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文化名家座谈会观点集萃(下)

2024-01-17 12: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徐廷华

深远视角 将艺术融入报道

在1月12日下午举行的“江南文脉”专家座谈会上,文史作家徐廷华向记者分享了他在本报《江南文脉》专版的发文经历。他表示,自己曾发表过多篇关于诗人、作家书评的文章,如《读张国凡》《映日荷花别样红——张开明作品重读》等。这些文章深入探讨了相关作家的文学作品,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文学形式去理解、感受和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以及如何将个人的创作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

徐廷华还表达了参加本次“江南文脉”专家座谈会的喜悦之情。他认为,《江南时报》以独特的“新闻眼”观察当下的社会生活,将文学艺术巧妙地融入新闻报道中,使报纸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而非仅仅发表书画艺术作品。《江南时报》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地展示、报道和颂扬江苏省书画界的突出成就和个人才学。这一创意和策划显示出办报人深远、独特的眼光。同时,《江南时报》以报纸为主要媒介,为江苏省书画界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些优秀作品。

徐廷华希望《江南时报》未来能够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他用“今年春色胜去年”这句话来形容他对《江南时报》的期待,希望《江南时报》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继续保持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这份报纸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度,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文化艺术的享受。这是优势所在,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徐廷华说。

同时,徐廷华也期待《江南时报》不断创新、突破。他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希望《江南时报》能够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最后,徐廷华强调了《江南时报》在江苏省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江南时报》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他希望《江南时报》能够继续发挥优势,为推动江苏省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努力。

“我对《江南时报》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报社一定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文化艺术的享受,为江苏省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徐廷华表示。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金实秋

集多彩元素 传播江苏非遗文化

“《江南时报》别树一帜,独领风骚,传承文脉,是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与生动样板。”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史作家金实秋说道。

对于《江南时报》未来在文化方面的报道,金实秋提出几个建议:首先,可开辟一两个专栏并坚持长期连载。如开辟“江南一绝,文脉千秋”专栏,内容包括诗、书、画、印、摄影等,以丰富的形式、多彩的元素综合宣传江苏的非遗文化。又如开辟“当代报界精英”专栏,内容包括小传、剪影、速写等,动员媒体的力量,发挥同行的才智,让文笔在这里交锋。

其次,可以每月推出一个专版,版名为“风华正茂”(大学生之页)、“华人风采”(华侨专版)等,旨在扩大影响,广纳受众。还可开辟“江南文讯”(长三角文化互动专版),内容包含长三角地区文化重要资讯、活动等,同时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媒体宣传与互动。

此外,金实秋表示,《江南时报》也可以设计制作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创产品,增强品牌效应,可与省市文旅厅局沟通,与省属重点文旅窗口进行合作,实现双赢。

记者了解到,金实秋素以兴趣广泛、博学多才而著称,早年涉猎文学评论、诗歌、戏剧等多种文体,发表过多篇识见不凡、在文坛引起争鸣的文章。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着力点有意识地渐渐收拢,开辟出一方于浩瀚文史之海中潜水、发现、捕捞、再造的治学天地。他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钩沉爬梳”中找出一些尚未开掘或比较冷门的选题,而后深深地扎进去,搜罗、比较、筛选,进而归纳、整理、提炼。

金实秋是一位兴趣特别广泛的编选家,例如在楹联方面,他通过搜集与整理,编出十几部关于楹联的书,包括中国名桥联、三国名胜联、古今警联、五百年传世书斋联等等。另一本《古今戏曲楹联集萃》,则得到了汪曾祺先生的青睐,欣然为之作序。上述这些联书大都是公开出版的某一门类的“第一本”,有开创性的意味。联界专家常江认为它们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和作用。

金实秋所策划的一些选题别致而独特,常令出版社的编辑为之拍案叫绝。比如《文人品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把现当代一些作家写粥的文章、想法收集起来,而后精挑细选,汇编成册,再有一篇后记,道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编选故事。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王喜根

