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静观欧洲︱近距离感受意大利的伤痛
学生时代想起意大利,免不了一番心旌摇曳。彼时的意大利高高在上:古罗马赫赫的文治武功,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中心;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引领风骚数百年,至今仍在艺术和时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意大利还是诞生了无线电、打字机、直升机、气压计等重要发明的伟大国度,七国集团成员之一,是个高度发达的国家。笔者十二年前首次前往意大利时,怀揣的是近乎“朝圣”的心情。时隔十二年,狗年依旧,故地重游,尽管意大利早已从笔者心中"圣坛"跌落,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坏消息面前"碎"成一地鸡毛,但一番实地游历,让笔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意大利的伤痛。
当地时间2018年10月6日,意大利罗马,意大利极右翼团体在当地游行示威,反对“不受控制的移民”。 视觉中国 图
一、移民多不多?
从机场坐火车抵达罗马特米尼中心站,不小心错过了主出口,便从车站西南小出口出站了,按地图显示沿街道向北行走。街道狭窄,卫生状况不佳。道旁大多是或关闭、或破败、或歇业的小商铺,周围三三两两地聚集着或站着、或坐着、或蹲着的男性黑人。他们无所事事,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低声嘀咕,还有的就盯着你看,面无表情。那眼神,妄自猜测一下,那就是“猎人”在评估"猎物"的价值。这条连接主街区的街道大约长500米,我们走在这道上,硬是没见到一个意大利人,好在此时是大中午,而且我们衣着朴素,风尘仆仆,步履匆匆......反正这500米的街道给笔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到了主街区,能看到大量游客,当然还有大量的黑人小商贩。后来笔者发现,黑人小商贩已成为意大利旅游点的“流动标识”,卖假名牌的,卖小商品的,讨小费的,他们似乎“垄断”了这些“低端业务”。最受不了的是,不断有黑人找你搭讪,先“十分热情”地送你个“礼物”,然后就缠着你要高额小费。笔者在西班牙广场就看到两个黑人使用这种伎俩。从斗兽场开始,笔者也被搭讪,在罗马最多有二十多人,不堪其扰。笔者后期的应对策略是:一微笑、二摆手、三装不懂英语马上走。黑人难移民多的不仅是罗马等旅游城市,撒丁岛首府卡利亚里的西郊成片的街区都是黑人难移民。
近年来,难移民的大量涌入已是欧盟普遍问题。根据上半年针对欧盟各国的一项民调,移民问题都成为欧盟各国的首要关切。其中意大利更是重灾区,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在意大利递交难民申请的超过33万人,在欧盟内仅次于德国,在意大利登陆的难移民估计超过65万。
非洲近年的战乱和贫困,在利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尼日尔等国制造了更多难民。意大利地处欧洲南大门,由于地理之便,一直是非洲难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之一。而且根据欧盟《都柏林规则》规定,寻求庇护的难民必须到入境欧盟的第一个成员国申请庇护,如在欧盟其他国家申请将被遣返至第一入境国。这样的规定对欧盟边境的意大利无疑雪上加霜。
数量激增的难移民在经济、文化、治安等方面加剧了当地民众不满。我在罗马住宿的酒店老板是名意大利中年男子,他提起难移民直摇头,“这些小商贩太多了,他们能卖点东西就挣点钱,挣不着就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不仅把罗马的治安搞差了,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意大利作家安德里亚愤怒地写道,“我们意大利过去15年接纳了350万移民。别再提什么意大利人是好人,我们意大利人不再当好人,我们意大利人要当种族主义者,我们要勇敢地对移民说不”。在英国留学的意大利学生拉斐罗2017年曾谈及,“意大利民意对难移民的态度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政治风向也会随之而变。意大利政客在公开场合只讲政治正确的话,而老百姓在酒吧里的各种抱怨更值得关注”。
