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展开幕倒计时,从艺术家的视角探寻“超现实主义”

2024-01-18 1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月2日,浦东美术馆年度首展——“百年狂想: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超现实主义杰作”(Fantastic Visions: 100 Years of Surrealism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即将开幕。

“百年狂想”展览动画视频

展览汇集达利、马格利特、恩斯特、米罗、贾科梅蒂、坦宁、瑞明顿、卡林顿、摩尔、托伊恩、李·米勒等超现实主义大师,以涵盖绘画、雕塑、拓印、拼贴、摄影、手稿和书籍等多形式媒介在内的120件重量级作品,在超现实主义正式宣告百年之际为观众们串联起一场超现实主义百年庆典。

展期:2024.2.2 - 2024.8.31

展厅:4C展厅

2024年2月1日(周四)

15:30 - 20:00

超现实主义是什么?

超现实主义所产生的图像和文字最能表达这样一种感受:即在我们通常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下,还存在着一片看不见的宇宙,其中的法则与规律在我们看来似乎格格不入。

它与先前艺术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对艺术史的一次冲击。与极具古典美的文艺复兴、 精细写实的现实主义等大相径庭,它颠覆常规逻辑与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却在看似与我们所遵循的常理相悖的细枝末节中,隐藏着现实世界里的隐喻,传达着创作者的精神世界,虚实之间,现实之外,心境之内。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深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关于“潜意识”的精神分析著述的影响,试图探索如何绕过意识对头脑的控制。他们摒弃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转而挖掘潜意识(通过诱发某种失神状态,或探究梦中所见的意象),或创造偶然性图像。这片潜意识的世界毫无理性可言,然而我们却对其心生熟稔之感——在这里,想象力主宰一切,生活不只归结为单纯的理性。

超现实主义大师们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

提及超现实主义,有着一抹标志性翘胡形象的萨尔瓦多·达利,可能是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其众多作品中,流淌的钟表和龙虾造型的老式电话一定是大家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本次展览重磅带来超现实主义艺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的《龙虾电话》系列雕塑,达利将一件日常之物,即一部电话,以特定方式对其进行改变,赋予其全新的意义。

萨尔瓦多·达利、爱德华·詹姆斯

《龙虾电话》,1938年

彩绘石膏、老式拨盘电话

2018年在英国艺术基金协助下

通过沃尔顿夫妇基金购得

© Fundació Gala-Salvador Dalí, VEGAP, 2024

萨尔瓦多·达利

《拉斐尔式的破碎头像》,1951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 Fundació Gala-Salvador Dalí, VEGAP, 2024

达利没有通过“自动”或偶发的实践手法来进入潜意识,他会细致地思考画面细节,落笔精谨细腻。他进入潜意识的途径是有意识地误读现实,通过严肃认真地对待偏执妄想,来颠覆人们对世界的常规认知——他称之为偏执狂批判手法。

雷尼·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雷尼·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史上不得不提的另一位璀璨之星,圆顶礼帽和苹果是他给大家留下的经典记忆点。1927至1930年间,这位比利时艺术家为了跟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和诗人团体走得更近而移居巴黎。

雷尼·马格利特

《险恶的天气》,1929年

布面油画

1995年在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

和英国艺术基金支持下购得

©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雷尼·马格利特

《世纪传奇》,1950年

布面油画

2018年由德鲁·海因茨遗赠

©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雷尼·马格利特

《魔镜》,1929年

布面油画

1995年加布里埃尔·凯勒遗赠

©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与许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不同,他并不赞同无意识可以通过偶然性或“自动”手法来表现。相反,他的绘画从构思到绘制无不体现出学院派画家的审慎和娴熟。其结果是画面在看似不合逻辑的场景中呈现出令人意外的真实感。

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德国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作为超现实主义团体初代成员之一,对这门艺术的推进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他在科隆与他人共同创立了达达团体,这后来成了超现实主义诞生的起源。在诗人安德烈·布勒东成立超现实主义团体后,恩斯特与其他同侪深耕其中。他的数任伴侣也同样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马克斯·恩斯特

《生活乐趣》,1936年

布面油画

1995年在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和英国艺术基金支持下购得

© Max Ernst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4

马克斯·恩斯特

《海洋与太阳》,1925年

布面油画

1970年购得

© Max Ernst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4

恩斯特意外发现了“拓印”(frottage)技术,即通过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拓印”和“擦刮”来引出无意识图像。利用“拓印”技术唤起潜意识中的图像,这正是《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呼吁的“纯粹的精神自动性”。本次展览将展出其包含绘画、珂罗版印、拼贴画等形式在内的约20件作品。

胡安·米罗

Joan Miró

想必熟悉浦东美术馆的观众们对胡安·米罗不会陌生,他的展览“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曾作为MAP开馆大展之一于2021年举办。本次新展将携米罗的多件经典油画作品再度返场,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符号艺术。

胡安·米罗

《母性》,1924年

布面油画

1991年在国家遗产纪念基金、英国艺术基金(威廉·伦遗赠)及公众协助下购得

©Successió Miró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4

胡安·米罗

《加泰罗尼亚农民的头像》,1925年

布面油画

1999年在英国艺术基金协助下与泰特美术馆共同购得

© Successió Miró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4

米罗在移居巴黎后开始描绘一个充满奇特昆虫形象的异想世界。这种奇妙的符号语言部分受到艺术家潜意识图像的启发,很快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标志。

在超现实主义团体领袖安德烈·布勒东看来,米罗是“我们之中最具超现实主义精神的”。米罗相信可以进入无意识的心灵世界,并用艺术为其赋形,以更真实地反映终极现实,而刻意自我饥饿所引发的幻觉是主要诱因。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

瑞士艺术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从家乡来到巴黎学习雕塑。1929至33年间,他与超现实主义者关系十分紧密。他的雕塑作品极为感性,本次展览将呈现的《被割喉的女人》是他的最具感染力也最令人心神不宁的雕塑之一。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被割喉的女人》,1932年

青铜

1970年购得

©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正如贾科梅蒂所说:“我感兴趣的不再是事物的外在形态,而是我在生活中的感受。”贾科梅蒂和达利同时加入超现实主义团体,两人都为这个团体带来了对性、残酷和潜在危险的新兴趣。

多萝西娅·坦宁

Dorothea Tanning

多萝西娅·坦宁来自美国中西部,基本可以算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对触感、质地、形式等十分感兴趣。1936 年在纽约参观 “奇幻艺术、达达与超现实主义”展览时,她发现了超现实主义。

多萝西娅·坦宁

《生活画》,1954年

布面油画

2019年在沃尔顿夫妇基金和英国艺术基金协助下购得

© Dorothea Tanning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4

多萝西娅·坦宁

《原始座椅》,1982年

布料、软垫木椅、羊毛

2021年在伦敦艾莉森·雅克画廊支持下购得

© Dorothea Tanning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4

这次邂逅非常重要,她认识到了自己的创作方法与超现实主义的解放力量之间的共通关系,她表示“我想,天哪,我可以继续做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了!”此后,她开始以超现实主义风格创作。

原标题:《新展开幕倒计时!从艺术家的视角探寻“超现实主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