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创新、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2024年上海徐汇怎么干?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2024-01-12 15:3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科技创新、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成为2024年上海徐汇发展的热词。

近日,2024年上海徐汇区两会正在召开,徐汇区政协举行了多场专题协商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徐汇区领导出席了科技创新、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相关专题协商会,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谈感受、议思路、话发展,共商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上海徐汇滨江  徐汇区 图

建设上海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

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出席“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他在会上强调,把准徐汇在全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定位,进一步加强攻坚突破和示范引领,全力放大徐汇创新资源宝藏的溢出效应,加快把徐汇建设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看到,上海徐汇创新基因悠久,科创实力雄厚。从基本情况看,徐汇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也是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已集聚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期智研究院等标杆性新型研发机构。

徐汇区大院大所大师云集,拥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大、复旦上医等13所高等院校以及10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目前,100多位两院院士工作或生活在徐汇区,全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2件,居上海市首位。

而从新的趋势看,徐汇近年来在科创上不断发力。大模型的“火”,从高校、企业和资本圈“烧”到了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中。2023年9月,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创新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滨江,一期近万平方米空间迎来19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后续徐汇将陆续启用新的生态空间,总规模预计达10万平方米,为大模型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2023年11月,徐汇区印发《徐汇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力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模型创新策源地,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赋能和产业健康发展。

2023年10月徐汇发布“六大科创街区”,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西岸大模型创新生态、枫林生命健康、环交大人工智能、环华理生物材料、漕河泾数字技术、视听器械等6个科创街区,从原创成果到产业化开发,徐汇的完整“创新链”逐步升级,为科创发展开辟新版图。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徐汇将全力以赴。”专题协商会上,曹立强高度肯定委员们对徐汇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将积极采纳、认真研究,加快转化为发展实效。他还介绍,徐汇区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以更高站位、更强使命抓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以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质生活

在另一场 “以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质生活”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也提出许多意见建议。

有徐汇区政协委员建议,发挥徐家汇老洋房、名人故居多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徐家汇海派文化源头标识度,线上线下融合优化社区文化活动,打造高品质“徐汇人文C圈”。同时,充分挖掘大徐家汇在风貌环境、教育医疗、商务文旅、科技创新方面的禀赋资源,强基补链,营造开放协同的科创空间,打造活力消费新空间。

徐家汇是徐汇区的一张靓丽名片。澎湃新闻记者从大徐家汇功能区管委会了解到,徐家汇的城市更新紧锣密鼓进行。作为“再造一个徐家汇”的重磅项目,徐家汇中心三期、四期加快推进,宜山北路地块预计将于2024年一季度竣工验收。而建设体量最大、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的虹桥路地块,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启动竣工验收,最快于2025年投入运营。

目前,徐汇区积极推进“太平洋百货-上海六百”一体化升级改造,根据规划,太平洋百货将采取整体装修、局部扩建的形式更新升级,而建造年代久远、大楼设计已不符合现代商业体发展的上海六百将拆除重建。

还有委员建议,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做优交通线路,做强公共配套服务,发展徐汇南部医疗中心,推动徐汇区南北均衡发展。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加密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公共空间升级力度,加速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现受益群体全覆盖和需求回应全方位,提高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度、满意度。

出席专题协商会的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表示,委员们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将积极研究采纳。徐汇区将聚力“四个提升”,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改善社会民生。

其中包括,提升居住品质,推进徐汇“三旧”变“三新”旧住房改造;提升环境品质,打造更多更好的绿色开放空间,不断畅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提升生活品质,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教育、卫生、养老等提供优质空间;提升文化软实力,强化红色文化引领,不断扩大“徐汇文化C圈”影响力。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效能治理 

在“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效能治理”专题协商会上,十几位徐汇区政协委员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民生服务提质增效、城市软实力提升等话题提出真知灼见。

委员发言中,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徐汇区政协委员张志锋关注社区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从呼救者拨打急救电话,到救护车抵达现场,这段时间属于院前急救,如果患者在这段时期内能够自救或者获得他救,对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促进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志锋说,从急救响应的供方角度,目前上海救护车平均反应时间是9分28秒,较2021年的10分15秒再次下降了47秒,是很亮眼的成绩。救护车12分钟到达率也首次突破了80%,“在急救反应时间上,我们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水平。”

但他又提到,从急救的需求方角度,部分患者面对心梗等突发重症疾病,通常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左右,4分钟后大脑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面对救护车的9分半钟抵达现场,和4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这段院前急救是我们探索解决的重要事情。”

他建议,进一步推动医疗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急救建设,比如基于5G技术的“一键呼救”, 远程自救互救的指导体系建设,院前院内的生命体征信息实时传输技术平台,构建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更为完善的急救链。

徐汇区委副书记沈权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作了积极回应。他表示,在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方面,徐汇将定期对社会治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难点痛点、矛盾风险等加强研判,发挥数据模型分析的预警效应,努力实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

在数字化赋能民生改善方面,将通过“两网融合”建设,从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的民生细微处着手,建立健全依托大数据驱动、更精细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在数字化赋能基层减负方面,将依托新版“社区云”平台,加强数据归集、系统整合、平台融合,从深层次上推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