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颁发:在回望传统之中进行创新性的现代研究

2024-01-21 22: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

1月14日,首届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颁奖,陈晓明《无法终结的现代性》、孙郁《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获得“著作奖”,孟繁华《当下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方向——从石一枫的小说创作看当下文学的新变》、南帆《文学的乡村:双重主题、知识分子及其叙事焦虑》、张清华《实验与选择,变奏与互动——百年新诗的六个问题》、季进《视差之见: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描述与理论反思》、黄发有《论文学期刊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陈思和《〈天香〉与上海书写》获得“论文奖”,周卫彬《通往镜中之路——易康中短篇小说散论》获得“本土评论家奖”。

颁奖现场

“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由江苏省作协和泰州市委宣传部联合设立,是以中国近代文学家、理论家刘熙载命名的国内首个单独设立的文学评论奖项,旨在奖励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优秀成果,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奖项面向全球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学者、评论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当代文学评论论文和著作(不含论文集和汉译论文、著作),首届评审作品年限为2012年至2022年(第二届起评审作品年限为两年)。

在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看来,从南朝刘勰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到刘熙载的《艺概》,是一条江河、一座山脉。刘熙载通过极其丰富、活泼,又富于感性和敏锐的批评实践,传承着刘勰揭示的中国文化的体与道,而生活于清末的刘熙载,也是伟大的古典传统向近现代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位杰出的回望者和总结者。设立刘熙载文学评论奖,既包含着对于中国古典文论的回顾,也包含着一百多年来一代代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的信念,“从文学观念和文学感受力出发,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开出新的境界,提供新的视野,锻造新的方法。”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郑焱表示,刘熙载是一个与时代进程保持密切互动且代表着历史良知和时代洞察力的学问家,设立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明确将当代文学研究、评论作为评选对象和评选标准,是对刘熙载文学批评精神的继承和弘扬,通过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一届又一届的传承,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活力充沛、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文艺批评力量。

于本届获奖者而言,刘熙载的《艺概》是他们都研读过的中国古典文论,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刘熙载,他所代表的东方文论如海德格尔所说,有一种通透和包容,这也正是当下批评界所应该发扬的传统。

第11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同步举行,围绕着“青年批评家与里下河文学”“里下河文学与新山乡巨变”两个主题,多位评论家展开深入探讨。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里下河文学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学传统,我们这个时代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家有责任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而研究里下河文学在书写乡村变化上的经验,也就有了更多的启发意义。

以评论家丁帆所见,地域文化和整个中国的乡土小说史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对于当下的乡村我们要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去书写,多年前人们从乡村走入城市,当下人们又从城市返回乡村,这里面包有很多的复杂的故事和人物,因此要将这个现实主义上升至哲学的层面,探索更深层的表达。

“今天的乡村叙事,不是重新建立一个城乡对立的关系,恰恰应该是消减这样的关系。”评论家王尧倾向于在新的框架里来重新讨论山乡巨变的问题,这个框架涉及到各种结构的变化,包括人文结构的颠覆性的变化,它与乡村伦理、价值体系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关联,而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改变。也由此,厘清里下河文学的相关问题,能够为地方性文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和方法。

在评论家张光芒看来,里下河文学具有几个特质:一是具有史诗品格,里下河文学是一种水乡文学,强调一种流动性,这个流动性就表现为史诗品格的不断变化,变与不变始终存在、相互交织;二是擅长成长叙事,既写时代的变迁,也写心灵的激荡,特别是自我的重构;三是进行人性的探索,某种程度上,里下河书写是从地方来观察世界、观察人性,它是一个窗口、一种角度,以此进行生命存在的追问。

评论家何平提醒与会者注意当下的一个学术背景,也就是说,当在已有的地域性之前加“新”如“新东北”“新南方”等来显示新的地方性文学概念之时,再讨论里下河文学,就要辨析我们在讨论些什么。延续已有的传统学术史脉络来研究某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固然有其意义,但当下的地域文学研究应当在新的视野下进行。他提出一种方法,“精细化研究”,即对里下河作家进行细分,探究他们究竟给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什么,在今天的文学建构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这也就需要更多的青年批评家参与到其中来,他们在一个特别快节奏的时代里,反而要慢下来,慢慢渗透,进而打通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路径,对当下文学的存在进行清晰的观照。

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表示,里下河作家中有一部分到现在仍然一直在此生活、写作,他们写得非常好,但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当下的里下河文学研究正是要从他们的写作实际入手,同时也赋予他们写作新的启示,关于如何面对文学、如何切入文学,如何判断文学。

新媒体编辑:何晶

配图:主办方提供、摄图网

原标题:《首届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颁发:在回望传统之中进行创新性的现代研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