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痴迷上海老印花,日本设计师让非遗“变身”可爱杂货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2024-01-19 15:23
来源:澎湃新闻
IP SH >
字号

“可以告诉我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花案,我想这一定是有含义的吧!” 

在崇明一家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里,Xiangxiang向土布文化专家展示着保存在手机里的土布花案照片。她的中文很流利,提问的热情像一个班级里永远会坐在第一排的好学生,浑身释放着想要被老师关注到的渴望。

“我真的有太多想要知道的东西了,” Xiangxiang感慨道。

为了帮助Xiangxiang解开那些她收藏的花花绿绿的图形密码,我和她踏上了两天的崇明土布寻根之旅。显然两天完全不够,崇明很大,崇明土布历史悠久,花样丰富,Xiangxiang想要了解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而这并且没有浇灭她的热情,甚至感染到了我这个在此之前对崇明土布所知甚少的人,短短的几天里,我对这项非遗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王桑,我真的想让更多人知道崇明土布,这么好的上海文化,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Xiangxiang认真地对我说。

Xiangxiang来自日本福冈,在上海已经生活了10多年。她的两个可爱的儿子,开开和心心,也是在上海出生的。在五原路的聚福咖啡馆里,第一次与Xiangxiang见面,就让我印象深刻,她戴着雷锋帽,穿着宽大的长款大衣,胸前挂着熟睡中的老二,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四点钟我要去乌鲁木齐路接老大放学,你来得及吗?” 她笑着问我,而我还没有从刚才的画面中缓过神来。

Xiangxiang是一位忙碌的母亲,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平面设计师。她喜欢收集复古且可爱的中国印花,从崇明岛的土布,到上海搪瓷器具、玻璃杯,从纯粹可爱的经纬花纹到具有历史意义的印花图案,Xiangxiang通过重新设计,将那些逐渐消失的美丽符号,制作成时髦的生活杂货,再次回归人们的生活。

而当我们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图形,血液里的记忆似乎被唤醒。生活永远在变化,人们用智慧留下的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Xiangxiang喜欢收集复古的中国印花,改造成可爱时髦的生活杂货。(本文图片均为Xiangxiang 提供,Weixin:xiangdeshanghai)

IP SHANGHAI:第一次来上海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来到上海生活?

Xiangxiang:早在十几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中国的朋友,因为她的关系,我就来上海旅游过好几次。对于从没有来过中国的日本人来说,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样子,但来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很大,许多城市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从历史根源上,日本有很多文化是从中国传来的,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另外对我来说,我更喜欢中国人的性格,日本人太认真,太严肃了,规则太多(笑),上海的生活对我来说,比较轻松。

IP SHANGHAI:在异国他乡生活,有没有让您感到惊讶的文化差异或有趣的经历?

Xiangxiang:有一个很有趣的经历,那是2011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和中国朋友,还有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去世博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园区里找了个地方野餐——吃螃蟹(笑)。螃蟹是我们自己带过去的,当时觉得很新奇,因为在日本,野餐的概念可能就是简单地吃个三明治、饭团等等,而且日本是一个规则很多的国家,大家比较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当时我心里就想,哇,中国人活得好自在。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比如我去过很多当地的市场,常看到店主一边卖东西一边煮饭,饭煮好了,揭开热气腾腾的锅,呈上一碗米饭,边吃边继续做生意,生活不就应该这样吗?我喜欢中国人这样接地气又自在的生活状态。

Xiangxiang喜欢去跳蚤市场收集上海的老物件,最让她着迷的是老物件上的花案。

IP SHANGHAI:在上海生活,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是什机遇让您开始从事手工设计的呢?

Xiangxiang: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上海工作。起初在一家建筑事务所任职,因为我本科学的是建筑,当时所在的公司参与的都是中国大型的设计项目,例如商场、马路等等,而我个人其实更喜欢小体量的设计工作,比如设计一个可爱的杂货店、咖啡馆等等,所以在第一家公司做了三个月后,我就辞职了。那时候正好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他是很温柔的人,告诉我不用工作赚钱,想干什么都可以,开心就好,但是看着老公天天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家里,总想着必须做些什么。

我从小就很喜欢做编织、拼布一类的手工,当时在一个日本朋友的介绍下,我在上海一幢老洋房里开了一个手工教室,一个礼拜两次,客人大多都是生活在上海的日本太太们。大概过了两三年,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别人的了,于是就关了教室,开始安安静静地自我创作。随着积攒的手工作品越来越多,我又和一个朋友在淮海路附近的登云公寓租了一个空间,成立了工作室,售卖我们的手工制品,客人可以通过预约前来参观,随着客户增多,我们又搬到了高安路。