让古村镇“活”起来、“火”起来

“‘江南’这两个字含金量很大,把江南特色做好实在是个大工程。”“江南文脉”专家座谈会上,江苏经济报原副总编辑王喜根说道。王喜根长期关注《江南时报》,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他对本报“江南古镇”专题目前已推出的9篇系列报道如数家珍。

因仰慕“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神”冯骥才的作品,更敬仰其为人,在冯骥才的精神感染下,王喜根默默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行动。王喜根笑谈自己是“非遗抢救的义工”,记者职业赋予他深入一线的热情,让他驾轻就熟地触摸到事物的本质,带给他观察、记录、思考的新视角。他说,退休后体验调查古村镇,也是对记者工作的延续。

今年是王喜根退休的第十年,其间他跑遍全国300个古镇古村落,发现江浙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成效最佳。其中苏州独领风骚,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21个,还有不少历史文化名村。在《寻访中国古村镇》《探访中国古村镇》两本书中,王喜根记录了江苏41个古村镇,苏州占15篇。“苏州的保护模式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十分期待能将‘苏州模式’的经验与优势总结出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物质遗产是肌体,历史是血液,非遗是外在的气质,三者共生共存铸就了一个个古村镇的品格与风韵,只有重视和悉心保护,其文脉才能得以长久传承。王喜根说:“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希望大家多到古村镇去看看,勾起回忆,勾起乡愁。我寻访古镇已经十年了,现在也70岁了,全国范围的田野调查已力不从心,就想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江苏作点贡献。”

在他的印象中,浙江西塘是“活”得优雅的古镇,这里有原汁原味、饱含着烟火气的家常场景,给游客带来了自然、温馨的感受。因此他希望以先前提出的学习“西塘模式”,努力推介古村镇保护模式,让江苏许许多多的古村镇“活”起来。

“《江南时报》推出的‘江南古镇’系列我很感兴趣,古村镇需要这样全方位的宣传,多角度的反馈,全媒体的推广。”王喜根表示,古村镇有丰富的内涵,做好江南古村镇保护的宣传,即是对全国古村镇保护的一种贡献。让古村镇“活”起来、“火”起来,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希望《江南时报》继续深挖古村镇内涵,结合非遗、文旅等做足特色,推动历史文脉延续,彰显江南地域特色。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王继林

讲好江苏故事 让江南文化走出去

在“江南文脉”专家座谈会上,王继林表示,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感谢《江南时报》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并表示座谈会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大家的发言都精彩纷呈,对江南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记者了解到,在华人时刊杂志社总编辑这个职务的背后,王继林的艺术才华更令人惊叹。他的诗、书、画、印,无一不精,无一不妙。王继林的艺术世界,仿佛一个绚丽多彩的万花筒,每一面都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是王继林灵魂的寄托,情感的抒发。“雪静苍山远,风轻孤月寒。隔窗闻犬吠,疑是故人还。”他创作于1984年的《雪夜思故人》,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深情的画面。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寒风中那淡淡的忧郁,以及对于故人的深深思念。王继林的诗,既有古人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情感,让人在读诗的同时,仿佛在品味一段人生。除了诗,王继林的画也是一绝。他画山水、人物、花鸟,甚至静物,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他善于将山水和人物融为一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文人画的情怀和韵味传递得淋漓尽致。而王继林的书法,更是他艺术生涯中的璀璨明珠。他的字,既有古人的庄重典雅,又不失现代的潇洒自如。无论是盈尺小品还是丈二巨制,他都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对于《江南时报》这个名称,王继林深感认同,他称之为“金字招牌”。他表示,“江南”两个字地域特点明显,经济富庶,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时”字即时代、时尚、时新,新时代特点明显。他特别强调了“江南文脉”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江南文化的核心,是文人雅士们追寻文化品位的代表。江南文脉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文化自信、文化寻梦、文化繁荣”的新时代文化思想高度契合。

