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梁小民|我读“译文纪实”

梁小民
2024-01-20 10:41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我最早读到的“译文纪实”系列,是2011年出版的何伟(Peter Hessler)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和2012年出版的《江城》。这两本书,讲述的是何伟眼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变化,表达他作为“老外”的观感与思考,内容亲切、朴实,又有独到的视角,译文也极为流畅。不过,这两本书当时并没有打上“译文纪实”丛书的印记。

我读的最早标有“译文纪实”的书,是2013年出版的张彤禾的《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和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以及其他几部。这些书都深深吸引了我,有一种亲切感、新鲜感。自此,凡标有“译文纪实”的书我都买,到2023年底,我已购藏一百一十七种,除了最近收到的几本,都认真读过了。

我不仅自己爱读“译文纪实”,也极力向他人推荐。在我出版的《书海拾贝》(东方出版中心)、《书山寻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漫游书海:读书的三重境界》(中信即出)中,都对“译文纪实”做了介绍。而这种爱,与“译文纪实”中的一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有关。

触目惊心的《寡头》

我的专业是西方经济学,这类书读得多了,满脑子都是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完善论那一套。对中国改革的思路,也是这一套新古典的市场经济模式。换言之,我认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也是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要走的路也是西方国家走过的路。我在不同的场合和文章中也零星讲过这类观点。这种思路的核心是以私有化为中心,自发形成市场经济,政府在转型中的关键是“放”。

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走了一条与我的设想有相当大差别的路。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来看,这条路是正确的。那么,我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2017年,我读了“译文纪实”中美国记者戴维·霍夫曼的《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某种程度上,解答了我的困惑。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寡头》是介绍俄罗斯的市场化改革之路及其后果的。俄罗斯改革所追求的目的、所走的道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那一套,与我当初的思路大体是一致的。然而,结果并不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曾去过俄罗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目睹的现实是:强大的制造业消失了,市场上都是进口商品,街上跑的都是外国车,人民生活水平远不如我国,尽管他们有石油支撑着经济。从《寡头》来看,迅速私有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实现了产权明晰,而是极少数人借着过去的权势和各种卑劣手法,通过私有化把国有资产化为个人财富。他们拥有财富之后,又进入政坛,通过种种政治操作获得了权力,形成特权阶层,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却一无所获。这难道是改革所希望的吗?《寡头》所写的内容触目惊心。

读完《寡头》,我不断思索,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用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会如此?看来还是历史与国情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的起点是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由私有制进入公有制简单,但由公有制再回到私有制就不容易了。在私有化过程中,手握权力、实际控制资源与财富的官员能够轻易地将国有资产化为私有。这种私有化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产权明晰,而是任何社会都反对的“盗窃”。西方国家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公有制”,所以私有制就实现了产权明晰,但把已然公有的国有资产无代价地让私人占有绝不是产权明晰。这就要寻找公有制下产权明晰的多种形式。从实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化就是一种可行的形式。计划经济下国家主导一切当然有弊病,但一下子完全放开,则会“一放就乱”。经济混乱了,能有什么改革与进步?所以“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的、激进式的。我国从自己的历史与国情出发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中俄改革的对比让我头脑清醒了:千万别从书本中的理论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我的思想变化其实也是渐进的,而《寡头》则是渐进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明确转折点。不读这本书,这个转折点会来得晚一些。我一生读了不少书,但对我的思想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并不多。其中许多是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通向奴役之路》《国富论》等,而在还不能说是“经典”的那些书中,《寡头》对我的思想的冲击是很大的。

当然,任何一套丛书都不可能做到本本有冲击。我喜欢“译文纪实”,还在于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日本现场观察”的力量

我的一位朋友常去日本旅行,富士山的樱花,遍布各地的温泉,以及“唐风”的奈良、繁华的东京,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看来,日本满是光鲜,就仿佛人间乐园一般。我并不赞同他的想法,但我知道,贸然提出反对意见,他肯定不会接受,甚至还会“逆反”。于是,我推荐他一读“译文纪实”中的“日本现场观察”。

“日本现场观察”系列

等他读完后,我们聊天,我先向他介绍我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我告诉他,四十多年前,我实际上患有“崇美病”,总觉得美国的今天应该是我们的明天。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到美国进修,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多次去美国,几乎走遍了美国各州。游历的同时又读了许多关于美国的书:有美国人写的,有外国人写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非虚构的,也有虚构的——当然,有赞美美国成就的,也有揭露美国问题的。从游和读中,我慢慢认识到,美国的确有许多伟大之处,令人敬佩,但美国也有数不清的问题,绝不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美国社会的分裂、美国黑人的受歧视、美国贫富差距之大、美国底层人民的苦难等等,是真实而可怕的存在。回顾我思想上的这种转变,游历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读书,即使是一生生活在美国,不读书也难以了解美国的方方面面,毕竟你的生活范围有限。如果你是一个美国中产,也很难体会到美国底层人民生活之艰辛。所以读书是了解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我建议朋友不要光凭旅行去认识日本,还要去读与日本相关的书籍,理由正在于此。

