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祖述阳明 宪章梨洲——朱义禄学术著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孙星
2024-01-14 12:05
专栏 >
字号

2024年1月6日,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的“朱义禄学术著作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云通楼召开。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社科院、上海社科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济南出版社等机构的学者,以及朱义禄教授的学生、同事与好友,围绕朱义禄教授的学术著作与学术贡献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致辞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视频致辞,回忆了朱义禄教授的学术生涯,指出朱义禄教授的学术思想具有哲学与史学兼具的特点;在退休后仍然保持着惊人的创造力,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以《泰州王门思想研究》一书为代表,认为此书对王门后学的开启过程与泰州学派的思想脉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既涉及对代表性人物的个案研究,又关注到不同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前后穿插呼应,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多发前人所未发。同时,此书与和朱义禄教授之前出版的《明清之际的启蒙文化心态》《黄宗羲与中国文化》《颜元李塨评传》等书具有呼应的关系,集中展现了朱义禄教授在明清思想研究上的进展和系统性。

同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昌一方面代表人文学院向各位到场老师与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另一方面个人以学生身份为朱义禄教授献上祝福。他认为,从学术贡献看,朱义禄教授的著作具有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力大三个特点,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学院与学科发展看,要向朱义禄教授学习,加强与朱义禄教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推动人文学院师德师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三个方面的发展。

杨国荣

李建昌

致辞结束后,会议赞助方代表陈彧女士与朱义禄教授的学生代表马敏女士为朱义禄教授献上鲜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旭献上自己的书法作品“君子万年,介尔昭明”表示祝贺。

二、主旨报告

今天会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朱义禄教授亲身讲述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他的报告题目是《八十一自述:坎坷人生与学术之旅》。在朱教授看来,“小我”是“大我”的缩影。“小我” 与“大我”结合,才是有真实的、有血有肉的。

朱教授将自己1965年到1985年的人生称作“惊涛骇浪中飘浮的小舟”。1978年朱教授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攻读中国哲学史。1981年毕业,为“文革”后首届研究生,按计划分配到华东化工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1985年6月调入同济大学。

在坎坷与动荡的人生历程中,朱义禄教授始终坚持“治学谋道”的初心与信念,在以明清哲学为研究重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先秦、魏晋、明清与近现代的多元学术格局。他注意打破固有的研究体例,开创新的研究范式,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朱教授在研究生时期写的读书报告,以《论黄宗羲的哲学史方法论发微》一文,于《哲学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此后他以黄宗羲与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为主攻方向,并参与了《黄宗羲全集》的编订点校工作,其中的《子刘子学言》一书仅见存目,是朱教授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此书。1987年国家社科基金刚刚设立,朱教授即以“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为题申报,最终成果是 1991 年《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一书,1992年又出版了《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1993年1月初,“朱义禄个人学术著作研讨会”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由时任上海市哲学会长丁祯彦主持,与会的七位教授写了长达 7 页的鉴定报告书。

朱教授于2004年退休,此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04年到2011年的寂寞期,相对较少参加学术活动,出版了《颜元李塨评传》、《玄学思潮》与《〈朱子语类〉选评》;二是2011到2015年的垂顾期,编写了《贞观政要鉴赏辞典》、《中国古代人文名篇鉴赏辞典》与《中国近现代人文名篇鉴赏辞典》;三是2015年之后的复出期,撰写了《颜李学派研究》与《泰州王门思想研究》。他先学历史,后跟随冯契先生学习哲学,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形成了“史哲契合”的研究方法。两本旧著《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研究》与《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将再版面世,这说明朱义禄教授的学术影响力一直在持续。

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曾亦教授主持本次发言。他在主持时指出,朱义禄教授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身体又非常硬朗,要向朱义禄教授学习。

曾亦

三、主旨发言 

上午的主旨发言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方用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夏咸淳的发言题目是《朱义禄教授八十新著读后》。他认为,朱义禄教授的新著《泰州王门思想研究》可学可取之处颇多,概言之有三:一是学术创构善于综理全局,提挈精要,论述清晰;二是议论评述泰州学派及其杰出学者客观公允,充分占有材料,实事求是;三是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感悟在写作中要小心谨慎地处理棘手麻烦的材料。

