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学之冬》:当诗的意志溃败于纳粹的恐怖

2024-01-19 1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国王与诗人,权力与自由,独裁与浪漫……

全世界文学史中不断上演的母题,这次是纳粹与魏玛时代的艺术家

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国涌现出一批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艺术家,留下众多传世作品,成为德国文学史上一段辉煌时期。然而,随着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展开对德国共产党和民主人士的迫害,独裁降临。当时活跃在德国政治、文化舞台的文艺界人士首当其冲,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兄弟、阿尔弗雷德·德布林、胡赫,剧作家布莱希特,画家乔治·格罗兹等文化巨匠,终究难逃厄运。在纳粹当政初期的短短一个月内,大批德国著名作家、艺术家或遭监禁、枪决,或被迫逃离德国,由此开启了德国流亡文学时代。

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乌维·维特施托克在《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一书中,以日记体的方式,逐日记录了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这一个多月里,纳粹逐步管控德国社会,对德国文艺界从限制到控制,再到迫害的全过程。魏玛时代德国最具思想的灵魂和头脑被迫流亡,他们中绝大多数再未能回到祖国,也再未能取得曾经的成就,成为德国文学界的巨大损失。随着文学家的流亡,法西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文明的人类社会变得岌岌可危。

这不仅是一部德国流亡文学史,也是纳粹上台后德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图。作者通过对德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阶层的观察,细致记录了德国社会的巨变:政治界由民主走向独裁,文化界由自由趋向保守,社会从开放变得极端……随着纳粹逐渐掌控政权,德国社会开始走向混乱,充斥着暴力、破坏和恐怖主义,魏玛时代的浪漫主义一去不复返。在这场巨变中,极端民族主义展露头角,成为德国主流之声,从政府到普通民众,都趋向保守与狂热,而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则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2 月 15 日,星期三

摔门而去

编者按:纳粹对魏玛时代德国文艺殿堂——普鲁士艺术学院的渗透和接管,是纳粹“一体化”政策和意识形态管控的重要标志,其中,将亲纳粹的剧作家马克斯·冯·席林斯扶上院长之位,并逼迫普鲁士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作家亨利希·曼离职,正是其接管德国文化的关键步骤。本文以五幕剧的形式展现了亨利希被迫辞职的场景。此后,“雅利安文化官方妓院”——帝国文学院登上历史舞台。

席林斯发了电报,召集所有能联系上的学院成员参加特别会议——只有一个人例外。柏林的气动邮递网络非常发达,几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城内的每个人。会议将在当晚8点开始。不可思议的紧迫时限就足以表明,要讨论的问题有多么严重。因此,50位先生和一位女士(即文学系成员伊娜·赛德尔),冒着冬夜的风雨赶到巴黎广场,穿过学院装饰有立柱的侧门,聚集在大会议室里。

席林斯一进门就让人感觉气势汹汹。他把自己与鲁斯特部长的谈话以及后者对学院的威胁告知了参会者。席林斯希望尽可能静悄悄地解决此事,因此会议的保密性对他来说特别重要。要讨论的东西丝毫也不能泄露出去—包括他在此事中的角色。因此,在简短的介绍之后,他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宣誓保密。然后他解释说,亨利希·曼和珂勒惠支在《紧急呼吁!》上的签名不符合他们学院成员的身份,他还补充说,珂勒惠支在此期间意识到了这一点,傍晚时已经提出辞职。现在还需对亨利希·曼在学院的去留做个决定。

简短开场白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像一部荒诞的五幕悲剧。第一幕展现了一位被迫防御、寻找借口的院长。戈特弗里德·贝恩此时四处张望,却没有在会议室里看到亨利希·曼。他提出两个一目了然的问题:曼是否知道这次会议的主题?如果要责难签名的事儿,鲁斯特部长为什么只威胁解散文学系,却不打算动珂勒惠支所属的美术系?席林斯避而不谈第一个问题,只对第二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是很有说服力的答复:身为文学系主任,亨利希·曼在学院里身份特殊。

