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00亿泡沫破裂,“独角兽”柔宇之殇
唏嘘!曾经的柔性屏“独角兽”企业,依旧没能逃离欠薪的漩涡。
2023年岁末,深圳龙岗柔宇科技显示基地,聚集了一批讨薪的员工。这家红极一时的独角兽企业,再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悉,这并非该企业第一次陷入欠薪漩涡。
早在2022年,曾经红极一时柔性屏领导企业,情况开始急转直下,从拟上市到欠薪,仅仅不到一年时间。
作为全球柔性科技行业的先驱,柔宇科技的“衰落”更像是一场自身准备不足而引发的悲剧,作为一家创业企业,疯狂烧钱的背后,更像是一场没有系安全带的豪赌。
有人曾评价,柔宇科技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与创始人刘自鸿个性中的执拗是脱不开关系的,正是因为他的执拗,才让柔宇与机遇屡屡擦肩而过。
在折叠屏大火的当下,柔宇并非生不逢时,也并非运气之差。
手握3000多项专利,而未能转化成收入。
这是技术与商业之间的博弈,同时也提醒着创业者,企业的核心是拥有“造血”能力,而盈利的尽头才是梦想。
从ofo的失败,我们也能窥探创业企业狂飙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些拔苗助长带来的成长,必须让商业回归商业,让技术回归技术。
创始人也必须学会克制权力带来的幻觉,学会让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情,否则那些看似繁荣的泡沫,最终会在扩张之中化为齑粉。
由于自身缺乏“造血”能力,柔宇科技已经徘徊在了危险的边缘。由于这家企业总是缺钱,且屡屡错失良机。
如今,债台高筑的柔宇,依旧在死循环里徘徊,至今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在苦苦的等待着曙光的出现。
天才的“困局”
大多数的天才,最后都只能平凡的度过一生。
1983年出生的刘自鸿,17岁时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之后,他也选择了留美。26岁,他就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与大部分前辈的人生路径一样,国内名校毕业、选择留学然后进入全球知名公司、回国创业;走上这条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幸运。
博士毕业之后,刘自鸿进入IBM,成为了该公司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履历的光环加上名校的光环,工作三年多的刘自鸿选择自主创业。
2012年,其在多地同步创立跨国公司柔宇科技。
由于本身起点较高,且拥有国际视野。柔宇科技很快获得了一众资本的青睐。
就连真格基金的徐小平,也为错失柔宇科技而扼腕叹息,他说,“每次看到它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骄傲,被碾压得粉碎。”
开局的顺利,让这家企业开始熠熠生辉。且仅用两年时间,柔宇科技便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卷曲半径小至1毫米。在当时这项技术绝对领先,这家企业的“光环”也越发闪耀。
仅2017年至2019年三年时间,柔宇科技就获得了7轮融资,参与投资的企业包括IDG、深创投、松禾资本等。
到2020年,柔宇科技的估值就达到了60亿美元;资本的加持加上自身烧钱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柔宇科技就启动了上市。
起初,柔宇科技选择了赴美上市,但是很快这项计划就搁浅了。
于是,柔宇科技开始谋求A股上市。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独角兽企业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144.43亿元,整体估值为577亿元。
可是当招股说明书披露之后,柔宇的资金困境一下就被曝光在大众视野当中,由此之后,柔宇科技的情况就开始急转直下。
有人分析,可能刘自鸿是技术出身,比较懂技术,不太懂经营。所以柔宇的困境,刘自鸿难辞其咎。
侃见财经认为,有时候这些天才身上的特质,的确很容易成事,就像戴威。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的那种偏执的执拗,的确成为了企业后来成长的障碍。
柔宇之殇
一直融资,一直亏损。
柔宇有时候就像一个黑洞,翻阅其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1亿元、2.3亿元和1.2亿元;净利润则为,-3.6亿元、-8亿元、-10.7亿元和-9.6亿元。
不断扩大的亏损,导致了柔宇现金流岌岌可危。
但当时,刘自鸿认为券商给的估值不够,于是就撤回了上市申请。从结果来看,如果当时选择上市,柔宇可能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局面。
上市未果的柔宇逐渐让投资人失去了耐心。
这是柔宇科技噩梦的开始,在招股书中,面对巨额的亏损,柔宇科技解释称,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但其成立以来,柔宇屏幕并未出现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中,自有品牌在公开渠道难觅踪影。
一时间,质疑之声“淹没”了柔宇,也基本堵死了其融资渠道。
到了2022年年初,有媒体报道柔宇科技在内部公布称,员工清明节后继续放假,为期三个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计酬。
尽管柔宇科技极力否认,且称这是谣言,但柔宇科技已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彻底是关不上了。不久之后,柔宇科技的欠薪就数次登上了热搜。
有消息称,2021年,柔宇曾找来了联想集团前副总裁赵泓紧急救火,赵泓也不负期望签下了6亿元订单的大合同。
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过柔宇科技一位供应商时,他表示,“那笔合同据说对方给了预付款,但是刘自鸿没有用来投产,而是用来还债了,资金没能及时滚动起来,人脉也伤了,赵泓待了几个月就走了。”
现在,柔宇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当中,尽管刘自鸿后来也向投资人妥协了,但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期,最终没能为企业找来救命钱。目前,柔宇科技仅靠自身的确已经难以解决问题了,且在一轮又一轮的资金困境下,其员工也只剩下了二三百人。如果欠薪问题没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后续其处境只会更加恶劣。
从当下的状况来看,留给刘自鸿以及柔宇科技的时间,的确不太多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