王继林认为,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希望《江南时报》可以增加点海外内容和窗口,让江南文化、长江文化、运河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更好地传播江苏声音,讲好江苏故事,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江南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的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胡正良

打造留住文化乡愁的港湾

“《江南时报》近年来的发展步伐巨大、成就瞩目,在宣传推介江苏文化、江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江南文脉”专家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会员、著名书法美术评论家、康德哲学研究学者胡正良对《江南时报》给予了高度评价。

多年来,胡正良在工作之余经常进行文学创作、哲学研究、书法美术评论。从上世纪80年代起,胡正良便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写过评论李可染、赵朴初、启功等书法美术大家的专题文章。《江南时报》创刊初期,他的文章就曾多次刊登。本报开辟江南文化专版《江南文脉》后,近三年来,他已在该版发表高质量作品30余篇。看着报纸一步步走到今天,胡正良感慨万千,对《江南时报》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形成宣传矩阵,不仅让诗、书、画同台表演,也要让民间艺术、地域风情、文化遗存同步彰显。“江南文脉”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到音乐、曲艺、民间艺术、地域文化、非遗等方面。《江南时报》作为省级媒体,可以与江苏周边地市级以上的主流媒体、刊物联动,形成一个媒体宣传矩阵,为媒体融合、文化推广提供更多有效路径。

二是定期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使宣传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江南文脉”所涵盖的古镇、人文、人物等内涵十分丰富,关键是如何让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丰满起来、灵动起来,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推敲的。可以多组织专家座谈会,进行选题讨论和发展谋划,进一步提升报纸的文化含量和前景定位。

三是擎起使命担当,把“江南文脉”打造成展示江南文化的主体平台,打造成留住文化乡愁的主要港湾。让“江南文脉”为江南文化留根,为江南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留印。

“今年,我将以在南京建都的11个王朝为主要内容,每期以万字左右的篇幅,各写作一篇历史文化散文,完成后第一时间在《江南时报》发表,以表示我对《江南时报》的敬意。同时,作为一名老作者,祝愿《江南时报》越办越好,祝愿《江南文脉》成为中华民族留根铸魂的标志性报纸、标志性栏目、标志性符号。”胡正良表示。

(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

陈全忠

以江南文脉引领长三角青年文化

“我在座谈会的嘉宾里是相对年轻的,前来参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在这方面我受益匪浅。”《风流一代》杂志是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青年刊物,针对“江南文脉”的传承和发扬,《风流一代》杂志副总编辑陈全忠从面向青年人传播的角度出发,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江南文脉”面向青年人传播,要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相链接。“江南地区现在普遍认为是长三角三省一市,是一个区域化的概念。目前长三角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区域化的尝试,我认为《江南时报》可以借此机遇,从文博、文创、文旅等方面,将‘江南文脉’的概念进一步往前推展,比如联合三省一市举办文化主题论坛等,做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尝试。”

如何将“江南文脉”同城市发展战略做好链接?“国家很重视青年发展事业,江苏也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怎样吸引青年人才来到一个城市?文化能做好很多工作。”陈全忠举例,如去年夏天火爆的淄博烧烤,最近全国都在讨论的“尔滨”冰雪经济等,都有饮食文化、青年娱乐文化等文化属性加持。江南地区在城市发展战略上,可以依托“江南文脉”打造出很多特色品牌,将其作为吸引青年人才到这个城市的动力。“江南文化是长三角的发展潜力所在。苏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不仅经济强,更有苏州园林文化,还有苏绣、昆曲等非遗,拥有相对较强的青年发展吸引力。《江南时报》可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提炼共性化、标志性的特质,做一些场景化的探索。”

在新时代,与青年文化链接,激发“江南文脉”的活力与创造力,来引领江南城市的一些青年时尚文化风潮。目前网络微短剧火爆,可以借鉴去年全网刷屏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考虑从微短剧项目出发进行文化剧目创作。同时,也可以打造小文创来吸引更多青年群体。

陈全忠表示:“期待《江南时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仅是辐射江苏,更立足长三角,让江南文化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朱军