普鲁士艺术学院文学系会议,从左至右: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托马斯·曼、里卡尔达·胡赫、伯恩哈德·凯勒曼、赫尔曼·斯特尔、阿尔弗雷德·蒙伯特、爱德华·斯图肯,1929 年 11 月

剧作家路德维希·富尔达跳出来支持贝恩——他再次追问,亨利希·曼是否知道这次会议。席林斯不得不承认,目前待在柏林的学院成员中,唯有曼没收到会议邀请。

难以置信。席林斯不给亨利希·曼任何表态的机会,就决定开除他。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卑劣手段,正常情况下会让席林斯在学院威信扫地。为了给自己辩解,也为了强调情况的严重性,他立即向集会者提出了相当于最后通牒的备选方案:要么亨利希·曼离开学院,要么他席林斯辞职。

可席林斯已经无法阻止他一心想避免的事:会议中断了,文学系的秘书奥斯卡·勒尔克接下任务,追加电话通知亨利希·曼参会。因此,悲剧的第二幕是出人意料的停顿:等待被告。大厅里的骚动当然不会平息。在场的六位作家凑成小圈子,讨论如何攻击他们的院长。路德维希·富尔达尤其愤慨。他说,他一生都在反抗各种形式的审查制度,不想与一个因表达政治观点而开除成员的学院有任何关系,他要辞职。莱昂哈德·弗兰克和德布林也在斟酌离开学院的事。伊娜·赛德尔显然很紧张,她下不了决心该怎么办。贝恩和勒尔克反倒是有所保留。勒尔克的情况还掺杂着物质原因,他自认为是一个根本不掺和政治的作家,但作为系部的受薪秘书,辞职就会失去部分收入。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929 年

时间紧迫,富尔达、弗兰克和德布林商定:亨利希·曼一到学院大楼,弗兰克就拦住他,迫切请求他不要主动辞职。这样一来,席林斯就必须通过投票才能开除他。然而,投票的结果不可预测,如果确实是学院全体会议决定开除曼,其他人就有了宣布辞职以示抗议的理由——此事本来就应该有政治信号的效果和意义,这样就光明正大了。

接下来的第三幕最怪、最短。亨利希·曼在众人的沉默中进入会议室。莱昂哈德·弗兰克已按照约定,在楼下学院入口处与他简短谈过,提前通知他了。现在,席林斯立即走向曼,请他在讨论开始前与部门秘书勒尔克一起到他的院长办公室里说几句话。又是等待。

大约十分钟后,席林斯脸色苍白地回到会议室,亨利希·曼不见了。席林斯通知的事,让会议彻底成为多此一举的闹剧:曼放弃了文学系主任的职务,宣布退出,以免危及学院的生存。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仿佛被当头一击。他认为亨利希·曼是一个信念绝对坚定、政治上警觉的共和国捍卫者,可曼却在为共和国的基本权利而战时退缩了。德布林感觉自己四面楚歌。歌德的一句话在他脑中闪过:“亨利希,你让我毛骨悚然。”

尽管如此,德布林还是跳起来发言,开始了针对席林斯行为的辩论——也就是第四幕。他同时抗议几件事:全体会议前没有与亨利希·曼谈话、席林斯关起门谈辞退的伎俩、50名学院成员中居然无人大声质疑席林斯的辞退程序的可怕事实。他要求文学系自己开会,决定曼的去留。

然而,曼自愿辞职,席林斯已经达到了目的,他几乎连肩膀都没动一下:他只是不想让亨利希·曼在会上遭到尴尬的审讯,另外,曼还在院长办公室,当然做好了发言的准备。德布林随即要求,虽然曼已经辞职,还是要当众问一问他。但德布林的提请直接被会众驳回。

显然,多数人不想继续讨论下去,而是希望迅速而安静地了结此事。就在这时,第一个不是作家的人开口了,他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委员马丁·瓦格纳。他以一种前所未闻的坚定态度争论说:这对凯绥·珂勒惠支和亨利希·曼不公平。他们签字的呼吁书不犯法,他们只是行使了言论自由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有宪法保障的,就像鲁斯特部长也是根据宪法宣誓就职的。席林斯根本就不应该答应鲁斯特负责两名成员的辞职。就算万不得已,席林斯也可以回应鲁斯特说:学院的全体会议将投票决定。瓦格纳最后说,会议结束前,他将不得不考虑是否要继续留在一个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学院。

