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里,何以“点亮中国灯”
六朝古都南京
如朱自清先生所言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
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讲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
秦淮灯彩不可不提
走过1700多年的发展历程,秦淮灯彩薪火相传、世代延续、历久弥新,有着“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灯会长期以来也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2024年新春
国家文旅部将
“点亮中国灯”——首届全国灯彩联展主场
选在江苏南京
全国灯彩首展的绚丽绽放
让人不禁要问
秦淮灯彩
到底有着怎样的“时光传奇”
藏着怎样的“青春密码”
何以“点亮中国灯”?
一幅图,千载灯火入画来
过年观灯是老南京的传统习俗。追溯这一习俗的源流,人们常常提到明代绘画《上元灯彩图》。熙熙攘攘的街市上,悬挂有荷花、南瓜、螃蟹、龙凤、麒麟、寿鹤等各式灯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一幅图,再现的是古时秦淮河边灯市的盛况,映照的是从古至今的十里流彩。
秦淮灯彩,流传千年、跨越时空。
源于东吴,起初主要作皇家放灯表佛之用。兴于魏晋南北朝,彼时灯彩逐渐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景象初现。东晋习凿齿的《诗灯笼》有曰:“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这是南京地区有关灯彩的最早文献记载。
隆于唐宋,张灯时间先由原来的一夜变成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共三夜,后又增至六夜,秦淮河一带开始成为闻名一时的揽胜佳地。盛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竭力倡导元宵灯节活动,更将元宵节张灯的时间延长至十夜,出现了秦淮河上放水灯、乘坐画舫揽夜景等新的娱乐活动。至清代,秦淮灯彩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水平,在制作上愈加精巧,在品种样式上也有较大发展。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灯彩发展一度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秦淮灯彩迎来新生。1977年春节,夫子庙首次恢复了灯市,至1986年,南京市恢复举办一年一届的秦淮灯会,灯会昔日重现,再度辉煌。
秦淮灯彩,承载历史、留存记忆。
6000多年文明史、超3000年建城史,历史为南京镌刻了一道厚重的城市印记,也让这座城市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的一个醒目坐标。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南京都以超乎寻常的坚韧品格荷载起传薪播火的重任。1700多年前,以“永嘉南渡”为标志,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南京交融,助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秦淮灯彩也在这样一次次历史的关键时刻,将自己的命运与这座城市紧紧绑在一起。有城就有人,有人就有灯。特别是在南京城饱经战争、动乱时,那漫卷的灯火、不灭的灯光,早已刻进历史记忆,照亮心灵深处,点燃了人们对光明温暖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安康的祈盼。
秦淮灯彩,见证发展、熔铸文化。
秦淮灯彩的萌发生长、发展兴盛,离不开丰沛的物质和精神滋养。
因商贸繁荣而兴。自古以来秦淮河流域交通便利,两岸手工业、丝织业、商贸业发达,明代仇英所作的《南都繁会图》,真实生动地描绘了明代后期南京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景象。扎根于沃土之上,秦淮灯彩得以快速发展,并带动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踩高跷等民间文化艺术借势发展,流传至今的南京非遗就有130余项。
▲《南都繁会图》
凭文学昌盛而“活”。南京科举、儒学、报恩、郑和等本土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吟诵秦淮河的诗词歌赋多达3000余篇,曾经生活居住在秦淮河畔的历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正因为百舸争流、名家辈出,这里诞生了第一个专业文学教育机构“文学馆”、第一个山水文学派别“山水诗派”、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等中国文学史上众多“第一”。数千年里,随处可寻的文学踪迹,俯拾即是的文化遗存,赋予秦淮灯彩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源源不断的创意。
一盏灯,百变风采传神韵
在历史的光影流变中,秦淮灯彩始终专注于自身品质的提升,同时融古汇今,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风姿愈发迷人。
精雕细琢树匠心。
灯彩之美,美在千姿百态。秦淮花灯造型各异,有狮、水牛、兔子、老虎等不同动物形象和各种人物、卡通造型,形成了自身造型上简约大方、色彩上瑰丽明快、品位上大俗大雅的特点,在中国灯彩艺术大观园里别具一格。
美在工艺精良。制作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编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手工技艺为一体,在制作中综合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裱糊、焊接、机械传动、声光音响等诸多工艺技巧;材质上,拓展到纸、绸、绢、纱、塑料瓶、瓷器、亚克力等;主题上,既有鱼跃龙门、百鸟朝凤、二龙戏珠等传统文化内容,也有“嫦娥”登月、“蛟龙”入海、追梦逐梦等当下时代主题。
美在寓意美好。代表性项目荷花灯,每一个颜色代表的意义都不同,粉色代表和和美美、金色寓意金玉满堂、大红色代表花开富贵,被国家邮政总局选定为2006年春节特种邮票题材,面向全世界公开发行。
百年传承育匠人。
灯会魅力在灯彩,根脉在艺人。正是一代代灯彩艺人的坚守和创新,延续了秦淮灯会的动人魅力。2006年秦淮灯会荣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秦淮灯彩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扶持、认定、培养、交流,目前秦淮灯彩已有超过百名扎灯艺人,近万名从业人员,其中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0余位,其他专业灯彩艺人70余位。
与时俱进铸匠品。
扎根本土文化,紧跟时代脚步是秦淮灯彩不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的“秘诀”。注重科技赋能,灯彩小精灵、灯会主题曲、云上灯会等秦淮灯会系列IP层出不穷,让人年年逛灯会,年年“不一样”。
在观灯空间上,推出陆上、水上、城墙上“水陆空”立体赏灯;与西安联办“双城灯会”,实现隔空交流互动。
在观灯形式上,投影、5G、快闪、3D等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纷纷亮相秦淮灯会,2019年以中华门城墙为投影介质营造的虚拟灯会影像内容结合真实的3D光影秀惊艳亮相,牵手腾讯游戏《和平精英》连续3年举办“线上游戏植入、线下场景互动”。夫子庙核心景区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通过灯光投影、古建筑、水晶灯等现代形式,推出别开生面的现场音乐光影秀。2023年的灯会亮灯仪式,水幕、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元素唱起主角,优雅的无人机载荷花灯在激光与一池碧水的完美融合中徐徐绽放,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观灯体验。
2024年秦淮灯会脚步已近
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赴这场新春之约……
作者 | 市委研究室、秦淮区联合课题组(马俊哲 朱明 刘阳 屠康敏 杨静 杨婕)
图片来源 | 秦淮发布、方飞、光影剑客N、孤行喵_
原标题:《这里,何以“点亮中国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