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河英才谱】投身科研十几年如一日 她为寻找人工心脏瓣膜从未放弃

2024-01-18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冬日严寒,但室内暖意洋洋,初次见到王志红本人,感受到她十分平易近人,让人没有距离感。

她是一位谦虚的科研工作者,聊起科研工作,她不止一次向记者提到,所做的科研项目不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领导、科研团队成员以及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医生们的共同努力。

寻找材料过程艰辛,却从未放弃

自2004年进入南开大学开始,她就与生物医疗再也没有分开过,始终从事医疗器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近20年来,她见证、参与了心脏瓣膜材料的变化。当被问起,为了寻找合适的心脏瓣膜,他们实验了多少种材料?王志红感慨地说:“失败了太多次,已经记不得具体实验了多少次。”

随着人的寿命不断增长,做心脏手术的医生们发现,手术成功植入的人工心脏瓣膜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钙化,以至于患者还要再进行一次手术。

为解决临床器械钙化问题,王志红与团队成员一起,开始寻找更好的材料。为此,王志红与同事不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依靠坚定的信念,一次次测试、一次次试错。

这些年,她与团队成员、同样是研究员的刘婧一起搭档,她们在寻找材料的路上留下许多酸甜苦辣的深刻记忆。王志红开玩笑说:“我们在科研的过程中,把畜牧业也快搞明白了。”

左侧为王志红,正在介绍心脏瓣膜材料

天津有多少家屠宰场?或许没有人关注,但王志红知道,她还能准确说出这些屠宰场的位置。为了找到可溯源、符合卫生标准的心脏瓣膜材料,多年来,她与刘婧一起走遍多个省份,去过很多屠宰场。

印象最深的,是在2019年年初,她们去了距离西宁市一百多公里的门源寻找牦牛心包,在凌晨1点多钟,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气温下,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两个人相互打气,抵抗寒冷与恐惧,两个年轻瘦弱的女科研工作者,进入牦牛屠宰场,在到处都是血腥场面的地方,她们捧回一个刚刚屠宰后,热乎乎的牦牛心脏回到宾馆,进行实验。如今说起来,她俩觉得既惊险刺激,又十分好笑。

很难想到,两位年轻的女科研工作者,能和屠宰场产生关联,她们还记得当时屠宰场的工作人员,看她们的困惑眼神。

“当时材料需要在1个小时内进行处理,我们赶紧回到宾馆进行处理。”刘婧笑着说,“当时我们还很怕宾馆工作人员看到会吓到报警。”

最终,采集、验证结果出来,显示牦牛不比黄牛的力学性能好,而且钙化严重,这条研究线索就断了。

全球首次提出鱼鳔做心脏瓣膜材料

寻找心脏瓣膜材料的过程是艰辛的,临床目前都在使用牛心包、猪心包当做人工心脏瓣膜材料,她们要寻找自然界已有的材料,有天然的舒展性且耐久性好,而且相对容易获取。

当王志红从其他科研领域以及已有的论文资料中找到灵感,将目光聚焦到鱼鳔来进行研究的时候,她考虑其易获得、成本低等特点,与团队成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生物瓣膜

“首先要验证钙化问题,主要考虑做淡水鱼的鱼鳔,因为深海鱼不好获取,我们从各种鱼身上筛选鱼鳔,进行实验。”王志红说。

关键点出现在2019年5月,王志红回忆说:“当时在法国举办欧洲介入心血管病学大会,会议邀请我们去做汇报,这是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汇报鱼鳔可以作为心脏瓣膜材料,当时在场的国内外相关院士专家、临床医生都表示很认可,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肯定。”

依照国家标准,心脏瓣膜需要达到2亿次的循环开关才能满足临床使用。经过半年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喜出望外。“2021年下半年,我们开展了鱼鳔基介入主动脉瓣膜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心脏瓣膜最长可以达到4.6亿次循环开关,可以支撑患者超过10年的寿命期。”王志红说。

这项数据结果给了王志红所在的科研团队更多信心,他们更加坚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刘婧进一步说:“实验室的实验过程属于‘加速疲劳’过程,如果心脏瓣膜用在患者身上,只会比10年的寿命期更长,因为人体心脏跳动是1分钟60次,而我们实验测试是加速10多倍的结果。”

获得行业认可,更加坚定信心

王志红清晰记得,在法国那次学术论坛上,一位马来西亚的医学教授握着她的手,十分感慨地说:“你们做的这个事情很有意义,要坚持做下去,如果做出来,的确可以改变一些事情。”这种认可,更坚定了王志红与团队成员的研发决心,让他们对后续工作有了非常大的动力。

目前,项目进行到预实验阶段,眼下,王志红与团队成员为2024年年初正式进行的大规模动物实验做准备。此外,项目正在申请极早期临床试验。

“相比牛心包材料,鱼鳔抗钙化、耐久性好,且原材料成本低,相对也可以降低手术成本。”王志红说。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为科技部认定的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王志红喜欢一句话,“厚积薄发,行稳致远。”这也可以总结为她所走过的科研路径。她解释自己投身科研,铆足干劲一直踏实钻研、孜孜不倦地投入其中并不意外,一方面来自解决临床问题的情怀,能够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来自上一代导师,甚至上上一代科学家们攻克关键难题的那种科学家精神。“我们现在是传承科学家精神,看着无数前辈在一个领域内深耕数十载,对我们来说,这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王志红说。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从最早的开胸手术到如今介入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从最初的临床材料到不断攻关新材料,提高使用寿命。王志红希望有更多人关注、研究这一领域,她说:“科研独立自主创新很关键,但我们希望在瓣膜材料行业,聚集更多的上下游科研机构、企业,这或许能够让科研进展更快推进,早日应用到临床阶段,真正应用给有需要的人群。”(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来源丨津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河英才谱】投身科研十几年如一日 她为寻找人工心脏瓣膜从未放弃 天津科协 轻触阅读原文

天津科协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海河英才谱】投身科研十几年如一日 她为寻找人工心脏瓣膜从未放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