瓦格纳还不到50岁,但早就是柏林市内抢眼的人物了。他属于社民党,为工会工作过,与布鲁诺·陶特一起在柏林布里茨规划了备受瞩目的马蹄形社区,后来作为城市规划委员聘任了米斯·范德罗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这些名声响当当的同事。然而,在魏玛共和国的最后几年,几乎所有生活领域都高度政治化了,城市规划也不例外。瓦格纳的项目,尤其是他为工人阶级建造的大型社区,被攻击为受到现代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侵蚀。他话音刚落,立即又有人发言,没有人会感到惊讶,因为这是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前一年加入纳粹党的建筑师阿尔贝特·格斯纳。格斯纳没有用任何一个字来回应瓦格纳的论点,而是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格斯纳嘲讽地说,瓦格纳可不是学院选的,而是由鲁斯特的前任、社民党文化部部长格里梅钦定的成员。似乎瓦格纳低人一等,在被学院选出来的学院成员讨论时,他无权发言。

作为院长,席林斯当然不能让辩论滑入私人口角。于是他试图再次突出这件事的核心。他强调说,自己只关心一个问题:他是否可以为两名成员牺牲整个学院。他相信,每位成员都必须基于其成员身份的事实,意识到自己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举止所造成的后果。

不清楚席林斯这些暗示性的表述是指什么,但显然,在他看来,加入学院后放弃《紧急呼吁!》这种决定性的政治表态是理所当然的。为了使这一难以成立的论点更有说服力,席林斯现在不再谈政治,转而说起了风度问题,他声称,珂勒惠支和曼的签名,违背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面—毕竟,他们签署的呼吁书一定让鲁斯特部长觉得自己被公然侮辱成了野蛮人。

席林斯这样做不是在挽救讨论,而是让它彻底脱轨。在应该讨论危及学院生存和独立的粗暴政治攻击之时,退到风度问题上合适吗?马丁·瓦格纳忍不下去了。他先与格斯纳和席林斯在修辞上过了几招,然后提了一个问题,它定然会被理解为对院长的正面攻击:当席林斯建议珂勒惠支和曼辞职而不是为他们辩护时,难道不是体面更尽失?

这是对席林斯公开的不信任表决。当学院成员受到一位政治家言辞蹊跷的攻击时,院长非但不挡在前面保护,反而逼他们主动辞职;不邀请亨利希·曼来参加审判他的会议,却要用可疑的风度问题来为自己辩护—这样的院长是领导学院的合适人选吗?

在这个情况很可能反转的爆炸性时刻,居然是一位作家出面帮了席林斯一把。戈特弗里德·贝恩说,瓦格纳正在用他的问题扭曲事实。唯一的问题是,席林斯是否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来拯救学院——他做到了。

贝恩基本上没说什么新东西,只是重复了席林斯忠于上级的论点。但这足以打破马丁·瓦格纳的耐心。他无法谅解,一个机构的成员如此缺少正义感。他起身,宣布辞职,走向出口,摔门而去。

然而——没人跟上去。只有瓦格纳一个人辞职示威了。再没有第二个人起身离开。路德维希·富尔达、阿尔弗雷德·德布林、莱昂哈德·弗兰克都义愤填膺,但他们把抗议忍到了几天后即将召开的文学系会议上。他们希望在此之前做足准备,与今天不在场的同事们一同决议。

会议的结束词再次落到一位建筑师身上,他是学院的副院长汉斯·珀尔齐希。珀尔齐希和瓦格纳在所有专业问题上都看法相近。珀尔齐希是城市规划领域新客观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法兰克福、布雷斯劳和柏林建成了几座令人叫绝的建筑,并于今年年初接手管理柏林的艺术学校。他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清楚地知道,最近几年艺术问题如何被政治化了。尽管如此,珀尔齐希还是明确感谢席林斯院长没有在会上决议曼的成员资格。因为,珀尔齐希申明,学院只关注艺术,而不涉政治——因此在他看来,会议根本不可能为此投票。显然,珀尔齐希似乎也认为,学院的存亡比成员的基本权利更重要。

