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一线观察丨馆陶县:传承弘扬黑陶文化 激发非遗产业活力

2024-01-13 21: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来自邯郸市馆陶县的黑陶,正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发展优势,从“兴起来”到“行起来”,跨步走向全世界。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处,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千年古城。作为“黑陶文化”的传承地,先后荣获“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黑陶之冠”“中国黑陶生产基地”“河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馆陶黑陶被评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殷俊廷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黑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馆陶县的黑陶系列产品畅销北京、天津、广东、贵州、吉林等省市,远销日本、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珍爱,年产值达3610万元。

“陶”传来的历史,薪火相传厚植文化底蕴

“黑陶”即黑色的陶器,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馆陶“黑陶文化”博大精深,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原始社会后期龙山文化的代表。

相传,古时候馆陶县有座大山叫陶山。陶山一带以盛产黑陶而闻名,古人所谓“陶山者,山如陶,陶如山也”。沿馆陶卫运河两岸的毛圈、刘圈一带有皇窑72座,主要烧制皇城砖和黑陶。

馆陶县一家黑陶制品厂的工人在搬运刚刚出窑的黑陶。

经过数千年发展,馆陶县黑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它们或珠圆玉润,大肚小嘴,或身量纤细,颈项秀美,品类繁多却不失精致细腻,给人一种凝重安适、宁静致远的艺术享受。

“陶”出来的地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工艺

馆陶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县域内的卫运河是大运河馆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黄河多次流经馆陶县,形成了特殊的堆积层地貌。其中,红黏土层为制陶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馆陶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千百年来,运河水滋养两岸土地的同时,其带来的大量优质黏土,也为馆陶制陶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土和土之间千差万别,不是所有的土都能拿来烧制黑陶。黄河故道、运河之下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最能烧制出令人满意的黑陶作品。

馆陶县一家黑陶制品厂的工人在整理黑陶产品。

“这种黏土富含镁、钙、钾、硅、铝等多种化学元素,它构成的黏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等碳酸盐矿物。”馆陶县陶艺文化创意园负责人殷俊廷说。黏土是由多种颗粒微细的矿物组成的混合体,在与水调和后,可塑造成各种形状,干燥后保持塑成的形状,经煅烧到适当温度仍不失原状,且变得岩石般的坚硬。

从“一抔土”到“一把壶”,得天独厚的运河红胶土至关重要。土从河中取出后,仍需放置一年。制坯前,还要过滤、沉淀,再像制作面点时“醒面”一样,搁置一段时间,以期泥土达到软硬适中的状态。泥土“醒”好之后,便是透彻地揉、搓,以及拉坯、塑形、晾坯、修坯等环环相扣的各道工序了。

“陶”起来的产业,创新驱动焕发非遗活力

近年来,馆陶县坚持聚集发展、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原则,把传承非遗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采用“非遗+企业+农户”的模式,推进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

馆陶县一家黑陶制品厂的工人在为黑陶进行彩绘制作。

黑陶传承人不断努力创新,把传统的漆画艺术与黑陶艺术结合在一起,在黑陶上用漆作画,绘画题材包含梅、兰、竹、菊以及古代邯郸的成语故事,极具地方特色,填补了黑陶无彩的空白,制作出的黑陶艺术品备受市场欢迎。

目前,馆陶县已形成集陶艺、漆艺于一身,包含镂空、浮雕、线刻、影雕、彩绘、漆画等几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集聚30多家企业、4000多名产业工人的黑陶产业集群。

按照“结构合理、产业聚集、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黑陶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立黑陶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产—学—研—文—旅—商”模式,并培育馆陶黑陶龙头企业,拓宽企业营收渠道。

借助“十易”商标和“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艺术研究创作中心黑陶、彩陶创作研究基地”两块品牌,大力开发“陶与漆”融合的文创产品等,推动黑陶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品相融合,走出一条“旅游+文化”的新路子。

馆陶县陶艺文化创意园内工人正在黑陶上雕刻。

从日常的盆盆罐罐,到装点生活的精美工艺品,黑陶伴着汤汤运河水,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运河的故事听不尽,陶山的故事说不完。这黑亮里蕴藉着的古老文明,必将随着手艺人的匠心守护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而那激荡不息的运河水,也将继续浇灌这片热土,让浴火重生的黑陶把新时代的故事带向远方。

(本期内容由馆陶县人民政府提供支持)

来源:邯郸文旅综合整理自河北省人民政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