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现代性”视野之外重新思考晚明与晚明文学
1月15日,在“现代性”视野之外重新思考晚明与晚明文学暨《晚明散曲研究》新书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会议。
会议伊始,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赵维国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缘起及具体安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孙瑜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其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晚明散曲研究》及相关问题展开了集中研讨。
《晚明散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词学》主编朱惠国指出,《晚明散曲研究》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对散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部著作通过扎实的数据和令人信服的结论,改写了散曲史的一些定论;其次,该书体现了作者“词曲一体”的学术理念。“词曲一体”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吴梅先生早就有所实践,并取得很高成就。但吴梅先生的词曲一体研究,主要着眼于两者作为音乐文学的相同性,重点关注两者在音乐与格律方面的问题,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而这部著作从词曲在晚明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相似的发展轨迹入手,提出相互参照、同步研究的观点,有别于吴梅先生的做法,属于整体性、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今后的词曲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副系主任吴兆路肯定该书将以往不受关注的散曲、尤其明代后期散曲作为研究对象,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且在研究中不惟重视创作,对此时散曲理论批评的分析也相当细致、深刻,对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也有启发意义。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问和建议,认为不仅有必要区分“晚明”和“明末”,还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明代后期”这一概念进行辨析,甚至涵盖更长时段,参考日本学者关于中国近世文学、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晚明散曲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则指出,该书是对晚明散曲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部专著。过去对散曲的评价并不高,但该书通过对晚明散曲的数量、题材内容、曲家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指出其在题材类型上非常丰富,并不仅限于闺情艳情、闲适归隐、咏物写景、感时叹世等传统类型,还出现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题材,体现出晚明散曲的高度兴盛状态,继承和发展了谢伯阳先生的观点,可见一个年轻学者努力开掘、深入分析的学术风格,此外,本书对晚明时期“词的曲化”和“曲的词化”问题也有专章探讨,有力地推进了明代散曲尤其是晚明散曲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程华平认为,该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别具特点的研究方法,敢于在不疑处有疑,通过大量作品、材料的整理和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对任二北先生等前辈学者提出的“昆腔之后,只有南曲,而北曲亡矣”等一般所谓的“常识”“定论”提出质疑,从而提出了新的观点,基本上复原了晚明散曲的原貌,阐明了晚明散曲的内涵与特色,是一本极具个人特色并且富有新意的著作,且在前人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散曲研究的发展,期待作者今后能基于此一课题不断深入研究,取得新的成果。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认为,这一新著有两大方面优点。首先,本书有很强的问题意识,针对学界“重北轻南”的现象,梳理了晚明散曲70年间的发展历史,重新对南曲作出评价;其次,本书的纵向史论部分有很强的整体观,在晚明的大社会历史背景下展现了昆曲之后散曲的变化,勾勒出了晚明散曲史的样貌,横向专题部分的研究也十分深刻、细致,通过图表方式呈现不同时期散曲创作的作家、作品、地域分布和风格演变等,文献详实,一目了然;最后,如果将历史分期延续到1644年,内容或将更加完整,并建议作者编制《晚明散曲大事编年》,以供学界参考。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戏剧艺术》副主编李伟,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本书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本书未采取过去惯用的、感性的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而是基于史实和大量数据分析、图表,进行客观、可信的论述,让人难以反驳;其次,本书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叙述,体现了文史研究论从史出、言必有据的特点,继承了华东师大古代文学学者朴实为人、严谨治学的优良学术传统;此外,本书的遣词造句也十分考究,用词准确,表达简练,文风素雅,这是如今许多学术著作中颇难见到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晔与作者相识甚久,指出其最早治词学,后由词学转入曲学,学术旨趣虽有所变化,但对学术的用心一以贯之。新书不仅对“词曲互化”等文学史前沿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论述,还通过对名家经典的重读,进一步完善了对晚明散曲及其风格的认识;对一些以前关注不多的作品,考掘其丰富意涵,这对日后编订新的明代散曲选本大有助益。