现在还剩下的第五幕,也就是最后一幕,是发生在紧挨会议室的院长办公室里的绝望尾音。文学系的成员当然想知道,他们辞职的主任为什么还没开始战斗就放弃了。尤其是明确请求他坚守的德布林、弗兰克和富尔达,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亨利希·曼站起来,与所有人握手,也许是为了安慰他们,也许是为了道歉。但他给出的理由却出奇的单薄。曼说,规章中没有任何能把他踢出学院的合法理由,可他——此时他的话听起来简直就像论及体面问题的席林斯——不想让对手把学院内的一场夺位之争强加在自己头上。这不是他的风格。他不依赖职位。但对于其他人,比如勒尔克,学院的解散将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事情也需要考虑。

那么,哪怕席林斯漏洞百出,最终还是大获全胜?起码在一个点上,院长算错了。在对会议的保密性表决时,亨利希·曼不在场,严格说来他根本没参会,而是直接被席林斯带去了院长办公室。因此,他不必受制于普遍的封口要求,可以向媒体通报他离开学院的消息。虽然会议到夜里快11点才结束,但报纸次日就详详细细地报道了整个事件。对于亨利希·曼的辞职,自由派报纸深表惋惜,民族主义倾向的报纸则欢呼雀跃。但所有文章都表明,希特勒上台16天后,纳粹党的政治家是多么肆无忌惮地践踏基本权利的。

本文节选自《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新书速递

《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作者:[德]乌维·维特施托克

译者:陈早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内容简介

1933年2月,诗的意志溃败于政治的狂热。

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随即对共产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人士展开迫害,活跃在德国政治、文化舞台的作家和艺术家首当其冲,在纳粹当政初期的短短一个月内,这些作家、艺术家或遭监禁、枪决,或被迫逃离德国。本书以切近的视角和细腻的叙述,记录从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每一天里发生的迫害和逃亡,描述了托马斯·曼、埃尔泽·拉斯克-许勒、布莱希特、阿尔弗雷德·德布林、胡赫、乔治·格罗兹、亨利希·曼等魏玛时代多位文化巨匠的遭遇。这短短一个多月成为德国文学的冬天,也是全世界寒夜的序幕。

作者简介

[德]乌维·维特施托克(Uwe Wittstock)

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曾在《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日报》《焦点》杂志等媒体担任文学编辑,曾获得特奥多尔·沃尔夫新闻奖,著有《剃掉胡子的马克思》《现代性之后:关于当代德国文学的论文》《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生活的故事》等书。

译者简介

陈早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编辑推荐

★德国流亡文学的序幕,世界文明崩坏的前夜

细致展现了纳粹对德国社会的逐步管控,以及对德国文艺界从限制到控制,再到迫害的全过程,并由此开启了德国流亡文学的序幕。魏玛时代,德国最具思想的灵魂和头脑被迫流亡,他们中绝大多数再未能回到祖国,也再未能取得曾经的成就,成为德国文学界的巨大损失。随着文学家的流亡,法西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文明的人类社会变得岌岌可危。

★纳粹暴政最早的受害者,德国文化巨匠们的众生相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文艺界首当其冲,雷马克、布莱希特、楚克迈耶、托马斯·曼、亨利希·曼、德布林、胡赫、乔治·格罗兹……德国的文化巨匠们成为纳粹暴政最早的受害者。在日益加深的纳粹恐怖之下,他们或拼死抵抗,镇守民主的最后防线;或走上流亡之路,在海外建立反法西斯的文化阵线;也有人屈服于纳粹,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鼓吹者。

★从魏玛到纳粹,从浪漫到独裁,巨变中的德国社会肖像

随着纳粹逐渐掌控政权,德国社会开始走向混乱,充斥着暴力、破坏和恐怖主义,魏玛时代的浪漫主义一去不复返。在这场巨变中,极端民族主义崭露头角,成为德国主流之声,从政府到普通民众,趋向保守与狂热,而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则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纳粹上台后德国社会生活的日记体观察

