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时代的启幕者:大变局中的吴王阖闾
原作者:铁笔换木枪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骊山火起、王驾东迁,以天子为中心,华夏文明诸分支在已知世界当中肆意扩张与拓殖的默契出现了裂痕;会盟诸侯,尊王攘夷,旧贵族们打破分封以来的尊卑秩序,在华夏文明内部进行洗牌的进程开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贵族集团抛弃了尧舜禹或成康式的地上神国,谋求于大争大伐的礼崩乐坏之中完成华夏文明内部整合的血腥时代到来。从武王伐纣到秦并天下,既是一个华夏文明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完成扩张,兼并或消灭其他本土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华夏文明内部秩序与观念急剧迭代的过程。
吴王阖闾像 图源网络
在这八百年间,出现了无数打破旧秩序的关键人物,他们的行动在当世往往充满争议,却又在后世转变为了司空见惯与习以为常,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华抑或糟粕。在每一个由增量分配转向存量掠夺的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物,也都会有这样的转变。而在春秋时代后期,在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太湖平原上,就出现过这样一位关键人物。他是勾吴姬姓家族的第二十四代家主,周天子册封的子爵国吴国的第二十代君主,和自封的第五位吴国王,阖闾。春秋将逝,变局已经出现在他的身前。
破旧法
阖闾,以中原的习惯而言,名为姬光。
“阖闾”二字,是百越人语言的遗存,这批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及其华夏化的后代,组成了吴、楚、越等南方国家最普遍的平民阶层,为形成当地华夏文明的独特性提供了无数的元素。《离骚》中写道:“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许慎于是在《说文解字》中注明:“阊,天门也。楚人名门曰阊阖”。于是“阖闾”二字,也就有了两种比较主流的解释:其一是住宅;其二则就是百越语“光”的音译。姑苏、姑蔑、乌程、乌伤、句章、句容,这片密布百越人痕迹的土地上,有姬姓吴国抹不去的底色。
在遥远的江东沼泽与丛林中,这个邦国的第十九代家主寿梦终于大刀阔斧地推动了国家的中原化:他于洛邑朝见天子,在鲁国学习礼乐,从晋国引入兵车。在他的治下,“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吴国从楚国势力范围内被欺压的小国,转变为了在南方与楚国分庭抗礼的大国。但也是这位寿梦,选择了与自视蛮夷的楚国相同的道路,自立为吴国王。周王室对寿梦称王行动的反应史无所载,甚至寿梦称王的具体年份亦无考,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自姬吴接受周天子的子爵册封以来,这是一个天子的光芒在这支远亲身上迅速黯淡的时刻。
季札像 图源网络
而吴王寿梦,也留下了自己的秩序:他对幼子季札的偏爱,使得自他的长子诸樊开始,吴国进入了兄终弟及时代。三十四年间,诸樊、馀祭、夷昧次第而立,于是吴国始终处于盛年君主的统治之下,在旷日持久的吴楚拉锯战争中维持住了吴国的独立。同时兄弟三代对寿梦遗愿的遵从也为吴国在列国中赢得了比较广泛地声望,直至夷昧身后季札第三次让国事件的到来。公元前526年,夷昧之子州于继位,成为了吴国兄终弟及时代之后的第一位君主,即吴王僚。而他帐下的头号军事统帅,正是他的堂兄,故吴王诸樊之子阖闾。
于法统而言,光为长子之子,哪怕考虑到兄终弟及时代的特殊性,其与僚在王室继承体系中也处在相同的顺位,并且极大概率更加年长;于功绩而言,战将阖闾与王子州于既往对国家的贡献不可同日而语;于是,从我们这些后世人的角度看去,这对堂兄弟兼君臣的结局大约早已注定,几乎不存在刺王杀驾抑或是剪除功臣之外的第三种可能。吴王僚十二年四月丙子日,在君子泰伯与季札的母国,鱼肠剑自专诸手中刺进僚的胸膛,吴国兄终弟及时代及其政治遗产与僚的心跳一起终结。
吴王光戈 春秋晚期 上海博物馆藏
那斗室中的森森寒气,庭院中的铮铮兵戈,与半空间的袭月彗星,在南天鸟衡之下为春秋时代的“弑君三十六”再添了一段脚注。对于这个血腥之夜,两位同姓的后世史官笔下产生了两种不同情感色彩的文字:左冯翊的司马迁写下了“阖庐弑僚,宾服荆楚”,似乎伟业的光辉可以使血色不那么刺眼;而河内的司马贞则使用了“光既篡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的句子,仿佛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弑君已经是骇人听闻。