拉斐罗这番“知政失者在草野”的言论还有些前瞻性。今年意大利政坛确实迎来“地震”,在3月的大选中,右翼联盟和五星运动得票领先,并于6月组成民粹色彩极强的新政府。新政府对待难移民显示出超强硬的态度。意大利副总理兼内政部长萨尔维尼多次表示,“意大利养不起源源不断的非洲难移民,必须遣返。也只有遣返,才能阻止更多非洲的偷渡客。目前意大利一年才遣返7000人,只是杯水车薪,照此进度,80年都遣返不了所有的非法移民”。遣返也是说易行难,欧盟多年来一直在强调加强遣返非法移民,也提出一些新方案,但大多效果不彰。因为欧洲国家要遣返非法移民,必须征得非法移民来源国的同意才行,在缺乏相关协议或者来源国不同意执行有关协议的情况下,遣返工作举步维艰。
意大利新政府在移民问题也是铁了心,既然难遣返,干脆不让进。6月,意大利为了一艘载有629名难民的船只,与马耳他、西班牙发生争执。8月,意大利将一艘载有177名难民的船停在西西里岛卡塔尼亚港,只批准未成年人上岸。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三国的内政部长还在6月宣布,将共同组建“反移民轴心”,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意大利还在欧盟夏季峰会上力推移民改革方案,希望修改《都柏林规则》相关规定,让欧洲国家共同承受难民压力,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意大利。新政府对待难移民的强硬立场得到意大利民众的支持,近期民调显示,近60%的意大利民众赞成新政府相关立场并支持新政府的系列举措。在伦敦工作的意大利人鲁盖尼表示,新政府在着手解决移民问题了,他们的勇气至少让人看到希望。
当前欧洲针对移民问题有两派意见,一种是“乐观派”,认为世界整体更加宽容,比如"黑人与白人不适合约会结婚"的观点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民意支持率是45%,如今已下降到10%。年轻一代对移民态度更加开放包容,从长远看,只要难移民问题能熬过当前无序混乱阶段,最终会被欧洲多元包容的文化有序地消化掉。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难民开放”政策秉持的就是这种理念。
另一种则属“悲观派”,认为难移民是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欧洲的民主自由本质上仍是建立在“族群政治”之上的,因为“族群政治”是人类的本性,难移民在价值观、利益分配、行事准则等方面的冲击,侵蚀了“族群政治”的根本原则,必须降低难移民比例,采取严格的移民和归化政策。像萨尔维尼这样的"政治新星"便是这种思潮的拥趸。目前看,默克尔在难民政策上遭遇国内“滑铁卢”,她本人也萌生退意,宣布放弃竞选基民盟主席,在2021年总理任期结束后不再执政。在"后默克尔时代",意大利在难移民问题上的呼声将会更加响亮,欧洲整体也会收紧政策。
二、经济糟不糟?
笔者在托斯卡纳地区住过两家度假村酒店,离知名景区有点远,目标市场是针对当地人度假客。虽是旅游旺季,但这两家酒店入住率都不高,只有零零星星的客人。笔者有次周四上午十点多在酒店用早餐,整个餐厅只有一个服务员在收拾打理,他的女朋友二十来岁,就在门口闲坐着发呆。经过攀谈,我了解到她一直没找到工作,一“毕业"就"失业”。村子里像她这样失业青年并不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大利的青年失业率很高,在欧盟仅次于希腊,与西班牙不相上下。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被称为"失去的一代",他们来到世界时,意大利经济就已陷入停滞,在他们印象中,媒体总是在讨论各种各样的危机,尽管政府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但危机依然萦绕不去,生活水平却在不断下滑。拉斐罗认为"失去的一代"很倒霉,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被边缘化,普遍都很悲观,“明天会更差”,“一代不如一代”。
意大利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全国45岁以上的人口已多过45岁以下。意大利位列欧洲出生率最低的国家,平均每个女性生育1.37个子女,低于欧洲1.6的平均值。意大利政府曾于2016年专门做过鼓励生育的系列宣传活动,结果激起民众公愤,大家纷纷吐槽:带薪产假在哪里?托儿服务在哪里?养儿补贴在哪里?社会服务、福利保障都跟不上,凭什么忽悠我们生孩子?最后这次系列宣传活动不得不中途叫停。意大利用于福利保障的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额度只有欧洲平均水平的一半。