从1933年1月28日希特勒就任总理开始,到3月15日纳粹开始公开大肆抓捕共产主义者和文艺界人士,一个多月时间,通过对德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阶层的观察,逐日记录了德国社会的巨变:政治界由民主走向独裁,文化界由自由趋向保守,社会从开放变得极端……

名家推荐

展示了纳粹对德国文学的破坏,其生动性和力度令人惊叹。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作者)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书中,作者将重点放在了作家群体上,人们一般认为这个群体对历史特别敏感、有预知能力……然而作者让我们参与到这些作家的生活,及其(在暴政面前)做出的选择当中。

——《新苏黎世报》

德国文学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被这位清醒的作家照亮了。

——《文学世界》

维特施托克对1933年的德国文学群体进行了敏锐而生动的描述,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德意志广播电台

激动人心的非虚构作品,书中描写的冲突与痛苦、勇气与意志如此引人注目。

——《慕尼黑晚报》

清晰地展现了文学的冬天,一流的历史记录,具有浓厚的氛围。

——《图书市场》

这是一本令人痛心的书。

——明镜在线

一本激动人心、令人感动的书。

——《南德意志报》

这本书是一项重大的成就,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历史中的细节。

——《法兰克福汇报》

作者成功地对事件进行了非同寻常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描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纪实作品。

——《德国文化》

近几个月来最好的历史非虚构类书籍之一。

——斯特凡·内尔克(Stefan Nölke)

气氛紧张、激动新人,描绘了一幅具有启发性的时代肖像。

——《慕尼黑水星报》

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魏玛共和国末期的文学时代图景。

——《西方日报》

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全景图,展示了魏玛共和国辉煌的文学和文化生活如何在纳粹的扼制下让位于漫长的寒冬。

——《帕绍新报》

文学和新闻对专制政权来说是多么危险——这是本书更深层次的核心,也是它超越德国纳粹历史的永恒意义所在。

——斯特凡·兰比(Stephan Lamby)

作者追溯了纳粹如何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和邪恶的方式实施其迫害反对派人物的计划。

——《焦点》

扣人心弦,令人痛心疾首。

——亚历山大·斯奇佩斯(Alexander Skipis,德国出版协会主席)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整体视野和丰富的细节。作者对文学的热爱是他的书具有强大说服力的秘密所在。

——《柏林日报》

图书目录

跨过悬崖的一步:决定一切的那个月

共和国最后的舞会:1月28日,星期六

地狱当道:1月30日,星期一

临门之斧:1月31日,星期二

劣等外族血统:2月2日,星期四

被缝上的舌头:2月3日,星期五

不知道如何是好:2月4日,星期六

雨中葬礼:2月5日,星期日

例会:2月6日,星期一

丑陋、狭隘、暴力的天性:2月10日,星期五

作家卫队:2月12日,星期日

黑衣人:2月13日,星期一

发烧和逃亡:2月14日,星期二

摔门而去:2月15日,星期三

小老师:2月16日,星期四

我走了,我留下:2月17日,星期五

银湖无宝:2月18日,星期六

还写什么?:2月19日,星期日

来付款吧!:2月20日,星期一

相当好的伪装:2月21日,星期二

未来几周活下去:2月22日,星期三

部长做客:2月24日,星期五

内战法庭和警力保护:2月25日,星期六

旅行建议:2月27日,星期一

独裁降临:2月28日,星期二

与世界脱节:3月1日,星期三

假妈妈:3月3日,星期五

别开门!:3月4日,星期六

投票:3月5日,星期日

移民的孤独:3月6日,星期一

勇气、恐惧与火焰:3月7日,星期二

只剩告别:3月8日,星期三

意外的攻击:3月10日,星期五

最后的日子:3月11日,星期六

出发:3月13日,星期一

地狱景象:3月15日,星期三

后续岁月:33份人生缩影

后 记

致 谢

译 名 表

文 献

图片来源

原标题:《《文学之冬》:当诗的意志溃败于纳粹的恐怖|万有引力新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