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块崇明糕里的生活滋味

2024-01-18 13: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繁花》剧照

因为《繁花》里的一句台词,崇明糕也出名了。有朋友来问我:“原来你老家的糕这么有名,怎么都没听你说起过?”

不是我不说起,只是对崇明人来说,这实在太寻常了,寻常到想不起来提及。

印象中冬春季的节日,总是和这些糕点圆子分不开。和别处不同,岛上不习惯在冬天吃腊味,更不会聚在一起包饺子,代替这种聚会功能的,便是这些米粉做的糕点。

要做这些并不简单,常得提前几日准备,先把糯米和白米浸泡好,等其胀饱松软了再碾磨成粉,用特制的笼屉装好,在里面放入核桃等各种馅料,再反复蒸。

那些年家里穷,没多少馅可放,连白糖都不多,吃的往往就是糯米的滋味,粉的好坏、蒸的火候,就决定了这笼糕的滋味。有时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口感就差了不止一点,甚至蒸得夹生。

母亲也小心翼翼,不时开锅用筷子插进去看看火候如何。也因为很耗精力,家里人又不多,一大笼好久都吃不完,到后来她也轻易不愿再做了。

年节时也会做圆子——一种类似元宵,但要大得多的点心,内可加各种馅料,如豆沙、萝卜丝、雪里蕻香干、红枣泥、芝麻,为便人们分辨,常特意做成稍异的形状,如萝卜丝的通常是椭圆形。

这种圆子如在婴儿周岁时送礼,便叫“期过圆子”(“期过”在方言里是小孩周岁之意),为图吉利,便在圆子上点上胭脂,一点是豆沙馅、二点是芝麻馅……如此等等。

崇明圆子

刚出笼的圆子热气腾腾、软糯可口,小时候我一个人能吃好几个,特别是豆沙馅和芝麻馅的。母亲既怕我甜食吃多了坏牙,又怕我点心吃太饱,“吃了三个还不够?等会饭都不吃了!”但话是这么说,实在阻挡不住,新出笼的圆子,就是更好吃。

无论糕还是圆子,蒸煮熟透后,在阴凉的室温下都耐久存。为防粘连,圆子在捞出来后都会放在一片片剪成方形的冬笋壳上——冬笋壳一面光滑,最宜此用。偶尔也有人家用百叶作为衬底,那吃时便可将百叶顺便一起吃了。

将一大笼糕切块好、再放好圆子,有时能整整放满一大个竹匾,天晴时拿到室外晒干后,这些糕点都其硬无比,虽然也能当干粮吃,只是入到腹内,又凉又硬,更多的是早晨拿几个蒸熟了吃。

这些糕点圆子,在送亲友之余,能够一家人吃上一整个早春。本来按照乡下习俗,年糕也要至少吃到农历二月初二,据《崇明县志·风俗卷》:“二月二日,祀土地神,吃撑腰糕。”老话说,“吃了撑腰糕,腰板硬朗身体好,一年到头毛病少。”对祖祖辈辈的乡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寄托着祝愿和心意。大概也因此,记得那时许多人出远门,也都会带上这些糕点作为干粮。

相比起这些糕点,另一种“阴糕”要精致得多了——很多人误写作“印糕”,以为得名之由在于它是模子里“印”出来的,其实,之所以叫阴糕,是因为它是将米粉和馅料填入一个雕花的模具之中,出来时便自然带上了花纹,类似于篆刻中的阴文。一般人家很少有这种特殊而精致的模具(类似于日本的“果子木型”),馅料也特别的酥软可口。

小时候零钱少,每每总要踌躇上一阵才能下决心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成年后游历江南市镇,才知各处多有,但如今更吸引人的倒不是糕点本身,而是花纹精巧的模具,在临海古城等地,阴糕模具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木制工艺品之一。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点心有何特殊之处,因为我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仿佛天经地义便应该是如此。这些糕点实在再普通不过,甚至都没有专门的名称——糕就是糕,直到近两年,它切块在集市上出售,才渐渐被称作“崇明糕”。

随着到岛上观光者的日益增多,它也随之变成了游客常会带上的“土特产”。但它的馅料、形制其实和我小时候所见,已大有不同,至少一点:如今的人都吃得精致,主食的胃口也小了,真像以前那样蒸一大笼,根本吃不完,因而市面上看到的崇明糕,就算是一整笼,其实尺寸也“微缩”了许多。

十多年前,有一次年前回乡,在村口正见一个凉棚下有人在那排队做蒸糕。到家和母亲说起,才知这是近来才有的一门新生意:专门代人蒸糕。原料都是各家自己备好的,打了米粉,到那边去装笼蒸好,一笼7元,据说20天净赚一万元。

这可真是个大稀罕事。因为以往蒸糕都是每家自己蒸的,正因此,在以前,花钱请人蒸糕或卖糕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我问母亲,为什么现在村里人愿意花钱去那里蒸?她不假思索地说:“现在的人都懒呗!”而做这生意的也不是我们村的,“我们村的都没出息。”

连自家的糕点圆子都要找人代蒸代做,这确实是近些年来的新现象。已故翻译家孙仲旭也曾说起一事:他回到河南邓州老家乡下,惊讶地发现原本家家户户都做的馒头,也开始出现代工摊位了。

在四川凉山,每家都会在婚丧喜庆等场合自己杀猪,唯独昭觉县城到处有卖猪肉的摊位,这让其他地区的彝族人感觉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看来,新年猪肉应该拿去送给亲友,怎么可以贩卖?以此认为昭觉“风气不好”。

崇明的糕点圆子也是如此,从来都是每家自制,只有阴糕例外,因为它需要特殊的模具,那毕竟不是家家都有。如今,年轻一代的崇明人其实也早已不懂怎样做这些糕点,在那往日的生活渐渐消逝时,它在游客云集的码头、车站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所。

曾经每家每户都会的手艺,如今在岛内能完整掌握这门传统制作流程的人,也正在逐渐老去。前些年,崇明糕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眼看着就将成为“绝艺”。

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再出现的变迁。之所以要“留住手艺”,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能继续吃上这些糕点圆子,还因为那已经从一种食物、一门手艺,变成了一种遗产、甚至一种象征。在这食物之中,有着崇明人生活的滋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