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考研不足50天,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大门向谁开?
近日,2019年考研报名正式落下帷幕,留给学生的备考时间已不足两月。由于就业形势改变、应对学历升级的需求等诸多因素复合,更多应届考生、社会考生选择走向考研考场。除此之外,“名校情结”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超7成考生读研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向往“清北复交”等名校。
▲图片来自镝数 www.dydata.io事实上,想要读取研究生除了“考”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径:保研。这条道路往往针对大学四年在学业表现上更为突出的学生,获取保研资格后,他们能够免去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直接参加心仪院校的复试。
保研和考研看上去是两条独立的通往国内名校深造的路。但是在名校招生名额相对稳定且有限的情况下,却也是相互影响制约:留给保研同学的名额越多,剩下给统招生留下的名额则相对减少。统考报录比越来越高,统考生压力陡增;推免生使出浑身解数准备复试,仍存在着简历关都难过的情况。
关关难过关关过,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大门究竟更倾向于向哪些学生敞开?
▍考研:竞争加剧,提高学历层次诉求迫切
每到年底考研初试结束,教育部会根据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和总体初试成绩划分考研国家线,其中包括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为了了解名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分析在研究生招生中有较大优势的“*34所”。
(*这34所院校均为985工程大学,在选择人才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也就是大部分同学追求的名校。)
信息不透明也是统考生的一大痛点。由于考研报名时仅能填报一所院校、一个专业,否则将会面临未知的调剂。选学校、选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填报,才能降低“当炮灰”的概率。每年院校会在考研报名前陆续出台招生简章是统考生选报专业最重要的参考。
“34所”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34所自主划线院校中共有15所公布了2017年统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除东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外,报录比均高于2016年全国考研3:1的报录比。
▲图片来自镝数 www.dydata.io其中,复旦大学报录比最高,达到了9.96:1,热门专业如金融的竞争可达17:1,竞争尤为激烈。专业的报录比从侧面可以反映该专业的热门程度,衡量竞争压力的大小。如果考生不是成竹在胸,一般建议考生尽量错开录取人数偏少、报录比过高的专业。
近年来,专硕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2017年,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人数猛增43.5%,达40.5万人,首次超越学术型研究生;而在2009年时,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人数尚不足10万人,不及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六分之一。院校逐渐扩大招生规模,平均每年维持6%左右的增幅。然而,院校的录取人数增长速率远不及报名人数的增长,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陡增18.4%。
▲图片来自镝数 www.dydata.io▍推免:政策倾斜,推免生迎来收获的季节?
僧多粥少,每年都变成了所谓“最严峻考研季”。而推免生名额的增加无疑是往严峻的考研形势中添了一把火。
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共有54所高校获得教育部备案入选2017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新增比例达17.3%。至此,全国具有推免资格高校扩大至366所。与此相对应的获得推免的学生名额也在增加。
教育部此前有对推免生数量进行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的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然而近年来,部分名校对推免生的接收比例已经非常接近50%临界点,院校正在最大程度地将录取优惠提供给推免生。
▲图片来自镝数 www.dydata.io在很多名校招生负责人员眼中,能获得推免名额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更比统招生多了半年可支配的学习、研究时间,深造的潜力更大。名校研究生招生逐渐向推免生倾斜,2015年以来,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的比例上涨幅度明显。
▲图片来自镝数 www.dydata.io相比于考研面临的未知数,如每年考纲的变化、只能选报一所院校的局限以及不可预期的调剂……保研的同学似乎轻松了许多,不用特地为政治、英语做应试准备,也不用死记硬背大一大二的专业课。
获得推免资格并不止“猛刷GPA”这一条路,部分同学也可以通过卓越的学术成功走“科研保研”、通过出色的学生工作走“行政保研”。然而大学里最通行的做法依旧是根据学分绩、社团活动、科研能力进行量化评分。学生需要尽可能保持三年的专业成绩排名名列前茅,同时学术论文、科研竞赛、学生工作等加分项目一样不落下。获得推免资格之后,还需要报名参加名校夏令营、预推免,通过一轮轮英语面试、专业面试才能斩获offer。
▲图片来自镝数 www.dydata.io此外,保研中对本校生的倾斜也是院校心照不宣的事实。毕竟本校生从大一开始就接受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学术方法和逻辑思路上都可以更快地跟上导师的节奏。寄希望于“跨校保研”、“跨专业保研”的学生往往需要在本科阶段付出更多。
这无疑提高了“跨保”的门槛和难度,足够靠前的专业排名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才能打动导师。不像考研的同学拥有平等的考试机会,保研生向多所院校投递资料,甚至难以通过材料审核关,无缘面试。
好事多磨,细水长流地刻苦学习准备三年非易事,高强度地突击学习半年也勇气可嘉。敢于挑战自己,面对一切未知,就已经足够勇敢。2018年推免已经结束,考研报名也近在尾声,希望所有学子最终都能顺利圆梦名校,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