就业率低、生育率低的症结在于经济增长率低。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工业生产指数与2008年相比仍低17%。意大利一线旅游城市还是欣欣向荣,游人如织,消费强劲,充满活力,但意大利南部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笔者此次去了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确实加深了对意大利南北差距的感性认识。以卡利亚里为例,城中旅游区还行,但郊区破败不堪,房屋年久失修,路边停的多是应该报废的老旧车辆。走过几个街区,电线乱搭,衣服乱晾,垃圾乱扔,让笔者疑心穿越到了国内1990年代的某个西部小县城。
新政府上台后,重病下猛药,针对意大利的经济乱象推出了激进措施:减税、扩大公共开支、提高工资、加强福利等等。9月新政府公布了扩大赤字的2019年预算方案,财赤计划占其国内GDP的2.4%,较前任政府高出2倍以上。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政府财赤和债务占GDP比重上限为3%和60%,而意大利结构性债务占GDP已超过130%。新政府刺激经济的举措肯定会进一步加剧债务负担。协商无果之后,欧盟于10月23日否决了意大利预算案,这还是欧盟首度否决成员国预算案。
意大利目前经济困境的病根还是日益恶化的结构性问题,在短期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随时可能成为"导火索",诱发新的欧债危机。而且意大利经济是希腊10倍,其债务占欧元区整体债务的23%,远高于希腊,如果引爆这颗"炸弹",烈度太大。殷鉴不远,不可不防。
三、社会乱不乱?
意大利整体治安尚可,也许是笔者听惯了关于意大利黑手党、飞车党、扒手党、诈骗党之类故事后,小心脏已足够强大,反正在意大利没有中招。意大利社会之"乱"更多体现在规则意识薄弱,社会“碎片化”。
意大利高速路上限速是每小时130公里,但笔者以130的速度行驶在主车道时,旁边超车道上车辆以170以上的速度不断呼啸而过,身后也有车快速抵至笔者车尾,有的车还鸣笛催着加速;餐厅里有禁止吸烟标识,但仍有人泰然自若地吞云吐雾;其它乱停车、乱扔垃圾、高声喧哗、不排队的现象也能看到。
笔者通过国内租车网站预订了意大利租车公司Maggiore的宝马2系车,在罗马取车时,该公司只有一名柜员,他以笔者晚到为由,只给了笔者一辆丰田Yaris两厢小车,要宝马2级别就要加钱。笔者据理力争,并拿英文版出租车合同与其理论,对方不屑一顾,“这是你和中国公司的合同,和我们意大利公司没关系,要找你去找中国公司”,然后就把笔者晾在一边。后来笔者和鲁盖尼聊及此事,他的解释是,意大利人不重“规则”重“人情”,不少意大利本土小公司都会“杀生济熟”,通过给熟人更多好处才能生存下去。
一旦成为“熟人”,就可以享受VIP待遇。在托斯卡纳的一个乡村小酒馆里,笔者和一位当地人聊得甚熟,后来由于天黑且手机无信号,笔者找不到酒店便向他求助。结果他二话不说,叫来一个小伙子咕噜了几句意大利语,那小伙子便十分热情招呼笔者,硬是开车5分钟将我们的车带到酒店。
这样的“熟人社会”也助长了意大利“地方主义”,加剧了社会“碎片化”。意大利的“地方主义”颇有名气。首先,意大利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不算长,1861年才建立意大利王国,此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民众对“家乡”认同感更甚于“国家”。“爱国主义”在“爱城主义”或“爱乡主义”面前显得很脆弱。去年意大利国家队自1958年来首次在预选赛中被淘汰出局,但意大利球迷并未多么伤心欲绝。反倒是在欧冠比赛中,支持罗马队的罗马人或者支持尤文图斯的都灵人,那份狂热足以让人感受到市民与城市那种“生死与共”的情感纽带。
其次,“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意大利各个地方较好地保留了各自特色文化,比如和足球一样不容辜负的美食文化。如果在意大利餐厅看到两个人争辩得面红耳赤,不一定是政见不同,很可能只是在考证比萨饼的烹饪方法,是佛罗伦萨式的,还是锡耶纳式的。在意大利“地方主义”文化中,这可是事关两人友谊的重大事件,因为“吃这些东西的是我的挚友,吃那些东西的是我的仇敌”。以食物划界是“地方主义”一大特点,根据意大利作家法萨诺的描述,伦巴第人是“吃芜菁的”,威尼斯人是“吃玉米糕的”,托斯卡纳人是“吃栗子的”,克雷莫纳人是“吃豆子的”,维琴察人是“吃猫的人”......意大利的酒也不例外,其酿酒葡萄的种类分得极细,号称比世界其他地方全加起来还要多。意大利几乎每个村子夏天都要举行美食节,证明其美食美酒优于邻村,这种自我陶醉式的活动就像履行某种神圣仪式,增强成员归属感,提升整体忠诚度。
此外,在意大利整体经济低迷时,各地方也“各显神通”,加强“自救”。前述失业女孩也提到,尽管她没有固定工作,但村子里很照顾她,经常提供打零工的机会,她挣的钱足以维持生计。一些经济基础好的地区乘机要求获得更大权力,威尼托和伦巴第大区去年就举行了公投,希望以“自治区”的形式向中央政府索要更多自主权。
四、欧盟脱不脱?
