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南京市委书记谈十年科技体制改革启示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2018-11-05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科教资源优势”等不等于“创新优势”?“人才流入”等不等于“人才红利”?

拥有53所高校、83万大学生、80多名院士的南京,用了10年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的时间,给出的答案是:不等于。

11月3日,2018紫金山创新峰会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出席并讲话。南京日报 图

11月3日,2018紫金山创新峰会论坛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讲话中,掷地有声地谈起了“五个不等于”。这也是作为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南京,在过去10年探索中获得的“启示”。

张敬华坦言,长期以来,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新的优势和竞争的优势,“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人才流入也不等于人才红利”。

那么,南京科技创新下一步该如何走?张敬华说,要坚持走“融合融通,市场驱动,开放合作,人才引领,生态支撑”的创新之路。

在讲话的最后,张敬华连抛了3个问题,邀外界把脉问诊:一是如何真正形成有利于推动创新的动力机制?二是如何积极稳妥地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三是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及全球的创新体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成为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最为关切的议题之一。

科教资源丰富的南京启示:资源优势≠创新优势

南京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科教重城。据张敬华介绍,南京有53所高校,其中有12所高校入选了“双一流”名单。此外,南京还有83万在校大学生、80多名“两院”院士,有12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一批大院大所。

然而,“长期以来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新的优势和竞争的优势。”张敬华说。

相反,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在过去不短的时期内,地位颇有些“尴尬”。比如,经济总量上,南京的GDP曾长期落伍于同省的苏州、无锡,2006年南京GDP只相当于无锡的82.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之前过度倚靠外向型经济的城市受到冲击,而南京拥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种资源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南京亦开始探索,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此背景下,南京于2009年初主动申请成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试点城市,希望通过改革探索,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2017年7月,就任南京市委书记后,如何把科教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成为张敬华重点思考的“大问题”。在他履新南京市委书记4个月时,他在召集区委书记座谈时,首次系统地公开阐述了自己的思路:抓创新驱动,对标先进城市找差距,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2018年1月3日,开年后的首个工作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不仅写进了2018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的主题词,也成为南京新一届党政主要领导讲话中的“高频词”。

于是,南京部署创新驱动发展的“121”战略,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所谓“121”是指:建设一个名城,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两个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

为了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即打通地方与高校院所的双向融通等问题,南京开始推进“两地一融合”战略(推动科研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以及南京与在宁高校院所的融合发展),目的就是让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走出去,让南京的创新需求走进去。

目前,已有168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宁落户,孵化引进科技企业项目286个。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就在于其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事业费、没有“计划”色彩,高校、科研院所及民间资本均可成为投资建设主体,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等方面都采用了市场化手段。

同时,南京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比如,对在南京从事高精尖技产业的个人所得税从45%降到20%等;对常规性的人才给予无条件落户,大学生可在南京领5年住房补贴;对公职人才实行举荐制,市场化选人,注重市场评价,不比学历,不比资历,不比论文,不拘一格。

经过多年持续接力发展,2016年,南京成为全国第11个GDP破万亿的城市,在江苏省内的经济总量仅次于苏州。

而创新激发的动能也在初步显现。2018年前三季度,南京经济保持了8%的较高增速,增速位居江苏第1位,在全国万亿GDP城市中列第5位。

今年1-9月,南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增长40%以上,科技型企业增长23%,剑桥、清华、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等资源汇聚南京。近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构建创新之城——中国创新城市TOP10的启示》的研究报告,南京创新总指数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英国《自然》杂志增刊最新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50强榜单中,南京名列全球第12位。

南京“隐痛”: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迫在眉睫

长久以来,南京虽高校林立,科教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等原因,南京却缺乏代表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

2017年,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竞争中,与中科院关系非常密切的合肥,从南京、武汉、西安等一众科教重城中脱颖而出,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陈雯曾如此阐述其重要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集原创思想—技术开发—产品中试—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进而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的“连锁效应”。

“简单来说,关键不在于这个称号,而在于称号背后国家会赋予你的资源,包括科学家、资金、装备等等。”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华对澎湃新闻解释,未来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是看是否能够产生颠覆性重大创新突破,而这倚赖于基础研究(短期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也意味着前期要大量持续的“砸钱”。

东有上海,西有合肥,“南京既面临着东西两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的左右夹击,又面对浙江的之江实验室和广东的广东省实验室等基础研究领域地方布局的竞争,压力很大。”张华表示。

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做主旨演讲时也指出,南京的科技创新还不见“高峰”,也缺乏原创成果。

这让南京感到了一种紧迫性。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陈雯在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全力争取在南京设立国家科学中心的对策建议》中表示,随着上海和合肥入选国家科学中心,南京日益感到“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上海的研发经费R&D已达到3.7%,而南京是3%,同时,南京与合肥的经济总量差距已从2000年的3.2倍缩小到目前的1.7倍。

“南京由于缺乏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成为它在申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的‘先天不足’。”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华对澎湃新闻表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誉为“国之重器”,是国家组织尖端研究、集聚创新资源的基础研究基地。若获批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则意味着国家对这座城市有规模庞大且稳定的研发投入和顶尖科研资源的集聚。因此,武汉、西安、成都等科教资源发达的城市都在争抢布局,“南京已经到了‘不创建不行,创建晚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

2017年底,“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写入了南京“121”战略中。今年3月,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南京市长蓝绍敏称,恳请国家支持南京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对南京来说,我们愿意、舍得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但也迫切需要国家在规划、政策和顶层设计方面给予支持”。

战略上的鼓与呼之外,创建作为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的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也已在落地当中。

今年5月、8月,依托南京本土在网络通信领域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未来网络实验室、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先后在南京揭牌成立,成为南京未来申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两大支撑。

“下一步怎么把(紫金山实验室)这个科学中心运作起来,交一份比较好的成绩单,然后争取把国家(实验室)的牌子拿回来?如何更好地对接和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增强与其他城市的发展互动性、要素流动性和创新协同性?如何更好地嵌入全球创新网络,面向全球集聚资源?这也是2019年我们要重点突破的一个主攻方向。”张敬华最后说道。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