手工工作室很受大家的喜欢,而对于我来说,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只是出于兴趣,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很好玩。但久而久之,因为商品很受欢迎,卖得停不下来,我必须周而复始像工厂一样去生产,重复同样的事情,这与我的初衷又开始背道而驰,所以又不得不让自己停下来。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变化的人,世界在变化,我一直想尝试新事物。

Xiangxiang喜欢手工制作,最早主要收集西洋的碎花布制作各种有趣的生活杂货。

IP SHANGHAI:听说您很喜欢收集崇明土布,还在上海创立了一个叫做“de shanghai”的杂货品牌,作品中包含了许多复古的上海印花元素,您为什么对崇明土布、老印花布产生了兴趣?

Xiangxiang:事实上,我开始做手工的时候,一直用的是美国的碎花布料,特别是1940~60年代左右的肥料袋、面粉袋的布料,有很多好看的碎花图案,包括现在有很多新面料也会使用当时的复古图案,成为了一种时尚。突然有一天,我心想,既然我那么喜欢布料,为什么不用上海本地的东西来做呢,于是便开始研究起来,这就发现了崇明土布。

在过去,崇明岛的棉纺织业很出名,崇明土布、印花布花样多,色彩多,还会配上文字,非常好看。虽然我很想用这些老面料做东西,但是后来发现,这些老布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赚钱好开心,但是用一块少一块,心里觉得很可惜。这时候,我遇到了一位上海的朋友,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他听,他很有兴趣,说:不如我们用老图案做些新产品怎么样呢?

这正是我的想法,因为在我看来,崇明土布的花案很美,并不过时,它们有很多的故事,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现代生活中继续使用它们呢?不管是雨伞、杯子、桌布,还是包包等,在平时用的东西上面,加入一些上海本地的花案,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不好吗?“de shanghai”就是这样诞生了。

崇明土布、印花布丰富的花样让Xiangxiang大开眼界。

IP SHANGHAI:根据您的收藏,土布上的花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Xiangxiang:崇明土布的历史很悠久,每个时代的花样也不同,我收集的大多来自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左右的印花布,颜色靓丽,花案都很有时代特征,比如说玫瑰和钢琴,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拖拉机、吊车、卡车代表了当时农业、工业机械化生产的状况;还有乒乓球、记分牌,记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乒乓球外交的大事件等等。我在收集布料的时候,都会去询问这些图案的含义,因为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不是很了解中国的历史,所以我很想去学习,了解更多花案背后的故事。

Xiangxiang收集并整理的上海老印花,每一个图案都有特殊的含义,如今看来也十分美丽。

IP SHANGHAI:能谈谈“de shanghai”的设计理念吗?

Xiangxiang: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直接使用老的东西,而是通过改造或二创,设计出新的好玩的东西。因为在日本,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很多优秀的匠人,他们手工制作的生活杂货质量好,可以用很久,因此相当受欢迎,而且日本还有丰富的二创文化。

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做老印花杂货,“de Shanghai”的产品在上海也相当受欢迎,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仅如此,我们还在老房子里开起了民宿、咖啡厅,客人们在民宿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土布装饰,感受到它们的美。

“de shanghai”的理念就是不直接使用老布料,而是通过重新设计,在新的产品上展示老印花的美。

IP SHANGHAI:目前,您正在进行什么创作?未来是否继续研究上海老印花?

Xiangxiang:我喜欢“de Shanghai”的设计工作,但就这样做了两年,我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因为对于商家来说,想要更高的利润,更低的成本,必然需要提高商品的产量,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而且为了刺激消费者,需要拼命地开发新产品,赶时髦,但是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事实上,做手工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得到金钱的回报的确也很感恩,但我清楚地知道,单纯把东西卖出去,并不是我想做这件事的目的,我也思考过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印花运用在环保的材料上,不做大批量生产,减少浪费等等。但总之,我更想要一个意义,一件做这件事的意义,我还在寻找它。

 

用一些设计的巧思,让非遗艺术真真正正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IP SHANGHAI:如果要向海外的朋友介绍上海,您会如何描述这座城市?

Xiangxiang:上海是一个充满刺激的城市,发展很迅速,日新月异,而我是一个有很多想法的人,我喜欢变化。

    责任编辑:张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