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本高分老书,一份“交流”书单,描写“沟通与误解”,回响无穷

2024-01-18 11: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人性中最令人惊叹的品质莫过于对他人的同情,莫过于通过交流接受他人的倾向,无论其如何与自己不同甚至是与自己对立……仇恨、厌恶、尊敬、爱、勇气、开心和惆怅,所有的这些情感,我感觉与其说它们来自我的自然秉性,不如说更多地来自我与他人的交流。

休谟(David Hume),《人性论》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1740)

电影《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 ,1967)

想一下我们面临的一桩“疑难杂症”——交流。

无论是在公共层面还是个人层面上,我们每天都会遭遇跨越各种社会边界——包括性别、阶级、种族、年纪、宗教、地域、国家和语言等——的交流的困难。这要么源于扭曲的交流,要么则必须求助于交流才能解决,而后者又常常导向更混乱无序的冲突状态。

我们需要什么?

共同的语言——不单单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语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更多是指一种共通的意义空间。又或者说,是拥有想要达致共同的语言的意愿。

让我来问你这样一个问题,倘若处于生死边缘(祝君吉祥健康!),你是要命,还是要灵魂?

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价值——当然要命啦,命都没有了,灵魂又能到哪里栖身呢?

慢!这只是习惯于“未知生,焉知死”这套实用主义的文化模式的我们的答案,这世上多的是会毫不犹豫回答“要灵魂”的人。生死问题太宏大的话,那么请想一下,若是无法达成交流,我们如何与别人做生意、怎样在异国他乡旅行……

我们共有的人性和生命中亘古不变的永恒问题意味着我们总能开启交流,能从他人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并加以认同——不管这些最初看起来多么陌生。

但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既深刻又微妙。“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场并不等同于进入他们的思维,很可能只是换了个方式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罢了。

我们必须超越从陌生的角度去想象事物在我们眼中会是什么样子的阶段,并真正地去理解事物在以那片土地为家的人眼中是怎样的。

去年我们引进出版了一本现今豆瓣评分稳定在9分出头、并于年底被评为“豆瓣2023年度历史·文化图书No.5”的非虚构作品,它探索了两种不同文化共存时的激烈碰撞。

本书又陆续被凤凰网、晶报等媒体评为其2023年度推荐图书10本之一,许多读者在各社交平台中同样不吝赞赏,再次感谢各位对本书的厚爱!

今天,想要再次向你们推荐本书——无论是已经读过还是闻所未闻,本书实在值得一读再读。

同时,以本书深刻呈现的陌生文化中的交流为引,再向各位推荐过去出版的三本事关用“共同的语言”去“交流”的书,它们所探讨的主题并不都很沉重,但都一样深刻。

#1

《要命还是要灵魂:

医病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美]安妮·法迪曼(Anne Fadiman) 著

汤丽明 / 刘建台 / 杨佳蓉 译

后浪 | 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12月

东方苗族巫术与现代医学的角力,一部独特的在美苗族民族志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美老挝裔家庭为女儿寻医治病的真实故事。黎亚一家是苗族难民,1980年从老挝移民到美国。黎亚大约三个月大时,突发癫痫,被母亲抱着来到默塞德医院求诊。不通苗语的急诊医生将黎亚误诊为“初期支气管肺炎”,开了药后便请他们离开。在以后的岁月中,黎亚频繁地进出医院,在被专业医生确诊后,她的情况依然不见好转。医生发现,黎亚的父母根本没有按指示给黎亚服药。

在苗族,癫痫被认为是一种光彩的病,代表此人受到神召,所以黎亚特别受父母疼爱。黎亚的父母更相信苗族传统的治疗方式,他们认为医生开的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在黎亚病情越发严重时,他们已经无法信任医生能够治好黎亚。

双方言语不通,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不同,西方医学要“生命”,而苗族文化要“灵魂”,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导致一次次医病沟通沦为徒劳。

作者一方面以温情细腻的语言记述故事经过,另一方面以人类学的笔法理性地论述在美苗族的民俗文化、过往经历与生活现状,两部分如蒙太奇般穿插进行,如纪录片般展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爱的故事,同时编织出一幅生动壮丽的群像。

在此附上凤凰网推荐本书的评语,希望能令各位对本书有一个更生动的把握:

书单中入选的国外非虚构作品《要命还是要灵魂》,不单是一份民族志研究、非虚构写作范本,还是全然不同的两种生命的碰撞和至真至简的记载。

推荐理由·推荐人:渡水崖

患有癫痫、感染败血症的女孩黎亚,背后是生活在美国西部城市的一个老挝苗族难民家庭,她的诊疗和照护过程是战争史、民族文化的切片。珍贵的是,作者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用大量的资料调查、一手访谈和长达数年的独立写作,将自己的生活介入一个小女孩的成长、一个普通人家庭的今时往事之中,与书中人完成了互相作用的关系,视角温润、宽厚。