用贤能
吴国这场宫廷政变的结果,首先是王室的分裂:长期为吴国担任外交官,在馀祭、夷昧、僚三代王统治期间于中原留下无数美谈,拥有巨大声望的季札退出了吴国权力的核心层,在整个阖闾时代销声匿迹。《春秋公羊传》中甚至记载其“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僚的亲弟弟,为其统军的两位公子掩余、烛庸则率部倒向了楚国,成为盘踞在吴楚边境上的仆从军;而僚的亲儿子,在吴越猎户与游侠中拥有不世威名的猛士庆忌则率部流亡卫国,并继续招揽门客扩大力量。吴国的亲贵统治集团几乎瓦解,吴国的军政力量异常空虚,吴国社会随时可能撕裂。
正是这样空荡的朝堂和薄弱的旧贵族力量,给了阖闾任用天才的空间。阖闾初年,楚国流亡者伍子胥征辟为“行人”,这是周礼中负责执掌宾客礼仪的近臣,发展至春秋时期,是对上参谋,对下传令的机要之职。此后,伍子胥先后举荐楚国流亡者伯嚭、齐国流亡者孙武,阖闾以客卿为核心班底的执政团队组建起来。以客卿主导变法强国,这在法家空前强大的战国时代当然是司空见惯。但在以世卿制为主流,私学、养士与灭国战争方兴未艾的春秋,国家的核心要职几乎全部由外来者控制,并且对外来者的改革几乎不加以干涉,就又是一次对旧秩序的大胆突破。《吴越春秋》于是评价阖闾“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弑君的恶名与知人的贤名就此汇聚于同一人身上。
客卿们当然也是对得起这位敢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阖闾的。他们最重要的贡献,便是为吴国建立起了稳固的后方经济系统与领先于时代的吴国常备军。
阖闾城遗址示意图
阖闾城遗址保护范围示意图
图源:《江汉考古》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
阖闾元年,伍子胥在太湖东岸的丘陵与平原之间,选定了一处守御条件与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位置,在吴楚战争的背景下为吴国营造了新的都城,并以这个都城为中心,相继开凿胥溪、胥浦运河系统,改善运河沿线农业生产条件。自此,吴国拥有了一个能够调动和集中太湖平原的资源,并最远可以向长江进行投送的生产和物流体系。同时,吴国扩大对皖南和宁镇铜矿的开发强度以及对武器铸造业的投入。凡此种种,即“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凛,治兵库”。
“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凛,治兵库” 图源:《典籍里的中国》
同时,伍子胥仿照车兵的编练方式,为阖闾建立起了一支分工明确的水师;而孙武则在吴国引入了已经于中原出现的丘役制度,将吴军的征兵范围从华夏族“国人”扩大到了百越族“野人”,在严明纪律的约束下,为吴国打造出了一支三万人的常备军。同时,孙武将吴军作为了实践其领先于时代的战略思想的舞台,吴国的军事行动真正成为了政治目的的延伸,攻伐的主要目标从敌军本身变成了敌国的战争能力。至此,一支拥有完整参谋研判机制,以水师作为主要机动能力,以轻步兵为主力,运动战为专长的新吴军诞生。
在这两位天才的主持下,吴楚战争的天平开始晃动。
阖闾三年起,在伍员和孙武的谋划下,三万吴军被分成三路,利用水师在江淮之间频繁机动,多头出击袭扰楚国的东部边境与附庸国。在调动楚军的同时,破坏了其位于东部边境的潜、六、弦、养等主要据点,灭亡了钟吾和徐两个附庸国,消灭了掩余、烛庸的仆从军。楚国的东部边防线崩溃,主力兵团士气低迷,国内民生也因长达六年的不断出征而陷入萧条。
柏举之战 图源:《典籍里的中国》
阖闾九年,孙武带领吴军出征,出人意料地翻越大别山无人区,直扑江汉平原上的郢都,并在郢都与柏举之间通过诱敌深入,歼灭了楚军的二十万主力部队,楚军主帅沈尹戌自杀殉国,郢都陷落。这场被《中国军事通史》评价为“自商周以来规模最大、战场最广、战线最长的战争”柏举之战,改变了商周以来堂堂战阵的主流作战模式,为中国诡谲虚实的用兵之道首开先河。
启霸业
“尔而忘勾践杀汝父乎?”这是阖闾一生中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吴越两国进入死斗的先声。在即将亡国之际,越人在他们的新君勾践的带领下爆发出了惊人的血性。三排死士阵前自刎,越军摧毁了吴军的心理防线,也重伤了那个为吴国带来了前所未有荣耀的吴王。那是阖闾十九年的夏天,阖闾的王权从夏天开始,也从夏天终结;从打破旧的秩序开始,也被另一个将打破更多旧秩序的人终结。那将是一个纯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越乃复仇雪恨之乡”填上了最多的注解。
