以中国》在众多考古学术大家的鼎力支持下,吸纳中外纪录片的先进手法,为观众带来兼具新鲜感和冲击力的盛宴。

相较于传统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在历史影像建构上,倾向于用“虚化”的意象或“局部拍摄”的表达,《何以中国》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考古写史”的方式:根据专家考古的遗址和出土的文物作为参照,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尽可能还原物质面貌和文化图景,呈现真实、可感、更可信的历史。

悬泉置啬夫弘(电影复原)

比如,片中良渚的祭祀典礼,无论服装抑或王和王后身上的全套玉器,都参照文物真实还原、真玉制作;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漆木屏风,被化用在赵佗的宫殿中,铜灯、熏炉等小物件也按照出土文物的样式进行了复原;根据目前考古研究提供的细节,高等级的秦人冠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将军俑和铜车马驭手的冠,两者样式类似,反复推敲之下,有了秦朝将领蒙恬的形象;凌家滩大墓数百件随葬品,被按照原位重新摆放……小到衣服、纹饰、器皿,大到房屋复建、祭祀典礼、墓葬设计,创作团队拿出“考古级”的一丝不苟,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

良渚祭祀仪式场景(电影复原)

刘贺望向孔子像衣镜屏场景(电影复原)

融纪实与影片再现为艺术整体,离不开一套“硬功夫”。从2021年春启动拍摄起,团队跋涉近500天,走过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总行程超过4万公里,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从视听再造、情景再现、戏剧重构,到大气的文本、考究的制作、精美的画面,《何以中国》遵循电影级的高规格,既希望给观众们以顶级的文化享受,也希望纪录片能具备长尾的档案价值。

凌家滩制玉场景(电影复原)

筚路蓝缕的中华先民锻造了古老的文明,上下求索的考古学家擦亮了灿烂的记忆,《何以中国》满载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雄心与才情,让遥远的过去和奋进的当下、无限的未来“血肉相连”。

    责任编辑:徐明徽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