实际上,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晚明文学的“现代性”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处时代可以掌握的文献材料亦多寡有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今天应该从新的文献和角度出发,对作为整体的晚明文学进行更饱满的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徐燕婷指出,该书是一本富有创见的学术著作,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论证,全书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晰,新见、创见迭出,许多结论极具精准性和说服力,这种严谨的学术品格值得学界同仁借鉴。同时,该书的行文、表述可圈可点,彰显出作者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专业素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贺认为,本书的一大贡献是对“晚明”和“明末”散曲进行了严格区分,但同时又将晚明散曲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一百六十多位作家身上,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散曲作品的经典化奠定了基础;其次,本书的另一可贵之处是从文学文本和文献史料出发,而非既有的西方理论、概念出发,自觉运用传统的诗学术语、概念进行分析和批评,对我们从文学性、艺术性和审美角度认识晚明文学和现代文学,都有不少启发;再次,对晚明散曲与其他文体如小说、民歌的互动和互涉,以及晚明散曲之于现代文学的影响等问题,该书讨论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戴伊璇,从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本性与音乐性的关系这一问题入手,分析了该书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将其贯穿于晚明散曲文学史研究这一方面的努力,认为其观察颇不同于以往研究成果,富有新意。全书既在“现代性”视野之内,也超越了“现代性”的视野,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尤其韵文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不过,还有必要加强晚明词曲与社会文化功能之间的关联性思考,以期丰富对晚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康石佳认为,该书不仅填补了散曲研究的空白,也是一本有史有论、结构严密、大局观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学术专著。首先,根据十分丰富、扎实的文献资料,呈现了晚明70年间散曲发展的真实情况,梳理出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采用了全面、客观的学术视角,处理了晚明散曲的整体风貌、文体演化、题材拓展和艺术风格转变等重要问题;其次,在研究之中,该书对散曲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不仅抓住了晚明散曲的关键演变特征,也从众多现象之中找寻到了散曲艺术发展的本质,为散曲研究、散曲史的重新书写和建构提供了动力和潜能。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上海文化》责任编辑金方廷也肯定了该书并重文学理论与创作、坚守文学本位的研究观念与实践,并指出,该书除了综合运用大量的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材料,还发掘了不少新的散曲文本、材料,也是其一大贡献。同时,该书不仅系统探讨了晚明散曲的创作、观念和总体性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晚明散曲的独特性、特殊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孟昕,从曲学研究角度出发,指出散曲与戏剧的研究是一个相互纠缠的关系,它们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但总的来说,二者处在一个相互影响的状态之中。《晚明散曲研究》整体性地考察、梳理晚明散曲的发展脉络之外,也关注到当时的散曲观念,以及由此发展变化出的新文体,探讨了创作史和理论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富有学术生长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编辑、《晚明散曲研究》作者王静回顾了其自本科至博士阶段相继从学于朱惠国、程华平教授的经历,并表示,正是在程华平教授的指导下,通读《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到南北各地图书馆查访古籍,一点点积累文献,一篇篇细读文本,从中发现问题,尝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才写出了这篇博士论文,后又经过反复修改成书。至于与会专家提出的晚明散曲的概念的再考察,散曲与其他文体的互动,及其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此前未能兼顾,有些此前已有所思考,但思考得还不十分成熟,今后将继续探索,藉此机会再向各位师友的不吝赐教和长期关怀谨致谢忱。
与会者合影(摄影:戴勤)
赵维国教授总结本次会议,指出深入研究晚明散曲,不仅对明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近现代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会上来自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的发言,围绕着《晚明散曲研究》所展示出的研究视野、研究范式、问题意识,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学术问题的交流互动,将该书着力探讨的一系列问题引向深入,为学界在“现代性”视野之外、更加多元的研究视角下,重新思考晚明和晚明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考线索和方向。
本次会议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重点创新团队联合举办。参加是次会议者,还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晚明散曲研究》责任编辑高笑红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