在阖闾的最后十年,吴国与吴军都在迅速蜕变:从一个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击败世仇的励致典型,转变为了使诸夏侧目的凶残之军,狠戾之邦。而这场蜕变的起点,大概正是那场酣畅淋漓的柏举大战之后。
吴王光剑 春秋晚期
2020年苏州博物馆征集入藏
吴师入郢,楚王奔逃。一个大国被另一个国家攻入首都,这在春秋时期已经是一件奇闻。但在此之后,又接连发生了三件奇事。
其一,是已经下葬十年的楚平王王陵被吴军掘开,吴军中最重要的两位楚籍客卿伍子胥与伯嚭,对着这具尸体鞭尸三百击,以报家仇。《吴越春秋》中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细节描写,隔着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烈丈夫伍子胥胸中燃烧的烈火,作为一个复仇故事,酣畅至使人击节。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对君主的鞭尸,在中原各国的贵族们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反应过度,而是烧了“死者为大”这道护身符,将每一位贵族身后的千百年都置于了一种极不安全的状态。
楚王邵戈 春秋 吴文化博物馆藏
其二,是吴国贵族对楚国宫室的占领,对楚国贵族女性的瓜分。《春秋谷梁传》记载:吴军“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甚至还爆发了夫概和子山这对叔侄争夺楚国令尹囊瓦府邸的事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对他国战败贵族的彻底掠夺与侮辱。从此之后,中国的贵族们也将在战争中感受到与庶民相似的痛苦,离人泪里还要混合上公卿的骨渣,染红他国公卿甚至是造反庶民的脚尖。这在中原各国看来,当然也是一桩禽兽行径。
其三,是吴军追击楚昭王至随国境内后,随国对楚王的保护。随国是一个小国,但却是姬姓侯爵国与江汉一带姬姓封国的首领,是周天子分封秩序在楚地最后的堡垒。吴军进入随国,本想借用为江汉之间被楚国欺压吞并的姬姓诸国复仇的名义,要求随国交出楚昭王。但随国却认为楚国不会轻易灭亡,为求日后的生存计,选择了庇护楚王,期间楚王兄子期更是自愿替代楚王就刑。楚王室的表现与随国的选择为楚国赢得了受害者的地位,更进一步压制了吴军这支复仇之军在列国的风评。同时,随侯的选择也映证了一个事实,即四十年前弭兵之会确认的晋楚共霸的国际秩序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打着复兴周室的旗号,还是作为新兴的蛮夷之国,想要出头打破这个中原贵族们拉锯出来的共识都是极端困难的。毕竟,兼并与狠戾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是在大家都这么做的时候。而吴国的崛起,来得太晚了;阖闾的步子,也迈得太快了。
虎丘剑池 图源:苏州市旅游局官微
檇李血尽,阖闾既亡,三千利剑与他一同葬入虎丘山下。他开启了一个时代,一个属于天才、战士和野心家的时代。正如大多数开启一个时代的人一样,他退居于侧幕之间,静静地旁观着时代真正的主角们出将入相,粉墨登场。
参考文献:
[1] 彭辛,张亮,付明哲.由吴楚柏举之战看《孙子》奇正思想[J].军事历史,2021(03):92-95.
[2] 牛汝辰.百越语地名文化研究[J].中国地名,2020(04):18-22.
[3] 富耀南.江南运河考[J].档案与建设,2019(03):69-70.
[4] 张文慧. 春秋时期吴楚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9.
[5] 苏瑞.“阖闾”之辨与太伯奔吴[J].兰台世界,2013(07):142-143.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3.07.027.
[6] 刘见华. 吴越战争越军进军路线考[D].浙江大学,2011.
[7] 吴奈夫.吴国姑苏台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5):159-163.DOI:10.19563/j.cnki.sdzs.2010.05.040.
[8] 桑东辉.“春秋五霸”与战略格局的嬗变[J].军事历史研究,2006(03):113-119.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吴文化博物馆
原标题:《时代的启幕者:大变局中的吴王阖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