鲁盖尼曾对笔者讲,罗马除了房子比伦敦便宜,其它都不便宜。笔者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罗马的博物馆收费,伦敦的博物馆基本免费;意大利的高速公路收费,英国免费,而意大利的汽油居然比英国贵;罗马的牛奶、面包等日用食品也不比伦敦便宜;意大利咖啡店的卡布其诺倒是便宜,我买了一杯才发现其份量不到伦敦的一半。
意大利十多年来工资不涨物价涨,不少人将其怪罪于欧元区。拉斐罗认为意大利加入欧元区是一个“历史性错误”。欧元从此将意大利经济绑得严严实实,成就了德国“欧洲霸主”的地位,而将意大利变成日益虚弱的小伙伴。这种看法虽有失偏颇,却不乏市场。意大利经济的疲软主要原因可能不是欧元区,在加入欧元区之前,意大利经济已显颓势。不过欧元区确实让不同成员国差距拉大。2007至2017年期间,意大利名义GDP仅增长9%,比德国低了25个百分点;人均GDP仅增长3%,比希腊还要低。“人比人,气死人”,国比国,亦如此。
意大利由曾经最亲欧的欧盟创始国蜕变成了“疑欧国”,各方都将欧元区或欧盟作为出气筒。拉斐罗认为欧盟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他能方便地来英国留学,掌握了英语,世界上机会多的是,只要不回意大利就行。意大利的政客也抱怨,“在移民、债务、外交等问题上,欧盟总是在指责意大利,却很少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与英国相比,意大利的“反欧”、“疑欧”也有其自身特点。第一,年轻人“反欧”,老年人“亲欧”。根据民调,认为意大利应改变亲欧盟政策的,45岁以下的占比71%,45岁以上为50%;如果举行脱欧公投,45岁以下的,脱欧占比51%,留欧占比46%,45岁以上的,脱欧仅为26%,留欧为68%。第二,南部地区“反欧”,北部地区“亲欧”。意大利北部地区经济更具活力,与德法关系更近,而南部地区却找不到出路。这也是五星运动打着反欧盟的旗帜在南方攻城略地、大获全胜的原因之一。第三,“反欧元区”更甚于“反欧盟”。不少有识之士对欧盟带给意大利的好处还是心中有数的,而且在英国脱欧的情况下,意大利作为欧洲四大国之一,其在欧盟内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平衡德、法的战略性力量。因此即使是五星运动、北方联盟等民粹势力,嚷嚷得最多的也只是退出欧元区,而非退出欧盟,而且新政府成立后并未也不会寻求退出欧元区或推动脱欧公投的类似行动。
虽然意大利不会脱欧,但其对欧盟的怨恨不会随风而逝,与欧盟的讨价还价不会少,此次围绕预算方案的纷争就是一次对双方关系的考验。而且欧元区存在的诸多痼疾,确实到了必须认真思考改革方案的时候了。
自从古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崛起之后,意大利从不缺少震惊世界的人,也干出了太多惊天动地的事。行走在意大利土地上,仿佛走在一部大国兴衰史上。每念于兹,笔者便心存敬畏。沧海桑田,曾经的巨人已倒下来疗伤止痛,近距离感受他的伤痛,也许可以让新的巨人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