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之声|在“零工早市”上彷徨的大龄务工者该何去何从?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2024-01-22 16:4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每天凌晨,一个自发形成的零工劳务市场就会拉开序幕。灵活自由、工资日结,是数以百计的务工者前来此处“蹲活”的原因。

经过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的观察,凌晨四点半,“零工早市”便已迎来早高峰,许多务工者带着工具前来此处,来招工的雇主身边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

据吴坚介绍,在此处求职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大龄务工者,“早市”上的工种大多是保洁、绿化、水电工、刷墙工等体力工作,大龄劣势是他们不得不来此处谋生的原因。

长久以来,这里的求职者与慕名而来的用工者早已形成了一定默契,但拖欠工资等现象仍频频发生。 1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看到今年吴坚拟提交的建议中包括一份《关于加强对大龄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的建议》。

在吴坚看来,不规范、缺保障的零工劳务市场折射出的是大龄务工人员在沪就业困难,乱象频生的问题。

受“数字鸿沟”限制,许多大龄劳动者对于互联网和新科技手段的使用不够熟练,这类人群往往不熟悉线上招聘、云面试等新兴求职渠道的操作程序,熟人介绍、路边“蹲活”等传统的求职方式仍然是大龄务工者的主要求职渠道。

大龄务工人员更容易遭遇劳动权益保障难题,因为他们的就业具有短时灵活的特点。在零工劳务市场中,雇佣双方常采用口头约定等非正式用工协议的方式达成雇佣关系,一旦发生拖欠工资、工伤事故等问题,大龄务工人员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而在劳务市场上,年龄歧视普遍存在。目前,用工单位在招聘时常常以45岁为界限,这种年龄“一刀切”限制和就业歧视,让大龄求职者屡屡碰壁。

受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等因素限制,大龄务工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较低,找工作往往只能围着“三保”(即:保安、保姆、保洁)等劳动密集型岗位转,呈现出强就业意愿与低就业质量并存的特点。

吴坚在建议中提出,首先,要充分挖掘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打造规范高效的大龄劳动者就业平台。建议在家政服务、搬家货运、出租车司机、保姆月嫂等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大的行业积极发掘就业岗位,发动企业、个体户入驻,与零工密集型企业进行对接,实时发布岗位、薪资等用工需求。

其次,建议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大龄零工市场”。在已建成的“零工市场”中开设“大龄务工人员专场招聘”或设立招聘专区,鼓励入驻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对发布岗位的企业资质进行甄别,为大龄求职者提供更完善的劳动保障;在“零工市场”中设立法律咨询人员,对雇佣双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指导。

再次,建议上海市发布针对大龄务工人员就业的地方性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在沪大龄务工人员就业保障制度,倡导“老有所为”的积极老龄化观念,消除大龄务工人员就业歧视。

最后,建议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咨询指导服务,以技能为媒,健全终身学习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家政服务、园艺养护、护理保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对部分大龄务工者的技能培训,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大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

此外,吴坚还提出聘请经验丰富的“大龄务工者”为师,充分发挥部分大龄务工者技能娴熟、经验丰富的就业优势,使大龄务工者在将自身技术传授给年轻人的同时,也获取一定的收入,形成“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的就业模式。 

白浪 制图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