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讲述 | “我尽了最大努力让这片片雪花凝结在一起”
“父母健在需要你照顾的时候你在哪儿?”“你们这样说无非是想要霸占房产!”庭审时,他们的情绪像一支拉满铉的弓箭,随时向对方发射致命一击。
看着至亲离世后对簿公堂的姐弟,我想,此刻的决裂与争吵,一定是积攒了许多个难以释怀的失望与怨恨。
案情并不复杂,已故老人共有两段婚姻,与前妻生育两名子女,再婚后又同现任妻子生育三名子女。老人同现任妻子离世后均未立遗嘱。先是老人与现任妻子所生三名子女就遗产分割问题诉至法院,案件经一审、二审,在执行程序中,老人与前妻生育子女以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申请再审。
如果单纯追求办案速度,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一纸裁定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但对这起案件的当事人来说,或许要历经更长时间的情感撕扯。
“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不接受调解!我应得的那份少一分也不行!”“你没有尽到赡养义务,遗产就该不分或少分!”兄弟俩话语里带着对姐姐多年来缺席老人赡养的埋怨和愤懑。
“我不是主观上不愿意赡养老人,一方面自己身体不好,另一方面我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生活,我也需要她们的照顾……”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位女当事人的声音像是一片干枯的落叶,干涩无力地悬在现场凝结的空气中,承托它的只有沉默。兄弟两个将目光投散向远方,不作声。我意识到,若机械按照法律程序判决,当事人之间本就受损的亲情将会更加疏离破碎,极难再次修复,案件圆满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开“心结”,尽可能以调解方式去弥合这段濒临崩解的手足情。
“亲兄弟姊妹之间没有什么话需要藏着掖着,今天大家可以把心底想说的话讲出来。”我试着打破僵局,引导他们敞开心扉充分表达各自心声。
“姐,这几年我和弟弟两个家庭轮流照顾二老,我们的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照顾父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义务。”听到他叫出这一声“姐”,我判断他们姐弟之间并没有伤筋动骨的矛盾冲突,调解工作迎来了转机。
“我确实是自身健康状况不允许,但我在老家期间也经常给爸妈送吃送喝……”“从小爸妈最疼你,这些年你常年不在他们身边,咱爸妈嘴上不提心里是个什么滋味?”我认真聆听他们各自对于家庭、亲情、责任的理解和往日生活片段的回忆,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冷却情绪的空间。
几轮推心置腹的沟通过后,现场原本凝结的空气好像流通了起来。交流中,他们会时不时望向我。这些目光告诉我,他们相信我作为法官也在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彻底解开“疙瘩”。
信任交付的时刻,案件的调解工作才算真正拉开序幕。在充分表达了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后,当事人各方最终平复心情缓一口气接受调解。
家务事“剪不断理还乱”,调解过程并不是顺顺利利、一蹴而就的。我3次召集当事人到庭面对面调解,尽可能从调解方案中找到各方可以接受的共同点。其间,调解方案多次出现意见分歧,我分别组织他们进行了10余轮“背对背”调解,60余次电话沟通、面谈,并多次同基层法院承办法官沟通交流。想尽一切可能,从法理、情理角度拉近他们对调解方案的理解和认可。
随着调解方案多轮的推翻与重建,我脑海中也曾闪现放弃调解的沮丧时刻。记得在最后一轮沟通中,本已形成了各方较为满意的调解方案,但因其中一位当事人的儿女突然提出异议,使整个调解工作几近功亏一篑。“再试试,也许就差这一步了呢。”我在心底给自己打气。
抱着“再坚持走近一步”的想法,我拨通电话,向该名当事人的儿女析案、释法、明理,谈结果走向、谈调判利弊、谈亲情感情。最终,调解协议达成了,且当场履行完毕。
在将他们送出法院的时候,他们握住了我的手:“李法官,谢谢你!通过这个案子,我们相信你!相信法院!”
案件办结后,我脑海中浮现出电影《我的兄弟姐妹》中的一句话:“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在地上,化成水,结成冰,就再也分不开了。”在这起案件的处理中,我想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尽了最大努力让这片片雪花凝结在一起,没有走散……
来源:山东高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