“要命还是要灵魂”,当带领边缘、底层的群落从死亡隘口逃出的并非科学知识,宗族和文化信仰亦有超越愚昧和落后的积极作用,而美国医疗系统和高等教育与之的差异、误解、冲突,显出医病的可控和不可抗力。这不单是一份民族志研究、非虚构写作范本,还是全然不同的两种生命的碰撞和至真至简的记载。故事主角在家人爱和巫术下以有“灵魂”的方式存活至三十岁,而美国医生、社工和养护家庭用科学、西方医学和政策性支持给予“命”的延续,最后两方的理解、和解,人性有穿透一切隔阂的动人。

作为二十多年前的作品在大陆引进,作者的文笔、翻译的腔调都颇有风骨和文质彬彬,显出与故事本身同样的体面和尊严,这也是行文末句的一份脚注,“共同的语言”。

#2

《在中国大地上:

搭火车旅行记》

(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

[美]保罗·索鲁( Paul Theroux) 著

陈媛媛 译

后浪 | 九州出版社,2020年10月

激荡传奇的80年代,老外视角的全新记录

1986年,“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这一次,是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是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

他走到中国大地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

不过,他对众人趋之若鹜的景点毫无兴趣。他喜欢写人,喜欢观察他们的外表和神态,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以窥他们的思想——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

也正是这一次次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有了鞭辟入里的见解。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改革开放之后,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这既是一位外国人同八十年代的中国人的交流,亦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不同年代的中国人的时空回访。

#3

《四万万顾客》

(400 Million Customers)

[美]卡尔·克劳(Carl Crow) 著

徐阳 译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2022年1月

西方广告大亨,以点滴生活写照四万万中国人,窥见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和与今相通的人性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街头,上海四大外资广告企业之一——克劳公司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公司创办人卡尔·克劳是上海滩较早开始从事广告和商品推销业务的外国商人,他将四万万中国人全都看作潜在的顾客,研究了与他们相关的方方面面。

本书中,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和诙谐精准的文字,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逸闻趣事:“汉堡马掌”并不都来自德国汉堡,一包十二枚规格不同的缝衣针就算作为赠品在中国也没有市场,买钱塘江的鱼付的钱可能并不包括拴鱼绳的费用,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国菜”炒杂碎在中国却并不存在……

一方面,克劳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融入本书,避开了刻板印象书写方式和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字里行间充满对中国与中国人的热爱,使今天的我们能直面民国的市井街巷、普通人的百态生活。

另一方面,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洞悉了纷纭商品交易背后折射出的林林总总。国人的心理模式、生活理念、处事文化,在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仍未过时,读者回望过去,审视自己,将会感同身受。

#4

《榆林道》

胡成 著

后浪丨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

十年之后,重返陕北,共赴一场穿越历史与地理、过去与当下的现地之旅

榆林道,乍听似是榆树成林的通途,实为穿越陕西北部榆林地区的道路。而陕北,是聚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的地区。在十余年后,作者重返陕北,重走榆林道,重经绥德、米脂、榆林、横山、靖边、白城则、安边、定边、盐池、同心。

绥德嘬着烟锅的康老汉、在靖边土地上辛劳耕作的牛家老太太、白城则万荣大叔家的一窑灯火……作者胸怀历史,脚踏土地,榆林道上偶遇的旧雨新知的生活,于书中一一浮现。除了情感深厚的文字,亦身为摄影师的作者将这次旅行中的部分照片随文插入,图文并茂,更加真实立体地呈现榆林道上的风土人情。

作者特别将这场穿越历史与地理、过去与当下的现地之旅献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一切都是触发记忆的开关,人们永远也无法预知它们什么时候忽然出现。作者所写十年间陕北的人与事,实际也涵盖了迄今所经历的所有的人与事——那些已然离去的,那些仍在却无法摆脱“离去的人与事”的人与事。

我们注定无法相伴一生,作者说着“再见边关,再见故园”,这是献给过去的人与事的回忆之书,但求我们在彼此的思念与回忆中重新互相理解,而后永不分离。

法迪曼在《要命还是要灵魂》的十五周年版后记中写到,“希望这本书的定位不是关于苗族的‘那一本书’,而是描写沟通与误解的众多书籍之一”;

索鲁在《中国大地上》的结尾里写下这样一段话,“这趟中国之旅是如此漫长,我为此耗费了许多精力。于我而言,它不再是一场旅行。它已经融入我的生命。旅行结束时,我感到自己即将踏上的不是归途,而是一条离别之路,真舍不得离开”;

克劳在《四万万顾客》的序中坦言,“研究中国人及其性格、历史和习俗,对我来说并不是件苦差事,现在我对他们的兴趣,绝不亚于我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第一次激动地坐上黄包车时”;

胡成则在《榆林道》里时常提到陕北一带的方言艰涩,令其交流起来不免有些支离破碎之感,但仍收获了许多游历见闻,这一定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真诚地交流,想要诉说,尽管词不达意,甚至是产生或大或小的误解、冲突。

但误解与冲突也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更多地了解他人是如何思考的,我们会变得对自以为拥有的知识感到不那么确定,而这始终是达致更多理解的第一步。

这四本书,亦是“描写沟通与误解的众多书籍”之四,祝我们历经曲折之后总是能相互理解。

原标题:《四本高分老书,一份「交流」书单,描写“沟通与误解”,回响无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