夏咸淳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钱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朱义禄先生的学术道路与成就》。他介绍了自己与朱义禄教授之间的学术交往,还分享了很多交往的图片。钱老师认为朱义禄教授的学术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84年至退休前,约20年,是学术研究的积累与成长期;二是2004年至现在,约20年,是发展与爆发期,此阶段创作的《魏晋玄学》《颜李学派研究》《泰州学派思想研究》三部著作是其学者生涯的最大亮点。他认为朱义禄教授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儒家人格思想及魏晋玄学研究,二是黄宗羲及明清启蒙思潮研究,三是儒家学派及阳明后学研究,四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钱明

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华建新的发言题目是《祖述阳明 宪章梨洲:朱义禄先生对阳明学、梨洲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泰州王门思想研究〉〈黄宗羲与中国文化〉评析》。他认为,朱义禄教授学术视野广阔,著述宏富。《泰州王门思想研究》和《黄宗羲与中国文化》是朱义禄教授关于王门研究、黄宗羲学术思想研究的代表作,为阳明学、梨洲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贡献卓著。他认为,朱义禄教授一方面赓续了明清之际浙东学术“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在学术方法论上贯通文史哲;另一方面,一生以“君子人格”自励,以学术追求和学术成果以证“人学”,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华建新

下午第一场报告的主题是“朱义禄教授学术著作讨论”,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徽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余治平教授发表《大义所在识大体——我所认识的朱义禄教授》,从朱义禄教授的总体学术特色进行讨论。他认为朱义禄教授具有坚韧不拔的人格,充满家国情怀。当时同济的文法学院,既没有完整的学科平台,也没有博士点。朱教授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拓出自己的学术领域,学问做得很纯粹、很成功。就学术而言,朱义禄教授的研究综合了与哲学相关的众多学科,《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黄宗羲与中国文化》《颜元李塨评传》《颜李学派研究》《泰州王门思想研究》五本著作堪称明清哲学的精专之作。

余治平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杨杰的发言题目是《朱义禄教授的魏晋玄学研究评议》。他认为,朱义禄教授于中国哲学史各阶段皆有涉猎,犹措意于玄学、理学传统,并就《中国学术思潮史·玄学思潮》一书所展现的主要内容、思想特点以及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魏晋玄学的新开展进行了报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方用的发言题目是《有源有流,且合且离——论朱义禄教授的“颜李通史”研究》。她认为,朱义禄教授的著作《颜李学派研究》既辨析了颜李学派思想的源与流,又创造性地以“且合且离”为基本方法辩证地评判了颜李思想及其流变的价值,实为一部颜李学派的通史,打开了一个有序而多面的近代颜李的思想世界;并在朱义禄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两点补充:一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写作中的颜李哲学,二是冯友兰“新理学”中对颜元的批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谷继明的发言题目是《圣贤人格作为哲学问题——兼论朱义禄教授的儒家理想人格研究》。他认为,就儒家传统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人格典范是一个重要问题。圣贤人格之于功夫论,既是目的,又是动力。朱义禄教授对传统人格问题的研究贡献在于:一是对儒家“成人之道”的揭示,二是呈现出人格的追求性与超前性两大特征。朱教授不仅深化了中国古代人格学说的内涵,而且自身也是人格实践的典范。

陈徽

杨杰

 