我向他推荐的“日本现场观察”,就是一套极好的认识日本的书。首先,这套书在选题上偏重于日本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下层社会的生活。套用托尔斯泰的名言:上层社会的幸福都是相同的,下层社会各有各的不幸。读日本经济如何繁荣、上层人士如何幸福的书,对我们认识日本并没有太大意义,关键还在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何。这套书中介绍的日本现状,有受歧视的女性,尤其是单身女性;有艰苦奋斗为生存而拼搏的工薪阶层;有生活不稳定而焦虑的中年人;有退休后的各类老人;有遭到企业苛待的员工;还有日本社会的人情淡漠,以及社会救助的不力。这些不同的普通人身处的现实,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国家。了解他们,才是了解真实的日本社会。其次,这套书没有什么空洞的说教,都是对现实的记录。书中包括了许多有名有姓的人的经历,他们的不幸、他们的苦难,真实而震撼。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的记录,合而观之,就是整个日本。最后,进行采访、调查,最终写成专书的都是日本人,有几种是学者的调查与研究,主体部分是日本NHK电视台的系统调查,有案例、有分析,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和可信性。NHK这些节目播放之后,以及相关的书籍出版之后,在日本广受好评,引起各方关注。

朋友告诉我,他的确太不了解日本了。读罢这些书,他深感,在经济发达之外,日本与其他任何一个社会一样,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日本,这就是这套书的力量。

集中、广博与畅达

一套丛书的成败,关键在于所选的书。“译文纪实”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选书集中而广博。也许会有朋友觉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说法表面上矛盾,实际上是内在统一的。

所谓“集中”,就是有几个核心主题,并不是漫无边际,无目的地只要认为是好书就纳入选题。这套书的主题有“陌生的中国”“日本现场观察”“看不见的美国”“真实罪案”“自然与人”“历史”“人物”“散文”和“更多”。围绕这些主题选书,内容就较为集中,使得读者容易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购买和阅读哪一个主题。你对生态平衡有兴趣,可以选“自然与人”系列,你对美国有兴趣,可以选“看不见的美国”系列,等等。那些全都想要、全都想读的读者(譬如本人),也可以根据分类去比较和思考。一套丛书集中于几个主题,有明确的选书标准,这就在茫茫书海中有了自己的特色。

更进一步,每个主题中的内容都角度各有不同,而不是集中于某一个方面。比如“自然与人”的十六本书中,有对环保观点的争论(《与荒原同行》),有环境污染(《汤姆斯河》等),有动物灭绝(《最后的熊猫》等),有传染病流行(《世纪的哭泣》等),内容极其全面,包括了我们关心的各种问题。同一个主题的书包括了不同角度、不同内容,这就是“广博”的含义。

关于中东恐怖主义的书,仅我读过的就不下几十种。“译文纪实”中选了三本最有代表性的,很能体现选书水平。其一是《末日巨塔》(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列入“看不见的美国”不太妥当),此书对穆斯林兄弟会这个组织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做了全面介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今日恐怖主义诞生于何方、渊源于何种思想。其二是《慕尼黑的清真寺》,此书关注恐怖主义如何受到西方扶植而成长。这本书选得特别好。今天我们不少人都认为,西方国家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这不过是事实的一面。而事实的另一面,则是此书告诉我们的: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出于反共目的而扶植恐怖主义,对恐怖组织的诞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却反遭其害。其三是《巴米扬大佛之劫》,此书着重刻画恐怖分子犯下的罪行,连一座上千年的佛像都不放过,岂不是丧心病狂?三本书勾画出了恐怖主义的前世今生。读了它们,就可以对恐怖主义有一个全面了解。选书的“准”与“精”,就体现在这里。

《末日巨塔》

《慕尼黑的清真寺》

《巴米扬大佛之劫》

尽管“译文纪实”中有些书的部头相当之大,如《街角》,又如《凶年》,但我读来不仅一点也不厌烦,反而津津有味——译文的畅达,是一个重要前提,“译文纪实”几乎所有入选的书,译文读来都极顺畅。这既要感谢译者,也要感谢编辑的努力工作。

最后,提一个小建议。“译文纪实”整体包装曾经做过改变,现在统一了。书的数量如此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出版。像我这样的读者若要集齐全套从书,很难知道自己缺了哪一本。如果能够给各册都标号,就像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一样,读者就不会遗漏了。

    责任编辑:郑诗亮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