用深情的人文关怀浸润众心

“我和《江南时报》是老朋友了,在贵报发表过散文和诗歌,并得到了新媒体的转发。比如《满天风雨下西津》一篇,就是写的西津渡的历史今生……”在座谈会上,《江苏作家》杂志副主编朱军说,“作为写作者,今后我将继续创作更多传承江南文脉的作品。同时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也很关注省内的文学情况。基层作家存在发表难的问题,报纸文学副刊是生长文学的一块丰沃的土壤,其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江苏大地,钟灵毓秀,江南文脉,源远流长。在朱军看来,所谓“文脉”,首先是文学的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四大名著,及至当下活跃在中国文坛的江苏作家,江苏的文脉犹如长河,生生不息,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江苏有着数量庞大的写作群体,仅有的文学刊物并不能满足广大写作者的发表需求,报纸副刊是文学的重要阵地,扩充了文学的版面。《江南时报》能够坚持刊发散文、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是写作者的一块福地。朱军衷心希望《江南时报》能够保持和增加文学的版面。“当然,传统文化涵盖了多种艺术门类,文学以外,民俗、戏曲、书画这些门类的艺术作品在《江南时报》的呈现和宣介,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表示,如果报刊能够多刊发那些既不忘传统、又紧贴时代、且反映人民火热现实的文艺作品,相信会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谈到“江南文脉”当下应以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吸引、打动更多年轻人时,朱军说:“我个人觉得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深情,是文学的根本。受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已经不乏技巧和形式,但文学不是一门技艺,文学终究是人学。”诗歌、散文只要能够写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追求文字的凝练和新意,避免无效的语言,就会让读者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和幸福。

同时,报刊的发展如果能积极与新媒体融合,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推广文学作品,让文学“出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这对报刊和读者来说,是一种双向奔赴,不仅能为报刊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也能播撒更多文学的种子,浸润更多向善的心灵。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王峰

捕捉生活之美 彰显江南风情

“《江南文脉》让我们看到了江南个性与江南风味,拓展了我们对‘江南’二字的认识!”座谈会上,尽览2023年150多期《江南文脉》专版呈现的江南文化盛宴后,南京日报知名文化记者王峰如是感慨。

王峰说,从传播的便捷性来说,纸媒并不占优势,“但为什么纸媒在今天仍有这么大的魅力?个人觉得,还在于它是当下一切传播形式的触发点。纸媒在信息传播中有着严格的追溯议程,有较高的公信力。纸媒的载体形式,也使得从业者需要更丰富的采写经验和职业精神,这也决定了内容上的走深走实。”

“江南文脉”作为纸媒传播的一项内容,自然需要将其优势最大可能发挥出来。王峰觉得,“江南文脉”的回声,当倾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去捕捉平常生活之美。器物之美、生活方式以及深邃的思想,都是我们接续古人的一个通道。纸媒当在这些方面极尽挖掘,以极具个性的风俗、细节和精神力量,彰显悠远空灵的意境、丰富辽阔的思想和清新优雅的江南风情。

结合自己的文化新闻从业经验,王峰主要分享了一点——紧跟新闻热点。比如在国家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之际,他会盘点解读入选其中的南京不同时期代表性碑刻,写出《“活化”碑刻研究,传承刻在石头上的“南京史”》等。

王峰曾获得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工作之余他会写一些短平快的文字,这些文字也能得到相关杂志、报纸的青睐,最后得以结集成书。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新闻从业者拿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其事件本身就很南京,也很江南。

王峰说,诗歌散文有着广大读者群,它们是“江南”的又一种呈现形式。建议《江南文脉》继续做好文学版块,每一个细小的声音都不容错过。真实展现这片热土上的所有文字,就是对江南文脉的传承与重塑。同时,《江南文脉》不同于一般版面,需要有人员长期的投入。它能与它的记者编辑达成双向奔赴,能让一个记者成长起来,最后也能让一个成熟的记者反哺这块版面。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