方用

谷继明

下午第二场报告的围绕朱义禄教授新著《泰州王门思想研究》进行讨论,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吴小锋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美华的发言题目是《平民哲思与圣人崇拜的两难之境——读朱义禄教授〈泰州王门思想研究〉有感》。他借助冯契先生的平民化自由人格的说法,来讨论平民哲思与圣人理想之间的紧张关系,表明泰州学派的思想依然局限在儒家传统的界域内。一方面,孔孟以来的儒学,后来与权力互为表里,形成深厚的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图景与心灵世界,泰州学派可以说是这个传统自身内在的最大可能,即以王艮为代表的肯定性(是儒学传统所允许的最大界限),与以李贽为代表的否定性(超出了儒学允许的最大界限)。另一方面,以明末清初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具有启蒙性的思想家,对于泰州学派尤其李贽的严苛责难为表征,这意味儒学在自身缺乏足够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其现代转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锦枝认为,朱义禄教授的著作《泰州王门思想研究》深化了阳明泰州学脉的思想研究,是近年来阳明学研究的重要力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尽可能地从明代制度、政治环境、经济活动、日常生活场景和学术风气中还原王艮及其后学的思想处境;二是注重阐发泰州学脉着重面向现代精神的传承与转化;三是多次使用了中国画论和音乐艺术的观点分析理学的思想,具有启发意义。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格认为,泰州王学具有“双核”系统:一是以王艮家族为中心在泰州当地的传播,二是经由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等人在江西等地更为广泛的传播。此外,泰州王学还存在第三个层面,即深受泰州王学学风影响的“外围”文人学者。在此意义上,朱义禄教授的《泰州王门思想研究》实现了对“泰州王门”研究的推进,并开启了对现代中国的思考。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刘昊分享了阅读《泰州王门思想研究》的学习体会,认为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对泰州王门在明清和近代的影响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而且这种影响不仅是积极的正面影响,也包含了对泰州王门的否定,例如明清之际的王船山在《俟解》等文本中严厉批评了泰州王门的思想,这一视角是对泰州王学研究的重要推进。他还指出中国哲学史中的人物、流派其实在明清和近代都有不同层次的影响,甚至仍然存在于我们当下的思想中,这样的研究视角可以和以哲学概念或观念为线索的传统中国哲学史研究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吴小锋

郭美华

张锦枝

王格

刘昊

下午第三场主旨发言由众多知名学者或朱教授的同事、弟子讨论与他的交往或问学。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卫翔主持本场讨论,作为同济大学老文法学院的同事,徐卫翔教授首先回忆了自己与朱教授在同济接触的过往,历历在目。

徐卫翔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善蒙的发言题目是《君子其人,君子其学——我所理解的朱义禄先生及其学问》。他认为,朱义禄教授的著述虽然涉及了儒家人格、魏晋玄学、明清思想史以及近代思想文化等诸多层面,但可以以“君子之学”来概括,这揭示出君子作为儒家理想人格在传统时代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同时,朱义禄教授的为人也充分展现了君子之风,是晚辈的学习榜样。

何善蒙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劲的发言题目是《为师当学朱义禄》。他以亲身经历为例,一方面认为朱义禄教授是他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要以朱义禄教授为榜样。宁波大学哲学和国学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邹建锋的发言题目是《新时代的薪火:恩师同济大学朱义禄夫子的学术精神》。他认为,朱义禄教授治学以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方法,并一直贯彻终身;新著《泰州学派思想研究》融学术思想、历史学、政治学与思想概念于一体。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旭的发言题目是《亲和力是一种包含思想生机的活力:记与朱义禄教授一起开会的点滴印象》。他回忆了一起与朱义禄教授参加学术会议、爬山,以及朱教授叮嘱邹建锋与他的过往。李旭认为,朱老师学术关怀的一个重心是儒学的现代转化,他对泰州王门思想的研究中也包含这一关切。这是儒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议题。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计有恺的发言题目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散忆朱义禄教授》。他认为,朱义禄教授把为学作为立身之本,处世待事睿智通达,为人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文人的气质和风骨。

张劲

邹建锋

李旭

下午第三场报告的主题是“回忆师恩”,由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王松涛老师主持。朱义禄教授的学生苗纪江、张谊、徐善良、毛亚军、陈粟、钟世娟等人深切讲述了自己与老师间的点点滴滴,共同回忆师生情谊,表达了对老师为人为学的敬佩,并感谢恩师的谆谆教诲与关爱,献上诚挚祝福。

王松涛

苗纪江

张谊

陈粟

毛亚军

钟世娟

最后,朱义禄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各位学者的发言作出回应。他首先对各位同仁和学生的到来表示感谢,分享了《泰州王门思想研究》的写作心得,并表示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著作要出版。

朱义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谷继明教授对本次会议作相关总结。他首先对各位学者的学术讨论,朱老师的各位老同事、弟子对会议的支持,以及铠爱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赞助表示感谢。这也从侧面说明,朱教授在学术研究和作育人材上获得了双丰收。此次“朱义禄学术著作研讨会”是2024年中国哲学界的较早的重要会议,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与朱义禄教授的学术声望和各位学者的莅临密不可分。朱教授今天上午的主题发言是当代中国哲学界的一篇重要文献。八十一岁只是人生中的一站,祝愿朱义禄教授身体健康,学术常青。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